《海燕》校正我飞翔的姿态
2014-11-17于厚霖
□于厚霖
于厚霖,1986年始在《海燕》发表小说。
《海燕》创刊60年,我与《海燕》结缘30余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只要提到《海燕》这本刊物,我都会肃然起敬,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从心底升起。这是我对《海燕》发自内心的感情。对于我和很多同时代的大连作者来说,《海燕》是良师,是益友,是文坛上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大批作家、作者集结在她的旗帜下,共同描绘了大连群星璀璨的文学天空。
我出生在黄海北部的石城岛,小时候就酷爱文学,中学时练习着写小说,产生过当“农民作家”的幼稚想法。在长海县宣传站(相当于后来的文化馆)办的内部刊物上发表过故事、散文之类,中学毕业后还在公社文艺宣传队搞过3年“创作”。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报考理科,在大连读书时学的是工科,似与文学渐行渐远,且学业繁重,文学的梦想一度中断。《海燕》杂志1978年复刊后,我有幸读到这本刊物,崇高的文学梦想被重新点燃。1979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从学校所在地刘家桥坐车到市内,打听着找到南山街10号,那座孤立的粉红色小楼是团市委和《海燕》编辑部办公的地方。那天,位于二楼的《海燕》编辑部房门紧闭,编辑们休息。时至今日,我当时去编辑部的意图已经模糊,是不是带着稿子也已经忘记:为何而去?只能解释为内心向往的驱使。那次不成功的拜访也有收获,就是我知道了《海燕》在这里办公,每一期的《海燕》都从这里“诞生”!在神圣感更加浓重的同时,产生莫名的亲近感。一个青年文学爱好者,虽然仍徘徊在文学大门之外,毕竟离神圣的殿堂又近了一步。
1983年,我参加编纂的《长海县志》在大连日报社印刷厂排版校对,到车间取校样时,见到一摞一摞排成铅字的十六开“版”。每摞都有半人高,大小正是刊物的开本。每个“版”都用细绳(也可能是别的丝线)捆绑固定,边缘最上面的一块,标题和作者署名、文字排列,怎么看都像是刊物上一篇小说首页的样子。虽然字是反的,我还是记住了那一版的页码、标题及一行一行的对话内容。两个月后,我果然在新一期的《海燕》上看到了这篇小说。当时的心情,就像我在《海燕》上发表了作品。我知晓了文学作品由手稿变成铅字的神秘过程,跃跃欲试。
我开始给《海燕》投寄小说稿。沙仁昌老师给我写过退稿信,指出我小说存在的问题,同时给我鼓励。我在《海燕》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1986年第11期的《风雪的黄昏》,有近万字。这一期的目录在10月某日《中国青年报》上以广告的形式刊登,不少朋友告诉我说,你在《海燕》上发表小说了!我虽然之前已经接到通知,听到这消息还是非常激动,急忙找《中国青年报》来看,并盼着这期《海燕》赶快印出来,拿到我手里。11月初我去庄河出差,估计《海燕》快发下来时,我到庄河县邮电局的窗口打听。先后去了三次,终于买到当期的《海燕》。我翻到印有我小说的那一页,又接着往后翻,真的是非常非常高兴。但高兴之余,我也觉得这篇小说写得并不很理想。变成铅字再看,更容易发现不足。我在《海燕》上发表的第二篇小说是1987年第11期的《碰撞》,7000多字,写的时候感觉挺好,发表出来再看,就觉得有不尽人意之处。《海燕》的领导和编辑更多的是从扶持、提携的角度对待年轻的初学写作者,作品即使不够成熟也予以发表,这种鞭策和鼓励,令我万分感动,同时我也决心更加努力,把小说写得更好。以上两个短篇小说在我1998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这一片海》中没有收录,不是我对自己设定的标准有多高,而是真的觉得这两篇小说与后来发表的小说有差距。
