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为有你……
——长岭气田地面工程施工纪实

2014-11-17沛雨

地火 2014年1期
关键词:工程

■沛雨

因为有你……
——长岭气田地面工程施工纪实

■沛雨

你向我们走来

没有太多表白

迎着风冒着雨

还有满身尘埃

——摘自祖海演唱的歌曲《因为有你》

上篇:工程概况

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乾安县。在松嫩平原腹地中,属风沙干旱盐碱区。整个地域形似“△”,面积3600多平方公里,管辖18个乡镇场区。

1928年,乾安设县。“乾”是八卦中乾位,“安”乃借地而安民,寓意西北平安。

中国地图状如“报晓雄鸡”,吉林省乾安县位于“鸡眼位置”,四川省成都市处在“鸡肚区域”。长岭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总承包——中国石油工程设计西南分公司,就是从“鸡肚区域”到“鸡眼位置”去作“点睛之笔”的。

崭新课题

长岭气田地面工程,分为四个阶段,分成四期实施:试采工程、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工程建设规模为18亿立方米/年,工程投资总额为22亿元。主要工程:新建单井站14座、集气站2座、外输站1座,新建采气管77.87公里、注醇管48.07公里、集输管15.7公里。新建的天然气净化厂,包括的工作量相当多,各类装置就有脱碳、脱水、增压、干燥、液化、储存、装车等等,各类系统就有给水、循环、消防、排水、供热、通信、控制,以及维修设施和倒班公寓等等。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时代的命题。

西南分公司是善于自我创新和攀登高峰的,是注重打造品牌和树立形象的。

大家都清楚:企业的生命在于市场,市场的生命在于品牌,品牌的生命在于质量,质量的生命在于创新。几十年来,他们攻克了许许多多的“第一”,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纪录”。

这次的“第一”是些啥内容?

——是国内陆上第一个整体开发的高含二氧化碳气田开发项目,是东北天然气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石油也是世界石油第一个二氧化碳循环经济利用的重点项目及典范工程,从而提供了采气、集输、处理、利用的整套技术;

——脱碳装置第一次采用活化溶剂(甲基乙二醇胺)、一段吸收、两段闪蒸工艺;

——是吉林油田第一个实行工程总承包的重点项目。

这次的“纪录”是些啥内容?

——脱碳装置是目前单套装置循环量最大的(510立方米/小时);

——二氧化碳压缩机的压缩比是目前最高的(160∶1);

——采用2400立方米大型组合式子母罐储存二氧化碳液体;

——二氧化碳腐蚀模拟试验形成了完备的“室内研究—模拟试验—现场试验”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

绿色发展

保护一方山水,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这是中国石油的社会责任。

大家知道,天然气是最优质最清洁的能源,被称之为“首席能源”。将气与煤相比,二氧化硫、粉尘排放可减少100%,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减少50%。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眼下,“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已经合理分解:吉林省分在第三档,下降幅度要达到16%。

同时,吉林省委省政府响亮提出“气化吉林”的宏伟目标。到“十二五”末,这项惠民工程将把吉林省城市气化率从16%提高到60%以上,天然气一次能源比由2.7%上升到10%以上,年均减排二氧化碳2800万吨。

这是吉林的目标,也是石油的担当。

目前,已经完成试采及两期工程的长岭气田,在3年时间里,形成了近20亿立方米/年高含碳天然气的配套生产与处理能力。现已覆盖长春、吉林、松原、白城等大中城市。

在长岭天然气净化站,大门的牌匾上醒目地标示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示范工程、国家“973”“863”支持项目、中国石油重大科技支持项目、中国石油重大开发试验项目。

下篇:人物群像

是钢铁,支撑着大厦;是砖块,垒起了高楼。工程的建设,离不开一位位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李唯,一位儒将,温文尔雅,41岁,重庆大学热力工程专业毕业,现为西南分公司党委副书记。

父亲给儿子(李唯)和女儿(李小唯)取的名子中都有一个“唯”字,为何如此看重这个“唯”字?一是母亲名字中有这个“唯”字;二是寄予儿女的最大希望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实”。

李唯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最近10多年来,他担任过30多个项目经理。在每一个项目中,他总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用他的话说,就是:“用心去做,尽力去做。”

