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的修订与编制

2014-11-15乔晓熔

文教资料 2014年20期
关键词:感知大学生

摘 要: 自主支持指的是接受他人的观点、承认他人的感受、提供给他们相关信息和选择的机会、将强迫和命令最小化。在参考国外“对父母的知觉问卷”、“学习气氛问卷”的基础之上,修订了大学生感知到的父母自主支持问卷,编制了大学生感知到的同学自主支持问卷。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相关分析展示,问卷具有良好的同时效度;信度分析发现,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

关键词: 大学生 感知 自主支持

1.引言

自主支持指的是接受他人的观点、承认他人的感受、提供给他们相关信息和选择的机会、将强迫和命令最小化。如父母的自主支持(Grolnick,Ryan&Deci;,1991;Grolnick&Ryan;,1989)指父母重视和运用技巧尊重自我创造、鼓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选择和参与决定,而不采用权力和通过惩罚等规则技巧,以及压力或控制性报酬迫使儿童顺从。教师的自主支持(Katz&Assor;,2007;Albanese,2000)指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和选择,鼓励他们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通过对话和倾听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并给予满足。自主支持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个体从群体中得到的诸如物质上、生活上、精神上、道义上等方面的关心、扶持和帮助(郭爱鸽,易利民,2013)。黄雅静(2003)将社会支持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

自主支持这一概念来自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是一个研究动机和人格的宏观理论。该理论认为,自主支持的环境可以满足个体的自主需要,进而有助于个体产生更多的自我决定动机和人格,而拥有自我决定动机和人格的个体,在做事情的时候,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具有更大的坚持性,取得更好成绩,创造性和适应力更强,还具有高的满意度、低的焦虑和健康的心理。由此可见,自主支持的环境对个体有着非常重要的潜在影响,而自主支持的环境只有被个体感知到,才能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

大学生在经历了层层考核之后,凭借自己的优秀成绩,来到了学习知识的新殿堂——大学。这其中,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父母对他们的支持肯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他们感知到的父母对他们的支持程度怎么样呢?这是否就是影响其考入大学的原因呢?本文修订了国外“对父母的知觉问卷(Perceptions of Parents Scales)”,以便为了解大学生感知到的父母自主支持情况打下基础。同时,大学又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远离了父母,与老师的接触也相对较少,住宿的生活使他们接触更多的是同学。那么同学的支持对其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在借鉴国外“对父母的知觉问卷”、“学习气氛问卷(The Learning Climate Questionnaire)”的基础之上,编制“感知到的同学自主支持问卷”,并将同学自主支持定义为: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自主支持环境打下基础。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抽取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黄淮学院、公安高专、商丘医专、郑州师范学院、中州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10所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311份,回收率87.4%。根据测谎题剔除无效问卷26份,最后剩余有效问卷1285份,有效率98%。被试学生来自二十多个专业,基本信息如表1。

然后将被试按照学校、专业、年级、性别等因素将数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658人,用来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各问卷的理论模型;剩余的627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修订。

2.2研究工具

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包含三个分量表:感知到的母亲自主支持、感知到的父亲自主支持、感知到的同学自主支持。在借鉴国外“对父母的知觉问卷”、“学习气氛问卷”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题目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包含11个题目的“感知到的父母自主支持问卷”,其中第11题为测谎题,1到5题测感知到的母亲自主支持,6到10题测感知到的父亲自主支持;10道测试题中的第1、2、6、7题为反向计分题。在此基础上编制的“感知到的同学自主支持问卷”包含7个题目,其中第5题为测谎题,其余6题测感知到的同学自主支持(第3题为反向计分题)。这两个问卷在笔者的毕业论文中有所呈现,当时对这两个国外经典问卷进行了翻译,并通过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问卷进行修改,然后请心理学专家和研究生对测验的项目和内容的适当性进行判断,从而保证了问卷的项目能够真实地反映所要测量的内容。另外,在正式问卷形成的过程中,还进行了一次大样本的施测,对问卷的项目进行了多次审查、修改。保证了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当时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不过当时的问卷主要针对中学生,此次针对的是大学生。

2.3数据分析

采用SPSS13.0和Amos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

3.1项目分析

首先将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中的反向计分题反向计分,然后将各问卷按各问卷总分的高低进行排序,分别在样本中取各问卷总分的最高和最低27%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检验问卷各自项目在各问卷总分高低分组上的差异,结果所有项目都差异极其显著(t>3,P<0.001),因此保留所有的项目。随后又将每个问卷中的题目与问卷总分求相关,剔除相关不显著的和相关系数小于0.4的项目,结果是剔除了感知到的同学自主支持问卷的第3题(r=0.379,P<0.001)。