我在《海燕》发表的第三个短篇小说(小小说除外)是1989年第11期的《都因为那只王八》。这篇小说赶上了大连市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开发杯”征文,被评为优秀作品奖(本次评奖只设“优秀作品奖”和“鼓励奖”),得“开发杯”一座及奖金200元(接近月工资)。颁奖是在10月初,而此时刊载我获奖小说的那期刊物还在印刷厂校对呢。就在颁奖活动之后不久,《海燕》副主编沙仁昌老师、编辑王传珍老师和著名作家邓刚老师乘飞机来到长海县,通过县委宣传部为我的作品召开座谈会。这对我的创作是一次巨大的推动,对长海县的文学爱好者们也是非常大的鼓舞和激励。
然后我创作了超过一万字的短篇小说《海深处》,在《海燕》1990年第11期头题发表。这期刊物发稿之后、出版之前的9月下旬,《海燕》编辑部在庄河县举办小说创作笔会,我在乘船前往庄河的途中构思好一篇小说,到庄河后用一天时间写出草稿,再用一天时间誊清,抄了四十多页稿纸,一万两千多字的短篇小说《冰封不冻港》写完了,心情忐忑地递交上去。第二天,主持笔会的曲圣文老师说:“我看过了,这篇小说,成了。”我已经做好了编辑老师提出意见再做修改的准备,就这么轻易通过反而让我不知所措。《冰封不冻港》在《海燕》1991年第4期发表,《海燕》后来还发表过陆文采老师对这篇小说的评论文章《一篇歌颂时代主旋律的佳作》。
庄河笔会快结束时,《海燕》主编毕馥华老师专程赶往庄河看望作者,在晚宴敬酒的时候,毕主编很高兴地对我、也对众人说:“于厚霖的小说,越写越好了!”我知道,毕主编指的是《都因为那只王八》写得不错,《海深处》写得更好,所以是“越写越好”,我却是诚惶诚恐。我把毕主编的表扬看作是又一次鼓励。没有《海燕》领导和编辑老师的帮助扶持,我怎么可能有创作上的点滴进步呢?《海深处》不仅获得大连市建党七十周年征文奖,还获得1990年度辽宁省期刊优秀作品奖,《海燕》也专门发表过对这篇小说的评论,是周兴华老师写的《文学应当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评小说〈海深处〉》。
从1986年到1995年,10年间我写了不少短篇小说,但没有写过中篇。我感觉中篇小说塑造人物有难度,至少故事情节要更曲折复杂一些,人物性格也应该多样化一些。在《海燕》上发表了《黑白石》、《灯误》、《天海苍茫》、《海底》、《夜海》等篇之后,我于1995年写出短篇小说《五垄刺参》。《海燕》责任编辑王桂芝老师接到稿子后很快通过,副主编沙仁昌老师也顺利通过,却在毕主编那儿搁置了。王桂芝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说就这样发没问题;毕主编的意思,这个东西可以写成一个中篇,你怎么打算?我听了,当即表示“改成中篇”。稿子很快寄回来,我看到稿签上责任编辑、副主编、主编的审稿意见,其中毕主编的意见是:这样发表有点可惜,建议由作者改成一个中篇,“作者有这个能力。”前面的话是大意,引号里面的是原话,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个时候已经是1996年春节之前,我没有马上动手修改,而是将不到一万字的三十多页稿纸复印到八开的纸上,两边留出很大的空白便于修改和补充。春节的几天,我就没干别的,一心一意改稿。这个最终改成两万三千字的中篇小说,发表在《海燕》1996年第10期,是我发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如果没有毕主编极负责任的提携帮助,《五垄刺参》只能以短篇小说面世;没有《五垄刺参》这部中篇小说起头,我也不大可能有信心在后来写出多部中篇小说。毕馥华主编的这个提议,对于我后来的创作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作者有这个能力”的评语,也一直陪伴着我,给我信心和力量。