作为工程总承包,既要做到“三统筹”(设计、采购、施工),又要做到“三控制”(工期、投资、质量),本身难度不小,而且难点很多。

然而,问及这个项目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工期。

李唯说,工期,这是业主提出的绝对要求,必须做到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然,质量和安全也要保证。工期,使我愁眉苦脸,焦头烂额,因为等项目审批下来,也就只有半年时间了。

项目一旦启动,大家一起运转,没白没黑,

没节没假,满脑子装着的全是设计、设计,满眼盯住的全是进度、进度。

李唯针对项目的特点,开展调研工作,组织了16次技术交流,采用了6项新型技术,攻克了3个工艺难关,创造了7项国内纪录。

他们采用科学合理和技术先进的PDCA循环和P3软件,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在设计项目启动之初,技术干部、管理人员就死死咬住合同工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整体分解工程项目,把它精确到每项任务,落实到每道工序。在设计项目运行时,他们收集进度数据,绘制进度曲线。通过两者对比,及时发现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偏差,从而采取对策,控制进度。

李唯说,采购成了工期的“瓶颈”,设备成了进度的“障碍”。虽然作了预测预判,作了预订预购,但因工程有30多个单元,供货厂家有50多个,光靠采购人员是跑不过来的,有时还得大家一起跑、一起抓。

2009年7月,李唯就同业主、施工项目经理整整跑了一个多月,上海、无锡、苏州、南通、合肥、成都……直到中秋前夜,回到成都也没时间回家,立即又赶往了工地。

为了工程项目能按时建成,勘察设计人员有的推迟就医和探亲,有的推迟婚期和生育。对于自己的事,他们总是推迟再推迟。然而,总是提前又提前的,是设计进度和项目工期。业主和监理两方,提及西南分公司勘察设计人员的工作精神与服务态度,都表示:没得说!

2008年11月13日,试采工程投产成功。

2009年12月12日,一期工程投产成功。

2010年12月15日,二期工程投产成功。

项目副经理陈光清,一个悍将,干脆利落,45岁,中国石油大学油气加工专业毕业。

2008年,长岭项目启动大会的前一天,他80岁高龄的父亲不慎跌伤。接到电话,陈光清马上赶赴眉山,将老父送往医院。安排妥当后,次日立即回到成都,准时参加启动大会。

一个月后,他的父亲去世了。安葬了父亲,他就踏上了征程,最早一批来到施工现场。未成想,一个月后,汶川发生了惨烈的地震,亲戚朋友齐聚他家,要他“拿主意”。可他,只能希望家人镇静,遥祝亲人平安。此时,陈光清这个“主心骨”,正在一门心思地处理一件难事。

无损检测工作完全不合要求:拍片的数量不够,影像的质量不高。无损检测队伍是由业主推荐的,该怎么办?这支队伍是退,是留?退吧,要伤感情;留吧,又不放心。征求业主意见,业主回答:“看着办吧!”陈光清是这样办的:留下队伍,整顿思想,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陈光清做项目,讲究“有力有效”,实行“有奖有罚”。

人们谈起这样两件事情——

白钢焊接相对困难也要求较高,施工单位的焊接质量已经达到93%,属于“合格”范围;但陈光清则要求达到98%,进入“优良”标准。好说歹说,“不进油盐”。没有办法,施工单位只好返工。以后,他们就揣着“小心”干活了。在三期工程的管道焊接中,59道焊口,经拍片检测,只有1道不合格,合格率高达98.3%。

火炬吊装是关键环节与重要节点。要把这个60米高、67吨重的“庞然大物”安全、准确地立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陈光清提议:吊装成功,奖励员工。业主、施工、总包三方各出1万元。9月20日这天,风和日丽,天从人愿,作业人员只用了44分钟,就不偏不倚地让它乖乖就位了。守候在场的陈光清立即宣布:兑现奖励。

两件事情得出这种评价:“他比业主还业主。”

陈光清的敬业精神是可贵的。

前面提到采购环节成了工期“瓶颈”,需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为加大催交工作的力度,引起厂家足够的重视,陈光清常常组织业主、设计、采购、施工方面的人员到各地催交设备,赴厂家驻点监造。陈光清更是身体力行,就是回到成都也是住在宾馆,与同伴商谈工作,采取措施。