3.2问卷的效度

3.2.1结构效度

因素分析被认为是最强有力的结构效度的鉴别方法,因此,我们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

3.2.1.1探索性因素分析

由于感知到的父母自主支持量表中反向计分题的影响,使对其进行的因素分析(包括没有限定抽取因素法和限定抽取因素法)所得的结果均是将感知到的母亲自主支持和感知到的父亲自主支持中的反向计分题形成了一个维度,与量表最初的构想不符,因此,本文采用分层面个别进行因素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消除反向计分题的影响,使结果符合最初的理论构想。

对三个分量表的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表3、表4、表5、表6,由表中结果可见:各分量表的KMO均大于0.6,表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均极其显著(P<0.001),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累积方差贡献率均在45%以上。因子载荷均在0.6以上,形成了各包含5个题目的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

3.2.1.2验证性因素分析

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个指标如表7。从表中可以看出:各项指标显示,模型拟合完好。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结果得到了再次验证。

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3.2.2同时效度

利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问卷作为同时效标,考察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的同时效度。结果如表8,结果表明,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三个维度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问卷具有很好的同时效度。

3.3问卷的信度

采用Cronbach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来考核问卷的信度,结果见表9,结果表明,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718-0.823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653-0.707之间,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吴明隆,2010)。

4.讨论

本研究在编制问卷的过程中,对国外的权威问卷进行翻译,并曾通过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题目进行了修改,还请心理学专家和研究生对测验项目内容的适当性进行斟酌和判断,保证了问卷的项目能够真实地反映所要测量的内容。另进行了大样本试测对项目进行审查、修改。这些均保证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采用2道测谎题鉴别被试是否真实回答了问题,并以其在2道测谎题上有说谎倾向作为删除问卷的一个标准,初步保证了被试回答问题的有效性。

通过项目分析,剔除了区分度不高的项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我们发现,感知到的自主支持的三个分量表的方差解释率均在46%以上,每个项目的因子载荷均在0.6以上。进一步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完好。表明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自主支持指的是接受他人的观点、承认他人的感受、提供给他们相关信息和选择的机会、将强迫和命令最小化。家庭亲密度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家庭成员各自的自主性。家庭适应性是指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亲密度高的家庭,亲子之间情感性的沟通交流很多,会相互支持,这样就会使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比较好,家庭处于融洽、温暖的气氛之中。适应性高的家庭,面对生活问题的时候,会有效地进行沟通,共同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采取一起讨论的方式,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意见,并灵活地根据问题做出一些家庭内部的改变,最终很好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在施测感知到的自主支持的同时,也施测了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将其作为同时效标来考察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的同时效度。由表8可知,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三个维度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同时效度。

5.结语

在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由表9可知,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718-0.823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653-0.707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由此可知,大学生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闫荣双,郭德俊.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进展-自我决定论[J].心理科学,2003,26(6):1115-1116.

[2]严标宾,郑雪,邱林.自我决定理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3):94-112.

[3]乔晓熔.中学生数学学习自我决定及其与数学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刘靖东,钟伯光,姒刚彦.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人人群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0):1-11.

[5]王变云.大学生自我决定和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41-44.

[6]黄雅静.大学生自卑感及其与自我归因、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7]夏惟怡.自我决定就业动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林桦.自我决定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郭爱鸽,易利民.龙人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成就动机相关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8:255-256.

[10]Grolnick,W.S.,&Ryan;,R.M..Parent styles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s self-regulation and competence in school[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9,81:143-154.

[11]Grolnick,W.S.,Ryan,R.M.,&Deci;,E.L..The inner resources for school achievement:Motivational mediators of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ir parent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1,83:508-517.

[12]Katz,L.,&Assor;,A.,When choice motivates and when it does not[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7,19:429-442.

[13]Filak,V.F.,&Sheldon;,K.M.Student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college teacher-course evaluations[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3,23:235-247.

[14]Albanese,M.Problem-based learning:Why curricula are likely to show little effect on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J].Medical Education,2000,34:729-738.

[15]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5.

[16]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7.

[17]顾海根.应用心理测量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

猜你喜欢

感知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三步导读法:让语文教学“大道至简”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