我在文学创作上并没有取得值得一提的成绩,我的小说大都是写海、写渔民生活,没有谈情说爱,相当多的小说连个女性角色都没有,清一色的男子汉,比如《夜海》。这篇小说能够获大连市第四届(1994~1995年度)优秀文艺作品奖中唯一的短篇小说奖,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不仅如此,我的那些小说能在《海燕》上发表,也足见《海燕》不变的办刊宗旨和坚持纯文学的创作导向,用今天的话说,《海燕》一直在传递正能量。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很多刊物为求生存而迷失了方向,《海燕》是当时全国坚持高举纯文学旗帜的为数不多的刊物之一。那段时间,我一鼓作气写了中篇小说《风暴从这里经过》和《这一片海》,发表于《海燕》1997年第1 期和第12期,有了一点点的创作势头;曲圣文老师还写了5000字的文学评论《于厚霖小说的人生况味》,在《海燕》1997年第4期“大连作家评论”栏目发表,这篇评论还获得大连市第五届(1996~1997年度)优秀文艺作品奖中的文学评论奖。评论一个作者作品的文章,能够获得大连市文艺创作最高奖,是极不多见的,主要是曲圣文老师这篇文章写得好,同时我也觉得是评委会对我小说创作另一种方式的肯定。我对《海燕》,对大连文艺界,只有心存感激。
《海燕》1999年第4期发表我的中篇小说《救灾》。当时《海燕》已经不再接受纯文学稿件。主编沙仁昌老师跟我说,明年(2000年)第一期起,《海燕》就要改版了。说这话时,沙老师的声音和表情都充满了苦涩和无奈。我能深深地理解。沙老师的坚守也令我感动。在大连市国庆五十周年征文评奖活动中,中篇小说《救灾》被评为小说类二等奖。这是《海燕》再次对我予以肯定,并鼓舞我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大连市举行隆重颁奖活动的时候,《海燕》即将转身,当时有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萦绕不去,就像一位相处多年的好朋友,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要告别了,那种心情岂止是挥泪惜别所能形容?
《海燕》改版,品位并没有降低,只是在接受市场的选择时风格有变化,打扮更入时,展示了别样的风采,看上去也并不觉得陌生。因此我感觉《海燕》并没有远去,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我关注她每一个阶段性变化,体会到她在不断创新、不断变革中所经历的阵痛。直到2011年3月的一天,孙俊志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海燕》从今年第二期开始改版了,又发表小说了……我急忙找来新出版的《海燕》杂志,拜读后兴奋不已。十多年前,孙俊志老师就编发过我的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现在又向我约稿,可见《海燕》从来就没有遗忘过我—— 一个大连地区土生土长的业余作者。后来我也和《海燕》新任主编李皓老师通过电话,得知他办刊的一些创意和想法,受益匪浅。《海燕》再次改版后,很少发表篇幅较长的小说作品,却在2012年第10期和2013年第7期发表了我的中篇小说《弋戈尔的黄金周》和《别处》,还发表过我的短篇小说及散文多篇。在《海燕》上发表作品,我依然如年轻时一样兴奋和激动。《海燕》是我最亲近的朋友。
《海燕》创刊60周年,我也年近花甲。我在市级以上报纸、刊物发表的100余万字文学作品中,发表在《海燕》上的就超过30万字;我总共发表中篇小说14部,发表在《海燕》上的就有6部。回首多年来我所走过的文学创作之路,每一步都有《海燕》的扶持;我在《海燕》上发表的每一篇作品,都浸透了编辑的心血和刊物的厚爱。在认识并结缘《海燕》之前,我的文学梦想是盲目的,没有方向;是《海燕》为我的文学之梦插上翅膀,并不断调整我的飞翔姿态。我真诚地感谢《海燕》,感谢《海燕》的历任主编、副主编和各位编辑老师!曾经辉煌的《海燕》再度辉煌、永远辉煌,是所有受益于这本刊物的作者和读者共同的期待,也是我由衷的祝愿!
2014年7月9日,长海
责任编辑 曲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