陈光清的协调能力是公认的。

他不仅协调设计、采购、施工之间的事,还要协调业主、监理、商家的事。德阳惠士特公司的腐蚀橇,因为材料问题影响保温性能,业主要求返工,更换保温材料。远水难救近火!陈光清为解商家之难,为救工期之急,迅即帮人联系了长春的专业保温队伍。可价格又谈不拢,他出面进行协调,最终达成了协议,没有影响到工期。

陈光清说工地上的那些事,难免磕磕碰碰,有时争得面红耳赤;难免吵吵闹闹,有时搞得粗

声大气,尽管南腔对北调,总能干戈化玉帛。因为他们有一条“公约”:“有争吵不伤感情,有谦让不失原则。”毕竟,三位是一体嘛!

项目副经理李海荣,一个女将,严谨缜密,40岁,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加工专业毕业。

她,试采工程、一期工程,担任设计经理,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开始担任项目副经理。

长岭气田开发项目,涉及的工艺方法和装置类型涵盖了净化领域的全部技术,装订成册的技术档案就有13个专业、200多套。

高含30%-35%二氧化碳的气田开发,在我国没有,在外国也没有。因此,既无文献资料、技术标准可参考,又无实际范例可借鉴。但这并没有吓倒他们,难住他们。

李海荣说,西南分公司成立了技术攻关团队,学科配套齐全。这个由86人组成的团队,针对气田开发的各项技术难点,进行了28项专题性研究,取得了脱碳溶剂、再生能耗等6项科研成果,获得了防腐技术、回收利用等12个重大突破。这给我们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同时,李海荣查到大港油田曾经做过含量19.7%二氧化碳的气田开发项目。她率设计人员赴三亚现场实地考察,得到启示;请试验人员做材料腐蚀模拟实验,得到结论。她说,这就解决了脱碳工艺和选择材料的关键问题。

设计过程,他们按照“设计三化”(标准化、三维化、信息化),提升“工程三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

设计工作,前期是调研、设计,后期是采购、施工。

施工现场10多位设计姐妹,长驻的就有五六个年轻姑娘。她们在设计经理李海荣的率领下,告别亲人,远离都市,置身荒原,坚守岗位。3年多来,她们经历风霜雨雪,饱尝酸辣苦甜。她们有时不免想家,也会偷着哭泣。她们虽忍不住眼泪,却经得起考验;她们历经了艰辛,创出了业绩。

2009年的平安夜,项目部的30来个设计人利用工期间隙会餐,8位女性坐在一桌,大家喝着红酒,摆着家常,兴高采烈,谈笑风生。尽管室外的气温已经是零下30多摄氏度。忽然,谁的手机响了,女儿一声“妈妈”,叫出了已经驻守现场3个月做妈妈的眼泪。眼泪是有感染力的,何况,女人心肠软,泪窝浅。顿时,8个女人哭成一团,纷纷想念起久别的孩子。

只要一说起自己的孩子,说起对孩子的亏欠,李海荣的眼睛就湿润了,声音也哽咽了。

多年来,自己和丈夫时常出差,长驻工地。女儿和保姆长期相伴,与他们难得相聚。女儿两岁便进了幼儿园,现在读小学四年级。她驻工地久了就会接到电话:“妈妈什么时候回呀?”然而,当她回到家里时女儿又会问道:“妈妈什么时候走呀?”

李海荣说,“甲流”闹腾那年,接到女儿的电话:“妈妈,我发高烧了,我被隔离了。”当时我正在赶赴吉林的车上。“孩子,妈妈安排好工作就回来看你。”未承想,当我辗转北京回到工地,也被感染“甲流”,脸色通红,一量体温已40摄氏度,立即被送往吉林油田职工医院。

一对母女,两张病床;一个西南,一个东北。女儿发着高烧,想念妈妈;妈妈发着高烧,惦着女儿。

采购经理周江,49岁,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专业毕业,一个吃苦耐劳的人。

周江说,看见有则采购人员的招聘广告,把具有“抗压能力”作为必备条件。

长岭项目施加给采购工作的压力:一是工期太紧,二是质量要高。

他们把采购物资列为ABC三类:

