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九大著名贪官

2014-11-17本刊编辑部

月读 2014年2期
关键词:于谦御史时任

古代九大著名贪官

1.梁冀东汉外戚,顺帝时任大将军,专断朝政近20年。聚敛财富,大肆搜刮,并向求官者收取贿赂。建私家林苑,方圆近千里。桓帝治其罪,被迫自杀。其家产没收变卖合30余亿,相当于东汉政府一年租税收入之半。

2.元琛北魏宗室。宣武帝时为定州刺史,疯狂聚敛,追求奢华,与人斗富,自许富冠一国。胡太后临朝称制时,曾说:“琛在定州,惟不将中山宫来,自余无所不致。”大致说那定州除了一座中山宫之外,其余值点钱的东西都进了他元琛的腰包。以贪纵被胡太后废免。后行贿于侍中刘腾,出为秦州刺史。元琛耽于贪腐,屡误军机,将财富场上争来的风头统统输在了战场上。后因战败被再免官爵,直至卒于军中。

3.杨国忠唐玄宗时任宰相。因其妹杨贵妃有宠而权倾中外。结党营私,贿赂公行,选任官吏均于私第暗定。安禄山以“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杨国忠随玄宗奔蜀时,被士兵杀死。

4.陈自强南宋宁宗时任丞相。他依仗着曾经做过实权人物韩侂胄启蒙老师的资历,贪赃枉法。凡是求官的人,他都派人谈好价钱,一切办妥后再“光明正大”地授官。地方官送公文到京城,封函上一定要注明“某物多少一起献上”。凡是没写的,就根本不打开。后来,韩侂胄北伐失败失去了权势,陈自强失去了靠山,又因谎报军情被朝廷罢免,最终死于流放地。

5.王振明永乐时为宦官。英宗时因受宠而擅权,成为明代宦官专权之始。大兴土木,广收贿赂,操纵官吏选拔、升迁。当时著名清官于谦准备进京见皇帝,朋友们都劝他给王振带上一点儿礼物,他坚决不同意,两袖清风,来到京城,结果,王振暗地指使党羽,给于谦加上对皇帝不满的罪名,将于谦关进监狱,并判处死刑。后来迫于各方压力才免了于谦的死罪。土木之变,王振策动英宗亲征,兵败后为乱军所杀。

6.刘观明宣宗时左都御史(最高司法官),历经四代皇帝,资历高深。刘观执法犯法,大肆贪污受贿。在他的影响下,御史们个个贪婪无比。宣德三年(1428)六月罢朝后,宣宗召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至文华门询问,现在朝廷里哪个官员最腐败?杨荣毫不犹豫地说是刘观。宣宗立即下诏,命刘观巡视河道,实际上把他调离了御史位置。嗅觉灵敏的御史们立即闻风而动,纷纷弹劾刘观及其子刘辐。宣宗大怒之下准备处死刘观父子,后在杨士奇等人的一再求情下,改贬二人到辽东戍边。刘观最后死在辽东。

7.严嵩明嘉靖时任内阁首辅。与其子严世蕃狼狈为奸,贪财纳贿,卖官鬻爵,结党营私,祸国殃民。后被弹劾罢官。由于严嵩父子贪腐惊人,仅抄家就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抄其家所得金银、珍宝、字画,数以百万计。

8.噶礼清康熙时任两江总督。搜刮民财,广收贿赂,在江南有贪婪之名。除了自己贪赃枉法,还打击迫害那些不与之同流合污的清廉官吏。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江南科场案发,事涉受贿被革职。

9.和珅因办事干练,深得清乾隆皇帝信赖,倚为腹心,任军机大臣20多年。专擅弄权,控制官员升迁,大肆贪污。嘉庆四年(1799)定其20大罪状,赐死。查没金银、珍宝极多,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谚。

刑的案件达33起,其中杀贪官污吏21起。在古代,一国之君能如此重视和有决心惩治贪官污吏,确也难得,也说明宋太祖深懂“贪污腐化败国”的道理,可算一代明君了。

猜你喜欢

于谦御史时任
成鹰之路
果子单
明朝御史不好当
《于谦小酒馆》 “相声皇后”为美食捧哏
除夜太原寒甚
丢御状救李靖
1949 开国大典阅兵
明朝御史日子不好过
时任:定格美丽青春
明朝御史的权与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