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2014-11-15陈小晶
陈小晶
摘 要: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不管教者以何种形式组织自己的教学,提问都是不可替代的,精美的提问往往能生成精彩的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提问的一些技巧,构建一个更有激情的课堂?作者通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案例分析,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提问“制高点” 学生“兴趣点” 学生“质疑点” 课堂“争论点”
1.构造提问“制高点”,高屋建瓴
制高点原意是对周围地形具有控制作用的地点。构造提问“制高点”指教师教学设计过程中避免一些过于琐碎的、简单的“满堂问”,抓住关键,设计能起到主导、支撑作用,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理解、讨论、品析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以公开课《背影》为例。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散文,读过此文的无一不被深深打动,有人称之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试上这节课时,我设计了不少问题,如“作者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和背影有关吗?”,“背影出现了几次,哪次最让你感动?”,“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疲于应付这些零散问题,思维完全被问题牵绊。经过再三研读,最终我将主问题设计为“请说说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为什么感动?”,学生思考后畅所欲言。有学生这样说:当时家中祸不单行的,祖母死了,他的差事交卸了,家中财产典卖了,此时父亲内心一定十分难过,但他还坚持为我送行,这种艰难环境中的爱让我感动;有学生这样回答:父亲穿过月台为我买橘子最让我感动,描写父亲的背影时用了蹒跚、探、穿、爬、攀、缩、倾,这些词表现了上了年纪且有些发胖的父亲为我买橘子的不易,让人忍不住落泪;还有学生这样说:第5小节中作者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这时他不理解父亲,第6小节中作者主动搀扶父亲,说明作者已懂得了父爱,并懂得了疼爱父亲,作者的转变也让我感动……“牵牛鼻子”的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文本中,发现文本深刻的主题、作者写作的思路等,给学生更深更广的阅读视野……
华罗庚说:“书要能从薄读到厚,还要能从厚读到薄。”在备课过程中,只有先把文本“读厚”,从头读到尾,从粗读到细,反复研读,才能归纳总结,取其精华,也就是“读薄”。也只有读薄,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才会信手拈来。
2.关注学生“兴趣点”,乐中求学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可见兴趣在学习中起着不可估量的神奇内驱作用。当提问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并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这种由内驱动力而形成的学习行为必然是高效的。
说明文由于文体限制,往往显得不太生动,设计问题时须颇费一些脑筋。比如《松鼠》一文,主要说明松鼠漂亮、乖巧、驯良的特点。在一个班上课时,我设计的其中一个问题是“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学生回答照本宣科,毫无热情和激情可言。在另一个班,我换了个问法“把自己想象成某个故事中的小松鼠,用第一人称介绍你的乖巧”,这一问题马上激发了学生对松鼠特点的探求兴趣,纷纷做起了介绍。一个学生说:我是《小马过河》中的小松鼠,我想对编故事的人说,你写我劝小马不要过河,因为河水太深了,我的一个小伙伴被淹死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我们不会游泳,所以过河时我们会找一块树皮做小船,站在树皮上,展开我们大大的尾巴来掌舵,这样的过水方法绝对是安全的,怎么会被淹死呢?另一个学生说:我是《熊出没》中的松鼠蹦蹦,在树林里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可是光头强总想着砍伐我们的家园。虽然他每次总是悄悄来,但我的警觉性很强,只要他稍微触碰到树枝就会被我发现。我会通知熊大和熊二阻止他,从而保护了森林和自己的家园,我是不是很机灵?第二种问法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更训练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他们侃侃而谈,何乐而不为呢?
程颐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学生乐于学习的前提是兴趣,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激发学习潜能。设计问题时,如能怀揣一颗童心,乐学生之所乐,那必然会是一堂事半功倍、活跃高效的课堂。
3.善抓学生“质疑点”,巧设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所学有所得。学生天性好奇多问,且由于认知能力人生阅历尚浅,对于一些作品理解还有难度,常会产生某些质疑。有质疑正是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多元思维的表现,我们不妨抓住这些“质疑点”,让它们成为提问的新资源。
《柳叶儿》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学生对于作者为什么乐,一目了然,但是对于深层情感——苦中带涩,却难以体会。教学时,我让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文本提出质疑,学生们是这样质疑的:去抢柳叶时为什么要写一大段清晨的景色?作者看到了太阳,为什么把它想象成肉樱桃?柳叶儿的加工过程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作者吃的只是柳叶儿,为什么如此满足……学生的疑问正如《朱子读书法》中所说的“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学生质疑正是渐渐有疑的过程。我对学生们的质疑给予了赞扬,并激励他们再细细品味文本,到文本中找答案。学生热烈地讨论交流。有学生说:“‘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说明时间很早,我们还在睡觉,作者已经和三叔去摘柳叶儿了。”“‘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早春的天气还是比较冷的,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去摘柳叶儿时的苦。”有学生这样说:把太阳想象成肉樱桃是因为作者太饿了,如果我爬树玩耍看到太阳,想到的会是夸父逐日。因为爬树玩耍是真正的快乐,而作者爬树是为了口粮,他的快乐是带着苦涩的。”还有学生这样回答:“加工柳叶儿时要煮、泡、剁碎,还要放葱花、盐,说明当时的食物非常缺乏,柳叶儿对他们来说很珍贵,所以作者也很满足……”经过细细品读文章,幽囚的思维空间被打开,得到了更宽的拓展,思维的品质得到了更大的深化,阅读会有更豁然开朗的体验。
学生的质疑无论质量高低,都是他们深入思考、主动探究的结果。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新生成的“质疑点”,巧妙地变学生的质疑为老师的提问,循序渐进地诱发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在各抒己见中开阔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4.捕捉课堂的“争论点”,因势利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文本,学生有不同理解,这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争论会使得课堂更有生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教者更可以利用这些“争论点”,因势利导设计有技巧的提问。
教学《愚公移山》第二课时,我让学生完成一道填空题:我认为愚公是一个?摇 ?摇?摇?摇的人。学生说愚公是锲而不舍的人,学生说愚公是有恒心有毅力的人。当有学生回答说愚公是有号召力的人时,立刻有学生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愚公并没有说服智叟也参加移山。我当即表扬他的想法很有价值,并以此争议为契机,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依据,看看用“有号召力”这个词评价愚公是否合适?有学生找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后说:“一个刚换牙的孩子都加入了移山的队伍,足以说明愚公是有号召力的。”又有学生说:“‘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天神都被愚公感动了,怎么能说愚公没有号召力?智叟虽然没有加入移山的队伍,但是‘河曲智叟亡以应。”这时我再提出“那愚公是用什么号召了大家?作者为什么要写智叟、遗男、天帝呢?”,此时学生不仅了解了愚公的形象,而且体会到了愚公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衬托的方式来表现的。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我们不要怕学生在课堂上争论,争论可以使教学过程沿着“有疑、无疑、有疑”的轨迹螺旋式不断上升,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富于技巧的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创造充满生机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因此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形成有自身特色、吸引学生的提问风格,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