A类:重点设备,重要材料,采取总包驻厂监造,委托监理驻厂监造,定期检查,及时跟踪,掌控进度,保证质量。

B类:通用材料,半个月查看一次。

C类:辅助材料,一个月查看一次。

三类物资把他们10个采购人员忙得团团转,经常是今天在东明天在西,甚至是上午往南下午往北。

驻厂监造,他们盯得很紧。由于汶川地震影响了厂家的生产,厂家显得难以应付。救人之急也是救己之急,解人之难也是解己之难。厂房震坏了,他们协助搬迁;设备受损了,他们协助修理。这让厂家很感动,对他们很关照。他们的订货,往往能够按期交付,及时发运,不至于工地

等设备等材料。

交运货物,他们跑得很苦。2008年,正值奥运期间,河北交通管制,白天不让过他们就晚上过,大道不许走他们就走小路。2009年,恰逢东北油紧,实行限量供应,一次只加100元,一天要加两次,加一次油排一次队,耽误不少时间。进入县级公路,因其自我保护,在路上设置“梅花桩”,限制大车通过,无奈,又得绕道走,多跑了好多路。

验收货物,他们干得很累。2009年7月,一期工程到了一批管件,40多箱3000多套,周江和厂家的两个来人及雇用的两个民工,一箱箱核对规格,一件件清点数量,5个人干了5天。大太阳下,晒得头昏眼花,衣衫湿透,厂家两个人都中暑了,周江的肩膀掉了一层皮。

一次,他站在车上指挥卸车,不慎摔了下来。腿脚肿得老高,裤子脱不下也穿不上,他躺在病床上做了牵引,唯一能做的就是联系厂家,催交货物。同室的病友说:“你的电话好多哟!”

采购人员不但要“抗压”而且要“担险”,是永远站在“被告席”上的人。在单位如是,在家里如是。

此时,周江“委屈”地说,妻子做国际项目,女儿在苏州读书,我又长年奔波,三个人半年都难得见到一面。母亲已经76岁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住了两次医院,都是自己去自己回。当第三次住院,我去看望她时,医生把我当成“不孝子”训了好半天。

最后,周江诙谐地说,你看这长岭项目,拔地而起,从无到有;我满头黑发,全身而退,从有到无。

施工经理戴龙平,42岁,扬州工学院土建专业毕业,一个埋头苦干的人。

戴龙平说,工程总承包促使设计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角色转换,由“配角”变“主角”:提供技术支持,承担质量监督,配合采购工作,解决施工难题。

为确保工期,他们调整工序,交叉作业。当重点设备还没发到现场,对各种管汇配件则提前预制,节约了施工时间。

为确保质量,他们建立制度,增强意识。对焊接工作进行全面考核,给一次合格率高的予以奖励,提高了焊接质量。

大型非标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受到周边县级公路条件限制,需要加宽加固。像闪蒸塔、再生塔,车长就有32米,车重达到100吨。所以,有的路段要加固,有的弯道要加宽,这些戴龙平都进行了详细勘察,落实了具体方案。他驻守现场,指挥施工,昼夜不停,连续作战,一直干了20多天,迅速抢通了这条至关重要的运输线路。每当大型非标设备进入现场,他又前往指挥,稳步行进。终于,所有大型非标设备安全进入现场,确保了设备及时安装。

投产试运工作总在寒冬腊月,刮一次风降一次温,风刮到脸上像刀割一样。为设备平稳运行,为及时发现问题,三方人员轮流值守,每晚两班,检查巡逻。这时的气温大多在零下30多摄氏度,他们穿上棉工衣套上军大衣(自嘲:俨然一个“熊样”),在户外都呆不住几分钟,手都打不燃打火机。

有段时间,压缩机震动大,贫液泵声响大,戴龙平和施工队处理了好一阵子。因为呆的时间长了,耳朵出现幻听现象,睡觉时总有隆隆隆的声音。那天晚上,项目部为他庆生日,在镇上的歌厅里,大伙为他唱生日歌,听着听着,一会是生日歌的旋律,一会是压缩机的响声。

戴龙平说,3年多来,无论项目部还是施工队,大家的作息时间都是“早五晚九”,天亮就上工,天黑才收工。这就把有限的时间有效地延长了。

控制经理杨朔,43岁,西华大学化学专业毕业,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杨朔介绍,这项工程的三大环节是: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投资管理。

