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池记

2014-11-17曾巩

月读 2014年11期
关键词:曾巩临川王君

〔宋〕曾巩

墨池记

〔宋〕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wā,凹陷的样子)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南朝宋人)《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大意】

临川城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据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的记述,这是王羲之的墨池。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沧海之上,快意山水之间。莫非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曾经在此地休息过?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下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修养方面取得很高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怕关于墨池的事迹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先生的心意,莫非是因为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借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给后人怎样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题解】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九月,曾巩慕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盛名,到临川凭吊据称为王羲之墨池的遗迹。那里的州学教授王盛素知曾巩善文,便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于是曾巩写下了这篇议论曲尽其致、气势纵横跌宕的《墨池记》。他称道王羲之勤奋后,指出要想加强道德修为,学习必不可少。曾巩深谙儒学,一贯重视儒道对社会的作用,他在《答李松书》中说:“道之大归非他,欲其得诸心,充诸身,扩而被之国家天下而已。”本文所说的“深造道德”是与他的这种主张一脉相承的。(李如鸾)

猜你喜欢

曾巩临川王君
胸怀理想,百折不挠
缅怀谢灵运在临川
曾巩生平
张居正的误会
四月,是你的谎言
曾巩猜字
芦芽又短
漂流记
有感于江西临川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