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扁洞: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曙光

2014-11-16/孙

大众考古 2014年5期
关键词:陶片新石器遗存

文 图 /孙 波 李 罡

山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扁扁洞遗址的发现,首次提供了明确线索。

新石器时代早期,因为处于更新世和全新世之交的特殊环境,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较少。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了解也就十分有限。目前,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长江—南岭,以及长城—燕山一带。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也有相关发现,但大多没进行科学的考古工作,缺少继续深入探讨研究的余地。因此,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就像谜一样萦绕在人们的心头,让人无法窥见它的面貌。

2004年,山东沂源扁扁洞古人类洞穴遗址的发现,犹如一缕曙光消散了人们一直以来的困惑,不啻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个重大突破。扁扁洞遗址在山东乃至整个黄河流域来说,是首次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层位明确、遗存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地处泰沂山区腹地的沂源县,是山东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最早、最集中的地区,这里有名噪一时的沂源猿人遗址、千人洞遗址、上崖洞遗址等。扁扁洞遗址位于沂源张家坡镇北桃花坪村后北围子山半腰。

扁扁洞在民国时期曾为土匪藏身之地,后来成为村民取土垫畜圈之处,虽偶有动物骨头发现,但没有引起人们深究。2004年,村民徐新范照常去洞里掏土,无意间发现几块骨骼,很像人的头骨碎片,引起各方重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旧石器考古学家高星先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守功先生前往调查,在现场初步判定这里可能保留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考古发掘价值。高星把采集到的人头骨残片和兽骨带回,进行了14C年代测定,人头骨的年代在距今9800~9600年间,兽骨年代距今1万年以上。

2005年夏,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我们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扁扁洞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这次按照旧石器考古的方法进行,结果却与之前的推测大相径庭。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磨制石器、骨器和陶片,对照已有的测年数据,我们认为扁扁洞遗址内的遗存应该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这个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们欣喜不已。因为,发现层位明确、遗存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这在山东、甚至整个黄河流域来说都是第一次,意义非凡。

这次发掘收获颇多,发现了整齐的地层、古人类活动面、灶址、石磨盘、骨锥、骨镖和一些陶片。可仍有一些遗憾,如陶片偏少、没有做浮选、也没有系统采集测年标本。为此,2006年冬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出于保护,仅对洞穴东壁残留堆积的齿状边缘进行了清理,将所获全部土样进行了浮选。经过清理,暴露出一段地层剖面,可与第一次发掘出的剖面T1贯通形成一段完整的剖面。这使我们对洞内文化堆积的形成过程及特征,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2011年,为搞清洞厅西部村民取土后残余堆积的状况,我们进行了新的调查。以2005年发掘的T1为界分区展开,在清理T1西部地表后,发现仍有部分残存堆积,包括烧土面、灰坑、烧坑等遗迹现象,还在洞口处发现一片红色粘土堆积,呈一条“土垄”状。这次工作并没有进行发掘,只做了测绘,并收集扰动后的堆积进行了筛选,得到的陶片和兽骨远超以前发掘所获。为确定原来洞厅的外缘,对堆积在洞口处的红土进行了局部解剖(T2)。本以为这些红土堆积是生土,可能是为了阻挡雨水流入洞内堆筑的“堰坝”,或是山上紫红色砂岩的风化物的自然堆积,没想到却在红土中发现了动物骨骼、陶片、灰屑和石片、细石核等。这些人工遗物是否可能是后来被丢弃进去的?它们的人工属性还需要做土壤微结构分析来确定。但从层位关系来看,应该是目前洞内时代最早的遗物。

2006年清理出来的剖面

考古专家现场考察

经过多次调查发掘,扁扁洞遗址内清理出来的遗迹包括烧土面、灰坑、灶坑等,出土的遗物较为丰富,包括石器、陶器、骨器以及较多的石块、动物骨骼、螺蚌壳、植物果壳等。

从文化堆积看人类活动

由洞口向内不过数米处就是洞厅,这里被文化堆积和崩落的石块堆满,须弯腰行进,再入几步,即使爬行亦很艰难。因此所谓山洞从外面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岩厦,扁扁洞的称呼倒也贴切形象。接近洞口的洞厅部分,还算宽敞平坦,为人类活动留出了足够空间。