进度管理:他们建立控制体系,分解工作内容,配置人力资源,注重实际效果;

质量管理:他们明确项目特性,做好风险预案,规定控制程序,提高整体质量;

投资管理:他们确认责任目标,优化资金使用,细化预算方式,降低工程损耗。

三大环节有效地实现了“三个控制”。已经完成的试采工程、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均已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完成,且一次投产成功,达到国际水平,荣获中国石油设计公司2010年度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工程总承包项目一等奖,一期工程荣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2010年度石油天然气建设质量样板工程。

试采工程顺利完成,杨朔的认真态度和出色工作,得到业主的赞赏。一期工程投产前夕,指定由他负责这整个工程项目的吹扫试压工作。

杨朔不辱使命,不孚众望,详细编制工作计划,严格组织现场实施。时值寒冬,气温骤降,很快就到了零下30多摄氏度。这时,仪表阀一有水就结冰,一结冰就冻堵。他带领吹扫试压作业班组,不怕风硬雪冷,不分白天黑夜,整整干了三天三夜。你看杨朔,在那成千的阀门中,找寻那些被冻堵和有泄漏的阀门,一个阀门有两个漏点,他提着灌有开水的喷壶,全神贯注地检查。终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整个装置,一段一段地打通,一片一片地连接,在规定的时间内,他们完成了吹扫试压任务,创造了投产试运条件。

“姐弟”经理搭档,施岱艳和李熹。

施岱艳,42岁,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西南分公司,原任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后任材料评价与腐蚀控制中心主任,是二氧化碳腐蚀模拟试验装置项目的副经理。

李熹,34岁,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专业毕业,是二氧化碳腐蚀模拟试验装置项目的设计经理。

这个装置属“吉林油田含二氧化碳天然气开发和二氧化碳埋存及综合利用研究”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系国内首套现场装置,是为吉林油田量身定做的——为现场生产提供实验数据与理论基础。因此,受到国内高层的重视,引起国外同行的兴趣: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周光召率团来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沈平平考察来了;国外同行有美国、日本等国的访团。

这个项目的三大特点是:压力范围广(0.5兆帕—32兆帕)、温度变化大(20摄氏度—80摄氏度)、相态变化难(从气体特征到液态特征)。

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他们在没有文献可考资料供查的情况下,邀请高校教授进行学术交流,针对三大特点开展科学实验:试验压力任意切换、可变温度逐次掌握、相态变化控制状况。

当从相态视窗中看到那束期待已久的紫色光束时,对于他们惊喜的程度,无异于飞船飞上了天。

试验宣告成功,实现相态转换。

装置随即完成,填补国内空白。

2010年10月12日,一封感谢信由吉林油田发出,对施岱艳和李熹等人在项目实施中的突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2011年9月21日,吉林油田组织验收,整个装置全部合格。

他们的付出是艰辛的: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材料检验、焊接监督、运行调试,一干就是1个月甚或几个月。

施岱艳在3年里6次到现场,最长的一次呆了近2个月。当她回到“空巢”的家中,心爱的米兰、吊兰早已死了。

施岱艳的丈夫在绵阳法院工作,两个人长期两地分居,也都很忙,敬业精神都很强,人到中年还没孩子,也不打算要孩子了。

施岱艳的父母都是西南石油大学的教授,父亲73岁,母亲68岁,施岱艳是个孝女,只要不出差,双休日总是回去,为行动不便的母亲洗澡。

李熹,本来就患有胆结石,时常有痛感,但他不顾病情,咬紧牙关坚持。特别是在仪表检查、阀门安装、现场试压、单机运行中,日以继夜,脱不开身。由于过于劳累,胆囊已经发炎,他白天疼得直不起腰,晚上疼得睡不着觉,体重下降了15公斤。一天,他疼得躺倒在地上,大家赶紧把他送到医院。一查,胆囊早已灌脓,需要立即手术。

施岱艳得知后,急忙赶去现场替换他,让他回到成都做手术。

手术时,医生发现李熹靠近胆囊的肝脏已受感染,为了安全起见,只得切除一块。

每当谈起这事,施岱艳就有些伤感,忍不住落泪。

猜你喜欢

工程
《工程爆破》》征稿征订
《工程爆破》征稿简则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