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探究
2014-11-15王红艳王金洲
王红艳 王金洲
摘 要: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工作载体,而党建工作载体的有效与否,将影响到服务型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程度。本文分析了当前党建载体运用的现状,提出了新形势下载体设计应注意的事项,并从组织、活动、服务、教育等四个方面探究党建的有效载体建设,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关键词: 高校 党建工作载体 建设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要充分发挥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功能,需要依托和借助于一定的平台——党建工作载体。党建工作载体的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服务型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程度的高低。因而,分析当前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运用的现状,探究新形势下有效党建载体设计及建设途径,对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载体运用的现状
当前,某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载体运用上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方法运用的“老三样”。
在对待党的意识形态领域中最需要被传递和接纳的内容方面,组织的载体选择往往比较固定,召开会议、传达文件、组织学习等形式的运用仍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即使利用网络,有时也仅仅是将内容由纸质换为PPT、由集中开会变为分散开会而已。当然,这些形式是必要且重要的。但在高校相对活跃的文化环境里,过于单一刻板模式化的呈现方式往往不被参与者接纳或接纳效果不佳,难免使得师生出现“视听疲劳感”,信息传递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2.效果反馈的“虎头蛇尾”。
基层党建工作始终围绕着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展。不仅需要体现短时间内的建设成果,更需要对组织建设长期、良性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某些高校,党员师生因其职业属性和身份特点,往往对此较关注和敏感,是活跃的发声主体。如果这种“虎头蛇尾”效应持续存在,难免影响师生的积极性,形成负面的舆论影响,不利于党组织建设。
二、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载体应注重五个“突出”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离不开设计有效的党建工作载体。笔者根据多年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认为有效的党建工作载体设计需在内容、形式、成效上下工夫,应注重五个“突出”,选准有效载体。
1.突出创新性。
新形势下,党建载体的不断创新已成为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党建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现实需要,也是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只有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才能紧紧围绕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把党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体现和激发党建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和党组织的内在活力。
2.突出时代性。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高校党建更要与时俱进。好的党建工作载体设计只有紧扣时代主题和高校特色,把握主旋律,富于创新,才能贴近工作和生活实际,才能赋予党建工作新的时代内涵。
3.突出实效性。
在很多党建工作实践中,党建载体的设计易出现内容和形式不匹配现象,实效性不强。譬如,“三会一课”教育是最日常的党建工作载体,但有些党组织在内容设计上,不是抓住单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而是机械教条,照本宣科,缺乏实用性。这样严重影响了党建工作效果。党建载体的设计既是务虚的,又是务实的,确保良好的形式,突出实效性才有吸引力。
4.突出民主性。
民主性是党建工作的生命。应该说,大部分党组织都能较好地实行民主集中制、重要事项研究制度等党内决策制度,但在进行党建工作载体设计的时候,是否能够主动体现民主性呢?譬如,民主生活会的议题是否确实是从师生中来,确实反映了当下应解决的真实问题,确实经过了酝酿和调研……党建活动的开展是否体现了民意,参与度是否理想,党组织是否常常与同志们交流想法……只有党建工作突出民主性才能真正增强党组织的生命力。
5.突出结合性。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其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志之一。党建工作载体设计要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成果。切忌把党建工作的载体设计从其他工作中脱离开来,形成“两张皮”的现象,从而导致党建工作成为无源之水,缺失根基,党组织和党员疲于应对,效果不佳。党建工作载体设计只有充分体现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结合性,方向和目标正确,才能相互促进,形成共赢。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有效工作载体建设的途径
笔者认为,探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有效载体建设,并不是一味地否定过去,而是应在准确把握当前高校师生党员特点的基础上,从组织载体、活动载体、服务载体和教育载体四个方面进行载体的深入挖掘、整合优化和推陈出新,发挥服务型党组织的作用,凝心聚力,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1.以增强基层支部活力为重点,加强组织载体建设。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组织载体建设,重点应抓好支委会载体建设。一是要科学设置党支部,理顺关系。基层支部建在教研室或专业,从设置上解决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二是要选好配强支部班子,强化领导。选择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党务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可充分发挥其在业务和党务方面的双重带头作用,确保支部在基层组织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体现。三是从基础性工作入手,加强支部班子自身建设,着力改善班子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提高班子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服务师生的水平。四是要搭建支部参与院系部工作的平台,畅通发挥作用的渠道,体现其战斗堡垒作用。五是通过党建创新项目,加大支部活动经费投入,为支部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为目标,加强活动载体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对中心工作的促进作用,必须运用活动载体这个平台实现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活动载体建设要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突出一个主题。党建活动载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活动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但是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这个宗旨。二是要注重系统性。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设计载体时,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使得各种活动载体环环相扣,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带动整体,同时在载体运行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使之推进党建和中心工作稳步健康发展。三是要注重实效性。一方面,要通过活动载体,调动支部党员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带领和带动其他师生参与建设,强化工作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活动载体建设,使支部内成员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
3.以服务师生服务发展为基本要求,加强服务载体建设。
加强服务载体建设应充分体现“服务师生”的本质要求,积极探索适应形势需要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实现单位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围绕解决师生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开展针对性服务载体设计;二是把帮扶弱势群体作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给以站稳讲台的指导帮扶;对家庭困难者开展送温暖活动,“一对一”谈心活动等;三是加大投入,加强服务硬件建设,如基本的教学科研条件的创造等;四是建设信息化的服务平台载体,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如QQ、微信等,为师生提供更主动、实效、便捷的服务。
4.以不断提高党员素质为根本,加强教育载体建设。
一是要强化阵地建设。依托党校教育培训资源,使其成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学习理论知识的主阵地、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要配强师资力量,坚持分期、分批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二是要丰富教育内容,要注意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重要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高教发展趋势、教育理念、国内外大学比较、高校党建、群众工作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三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邀请优秀学者现身说法,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四是要探索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宣传教育载体的创新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搭建可视、可读、可感、可交流的新媒体载体平台,充分发挥其正向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金胜.基层党组织党建载体创新实践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
[2]左希正.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载体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6).
[3]李学红.加强党建载体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J].思想理论教育,2004(5).
本文系长江大学2014年度党建研究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