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4-11-15白雪芬
白雪芬
[摘要]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心律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P<0.05)。 结论 胺碘酮用于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 胺碘酮;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b)-004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miodarone in emergency cardioversion treatment of tachyarrhythmia. Methods 80 cases of tachyarrhythmia we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ropafenon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miodarone therapy, 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82.5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2.50% of control group(χ2=9.07, P<0.05); adverse reactions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7.50%,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0.00% of control group (χ2=11.12, P<0.05).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amiodaron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tachyarrhythmia is precise, and adverse reactions rate is low with good clinical results.
[Key words] Amiodarone; Tachyarrhythmia; Clinical efficacy; Safety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心内科临床上需要进行紧急处理的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导致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而出现心力衰竭、低血压等[1-2]。快速性心律失常呈阵发性发作,具有致死率高、发病迅速及病情转变快的特点,且预后较差,是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上需给予紧急处理,而选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临床治疗的关键[3]。为探讨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取得了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该院心内科就诊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为26~78岁,包括快速心房颤动28例,心房扑动1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3例及室性心动过速11例。原发病类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7例,高血压21例,风湿性心脏病13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和心肌炎3例。均排除其他原因(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或酸碱失衡)引起的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及严重全身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具有药物过敏史者等。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心律平治疗,即心律平70 mg加入2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10~15 min,后以0.5~1.0 mg/min维持静滴,且于复律成功后继续给予心律平片150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即胺碘酮150 mg加入20 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推注10~15 min,若无效则可间隔15~30 min后重复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之后以1.0 mg/min维持静滴,6h后调整为0.5 mg/min,且使24 h用药总剂量不超过2.0 g。复律成功后给予胺碘酮片,150 mg/次,3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为[4]: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动态心电图提示期前收缩消失或次数减少90%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动态心电图提示期前收缩次数减少50%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期前收缩次数减少﹤50%。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endprint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电解质及肝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其中对照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血压降低1例,消化道症状2例及静脉炎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而观察组中出现血压降低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及消化道症状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P<0.05)。
3 讨论
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每搏输出量下降,心室舒张时间明显缩短,致使心率加快,可加重心肌损伤,引起心功能下降,使患者出现低血压或心力衰竭等现象,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应及早使其转复为窦性心律或降低心室率,以避免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衰及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仍以药物复律为主要治疗方式[5]。而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与致心律失常作用并存,因此选择快速、有效且安全性高的药物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6]。
该研究采取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取得了显著疗效,该组资料显示,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转复有效率显著优于心律平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且动态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消失或次数减少;大量临床研究表明[7],胺碘酮作为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钾通道,具有非竞争性β受体阻滞作用,可阻滞心肌细胞膜钾通道,以有效延长心房、房室结及心室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变化,防止心脏颤动现象,减慢心房、房室节及房室旁路的传导,可迅速控制患者快速心率失常时间,降低心律失常风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对多种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可直接作用于冠脉血管平滑肌,而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并降低主动脉压和外周血管阻力,且无负性肌力作用,具有较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对器质性心脏病合并的心律失常及难治性心律失常作用显著。胺碘酮首剂负荷剂量静脉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支持可维持患者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静脉给药起效快,半衰期短,可用于急诊治疗以快速达到血药浓度,后给予口服制剂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较好的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且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压降低、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与胺碘酮具有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心脏做功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有关,通过减缓静脉注射速度后其心动过缓症状有所缓解,血压回升,分析可能与其药物的非竞争性阻断有关,因此应注意在胺碘酮注射时速度不宜过快,以避免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发生,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观察,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通过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电解质紊乱或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研究结果与陈言智报道具有一致性[8]。
因此,胺碘酮用于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但该组研究所选临床资料较少,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以便进一步验证胺碘酮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志钢.乙胺碘呋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4):111-112.
[2] 杨彦平.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老年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09,49(1):32.
[3] 罗毅.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354-3355.
[4] 杨斌.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31-32.
[5] 周华鸣,张瑞.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279-280.
[6] 张秀玲,王立民.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3):39-40.
[7] 陈家军.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97.
[8] 陈言智,严国胜.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27-128.