整个洞厅原来基本上布满了文化堆积,粗略计算面积约在100平方米以上。遗憾的是,大部分被村民取土挖掉了,尤其是洞厅中部破坏得最为严重。这个曾经庇佑我们远古祖先千年之久的天然居址,如今保留下来的只是一片劫余的残迹。环顾洞厅,仅靠近东壁地层保存稍好,这是仅有的留给我们可以“精耕细作”的遗产了。由洞口向里十多米可能还有一些堆积,截至现在仍未作发掘,情况不明,但就洞顶走势来看,愈往里高度急剧下倾,人类俯身进出已属不易,即使有遗存大概多为生活垃圾之类。

根据土质、土色以及包含物等情况的变化,洞内堆积可以分为两部分,距地表1米左右为人类文化堆积,其下为自然堆积,深达3米。文化堆积分4层,层次分明,厚度均匀,起伏不大,除东部洞口外均呈水平状相叠压。表土层受人畜扰动表面凹凸不平,土质疏松,可见新石器时代早期及龙山、春秋时期的陶片等等。第2层为黄褐色土,顶部与钙板胶结,伴生兽骨和石块及数量稀少的陶片,表面有烧土面和灰烬层痕迹。第3层土色最深、包含物最丰富,含较多兽骨、灰烬及少量陶片,底部常见烧土面及灰烬堆积。第4层为黄色粘土,颗粒细腻,包含物较少,夹杂一些烧土粒和兽骨,陶片甚少见,与下覆的黄土层较为接近。第5层初步推断为次生黄土堆积,也是最初被人类利用时的地表。

除表土层外,各文化层均发现了明确的活动面。第3层可细分为两层,在下面一层的表面,发现有意铺垫而成的厚约3厘米的砂层。每层活动面上都分布着多处烧土面,大多为平地堆烧,有的上面堆积着灰堆,其中夹杂着烧骨及碳屑;有的周围还摆列着有垒砌痕迹的石块,可能是简易的灶;还有的灰堆上面放着石块,可能是为了压火。

扁扁洞是洞穴遗址,由于洞口向北,冬季洞内滴水成冰,可能并不适合居住,应该是一处季节性的居址。但整齐的文化堆积厚近1米,各层反复出现的烧土面等遗迹现象表明,人类曾持续地在此活动,时间可能持续了数百年以至上千年。因此我们也不能低估了古人的适应能力,当时他们可能已经具备了在类似环境中越冬的技术手段。

万年前的营生

在继2004年第一次测年后,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测年,样品为2006年调查时由地层剖面采集,有确切的层位关系,数据校正后集中于距今9800~9500年,与第一次测年的结果基本吻合。

这些数据最早的超过万年,且从在洞口处发现的红色粘土堆积来看,无论从层位还是出土遗物上分析,应该是洞内时代最早的,或许其时间可与这一数据对应。这一推测还需进一步的工作来检验核实。除此,大部分数据集中于万年以内,扁扁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主体年代应该为距今9500年以前。

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发生并开始传播,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扁扁洞遗址,也发现了农业生活的迹象吗?

在2006年的浮选土样中,我们找到了两粒粟和七粒黍,来自第2层的上部堆积。这一线索如果属实,那就是最早的同类发现中的一个了。不过,这些粟和黍难以排除晚期混入的可能。第2层上部堆积接近表土,并且无论是表土还是第2层土壤结构颗粒较大、孔隙发达,难保没有表层土中粒度细小遗物漏下来。况且,在第2层以下各层浮选土样中都没有发现谷物遗存。现在还不能准确地评价这几粒农作物种子的发现意义。

从地形上看, 沂源是山东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区,有“山东屋脊”之称。因此扁扁洞的相对位置较高,并不利于农作活动,也没有发现与农业生活有直接关联的其他线索。虽然并不能完全排除农业发生的可能性,但从选址来看,并没有过多地照顾到这种活动的需求。

扁扁洞遗址内的植物种子遗存发现的不多,浮选中发现了一些坚果类,有朴树、核桃等,还有少量黄蘗、山茱萸属、狗尾草属、豆科等。从洞穴所处的环境来看,采集经济应该是生业中的重要一环,几件石磨盘、棒的出土对此也是很好的说明。如今洞穴周围山区生物多样性还保持得较好,可以推测远古时期这一带应该蕴含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可供开采。