(收稿日期:2014-03-10)endprint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电解质及肝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其中对照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血压降低1例,消化道症状2例及静脉炎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而观察组中出现血压降低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及消化道症状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P<0.05)。
3 讨论
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每搏输出量下降,心室舒张时间明显缩短,致使心率加快,可加重心肌损伤,引起心功能下降,使患者出现低血压或心力衰竭等现象,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应及早使其转复为窦性心律或降低心室率,以避免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衰及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仍以药物复律为主要治疗方式[5]。而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与致心律失常作用并存,因此选择快速、有效且安全性高的药物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6]。
该研究采取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取得了显著疗效,该组资料显示,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转复有效率显著优于心律平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且动态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消失或次数减少;大量临床研究表明[7],胺碘酮作为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钾通道,具有非竞争性β受体阻滞作用,可阻滞心肌细胞膜钾通道,以有效延长心房、房室结及心室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变化,防止心脏颤动现象,减慢心房、房室节及房室旁路的传导,可迅速控制患者快速心率失常时间,降低心律失常风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对多种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可直接作用于冠脉血管平滑肌,而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并降低主动脉压和外周血管阻力,且无负性肌力作用,具有较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对器质性心脏病合并的心律失常及难治性心律失常作用显著。胺碘酮首剂负荷剂量静脉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支持可维持患者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静脉给药起效快,半衰期短,可用于急诊治疗以快速达到血药浓度,后给予口服制剂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较好的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且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压降低、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与胺碘酮具有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心脏做功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有关,通过减缓静脉注射速度后其心动过缓症状有所缓解,血压回升,分析可能与其药物的非竞争性阻断有关,因此应注意在胺碘酮注射时速度不宜过快,以避免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发生,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观察,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通过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电解质紊乱或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研究结果与陈言智报道具有一致性[8]。
因此,胺碘酮用于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但该组研究所选临床资料较少,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以便进一步验证胺碘酮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志钢.乙胺碘呋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4):111-112.
[2] 杨彦平.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老年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09,49(1):32.
[3] 罗毅.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354-3355.
[4] 杨斌.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31-32.
[5] 周华鸣,张瑞.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279-280.
[6] 张秀玲,王立民.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3):39-40.
[7] 陈家军.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97.
[8] 陈言智,严国胜.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27-128.
(收稿日期:2014-03-10)endprint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电解质及肝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其中对照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血压降低1例,消化道症状2例及静脉炎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而观察组中出现血压降低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及消化道症状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P<0.05)。
3 讨论
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每搏输出量下降,心室舒张时间明显缩短,致使心率加快,可加重心肌损伤,引起心功能下降,使患者出现低血压或心力衰竭等现象,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应及早使其转复为窦性心律或降低心室率,以避免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衰及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仍以药物复律为主要治疗方式[5]。而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与致心律失常作用并存,因此选择快速、有效且安全性高的药物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6]。
该研究采取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取得了显著疗效,该组资料显示,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转复有效率显著优于心律平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且动态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消失或次数减少;大量临床研究表明[7],胺碘酮作为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钾通道,具有非竞争性β受体阻滞作用,可阻滞心肌细胞膜钾通道,以有效延长心房、房室结及心室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变化,防止心脏颤动现象,减慢心房、房室节及房室旁路的传导,可迅速控制患者快速心率失常时间,降低心律失常风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对多种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可直接作用于冠脉血管平滑肌,而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并降低主动脉压和外周血管阻力,且无负性肌力作用,具有较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对器质性心脏病合并的心律失常及难治性心律失常作用显著。胺碘酮首剂负荷剂量静脉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支持可维持患者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静脉给药起效快,半衰期短,可用于急诊治疗以快速达到血药浓度,后给予口服制剂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较好的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且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压降低、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与胺碘酮具有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心脏做功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有关,通过减缓静脉注射速度后其心动过缓症状有所缓解,血压回升,分析可能与其药物的非竞争性阻断有关,因此应注意在胺碘酮注射时速度不宜过快,以避免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发生,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观察,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通过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电解质紊乱或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研究结果与陈言智报道具有一致性[8]。
因此,胺碘酮用于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但该组研究所选临床资料较少,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以便进一步验证胺碘酮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志钢.乙胺碘呋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4):111-112.
[2] 杨彦平.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老年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09,49(1):32.
[3] 罗毅.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354-3355.
[4] 杨斌.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31-32.
[5] 周华鸣,张瑞.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279-280.
[6] 张秀玲,王立民.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3):39-40.
[7] 陈家军.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97.
[8] 陈言智,严国胜.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27-128.
(收稿日期:2014-0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