丰富的植被自然滋养了丰富的动物资源,遗址中发现大量兽骨,多数都是生长于附近的中小型哺乳动物,有鹿、猪、狗、獐、竹鼠等,各种鹿占据绝对优势,还有少量的鸟禽类与鱼鳖蚌螺等。与狩猎相伴的工具发现并不多,有骨镞、骨镖。骨镖通常认为与捕鱼有关,也可能只是带倒刺的箭头,属于狩猎工具,因为我们在遗址中发现的鱼类孑遗极少。

生活在扁扁洞的古人类的食物主要来自山里的动植物,穴居的习惯可能与此密切相关,相应的,狩猎采集是获取这些资源的直接手段,因而也就成为了他们主要的营生方式——并且很可能是唯一的方式。

动物骨骼

精致的细石器

扁扁洞遗址出土的石器数量很少,包括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细石器三类。所用石料多取自山上或河滩砾石。

磨制石器主要是磨盘和磨棒这类食物加工工具,另有少量砺石,利用砂岩制作而成。最值得称道的是出土于T1第4层表面一处烧烤面附近的石磨盘和石棒的组合,磨盘为扁长方体,形制规整,工作面中部下凹,一端有檐状把手,制作精良,在同时代的同类器中堪称精品,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准。打制石制品共80余件,多为采集品,很少直接出土于地层。其中可称为石器的少之又少,仅见3件刮削器。另有两件不甚规整的细石核。

扁扁洞遗址与沂沭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细石器遗存的关系,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属于最早期的红土堆积中发现的属于细石器的石核,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重要线索。无论从石料还是从工艺技术方面比较,此石核都与沂沭河流域细石器遗存具有相当大的一致性。目前,扁扁洞遗址在红土堆积以上的地层中没有发现细石器工艺的石制品,这是否可以说明细石器工艺是扁扁洞遗址最早期阶段使用的技术?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至少扁扁洞遗址早期阶段与沂沭河流域细石器遗存曾经共存过,至于这背后蕴含的问题还需要更多材料和继续研究。

第4层面出土的石磨盘棒

简朴的陶器工艺

相对于石制品而言,陶器的发现可谓丰富,只是所出皆为残片,没有完整器或可复原者,可辨器型的也不多见。这是由于大部分陶片都是采集于扰动过的堆积中而非正式发掘的出土品。

陶片多数为器物的腹部残片,也有口沿、器底及扳手。均系夹砂陶,砂粒较粗,器表和内壁往往经过整修,有的器表明显经过打磨,表面形成一层泥膜,显得较为光滑,也有些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粗细不一的砂粒。胎壁一般较厚,普遍接近1厘米,有的厚达1.6厘米。一般呈红色,通常比较纯正,褐色也常见,有红褐、黄褐、灰褐之分,之所以斑驳不一,应该是做炊器时反复燎烧的缘故。质地较松软,有的硬度也较强,显示烧成火候较高。均为素面陶,仅1例附加堆纹,施于釜的沿下,以为加固之用。扳手的外缘唇面多有压印纹。造型比较规整,常见釜和钵,可能还有其它器类,主要是平底器,圜底很少见。

对于整个东北亚地区而言,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使用是应有的标志之一,这对于以炊煮为特点的饮食传统的形成具有根本意义。目前来看,扁扁洞遗址发现的陶器时代大体在万年以内,并不算最早的一批,但其意义不应低估。由发现来看,扁扁洞遗址陶器不仅具备了炊煮、储盛等基本功能,从其打磨光洁的外表、各式各样的桥型扳手来看,陶器还有了装点生活的美术功能。

进一步的研究还在进行,更深的文化内涵还需解读……尽管如此,扁扁洞遗址这个低矮的其貌不扬的山洞,它的名字却永久地被镌刻在了文物保护标志碑上。

猜你喜欢

陶片新石器遗存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稷山郭家枣园遗址东周时期圆陶片用途浅析*
鹰形陶鼎
大连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积石冢研究
新石器时代割体葬研究
新石器时代的俄罗斯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拾到一块陶片的快乐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