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4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分析
2014-11-15宋青强申斌
宋青强 申斌
[摘要] 目的 对PFNA治疗4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4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行PFNA进行治疗,再对其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在行PFNA治疗后,术后获得了6~12个月的回访,骨折均得到了有效地愈合,愈合时间在13~31周之间;而骨折复位质量的总优良率为95.65%;髋关节功能的评分在86~97分之间;且患者在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论 临床上采用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具有创伤小、愈合率高、复位良好、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PFNA;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b)-003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FNA in the treatment of 4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Methods 4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PFNA,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FNA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the PFNA treatment, 46 cases of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12 months, all fractures healed effectively, the healing time was between 13-31 weeks;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 quality of fracture reduction was 95.65%; the hip joint function score was between 86-97 points;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the patients after the operation.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using PFNA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has small trauma, high healing rate, good reduction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PFNA; Osteoporosis;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骨质疏松的现象多是由于人体的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等明显的特征变化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因为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的脆性增加,从而使得其也容易发生骨折现象,其中又以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比较常见。为对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该院对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4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均行PFNA治疗,基于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在62~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5.29)岁之间;根据Evans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标准,将46例患者分为:Ⅰ型6例,Ⅱ型13例,Ⅲ型15例,Ⅳ型9例,Ⅴ型3例。所有患者均为新发生的转子间骨折患者,且在临床治疗中未发现骨质疏松所引起的内科疾病,并已排除有相关的手术禁忌症。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将4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行PFNA治疗:对患者均进行全麻,并取仰卧位于牵引床上,将未受伤的腿固定于支架上,并将患肢与躯干保持在15°内进行收位并固定。手术医生启用C型臂X线机1台,对患者患肢进行透视至满意后,将股骨大转子顶点作为起点,于近侧行5~6 cm直切口。以平行方式切开患者筋膜,根据肌纤维的方向钝性分离臂中肌,用手指触摸大转子顶点,并将其作为进钉位置,将长度为3.2 mm的导针于进针位置直插入髓腔。
导针插入之后进行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无问题后采用开孔器对进钉点进行开孔,穿透皮质,通过弹性钻孔对转子入口适当地扩大,之后使用连接器将适当大小的PFNA插入到患者患肢髓腔。再后,通过定位器将加压螺旋刀片的导针打入到股骨颈内,通过C型臂X线机透视,保证导针打入正位处于股骨距水平,侧位处于股骨头颈中部。紧接着将螺旋刀片击入其中,保证刀片尖部处于股骨头下1cm左右位置,并采用定位器于股骨远端打入2枚静态平行锁钉。在C型臂X线机透视无误的情况下,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并逐层将切口关闭[1]。
1.2.2 用药方法 在以上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所有患者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术后6周及6周内给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20 μg/次,1次/d;之后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0.5 μg/次,1次/d;葡萄糖酸钙片1.0 g/次,3次/d。endprint
1.2.3 康复训练方法 为促进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在术后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重视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术后确定骨折稳定性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于术后第1~3天指导患者进行适宜力度的股四头肌锻炼;在术后第3~4天开始,采用关节功能被动训练器,指导并辅助患者于床上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以及关节功能的被动活动;术后第7天开始,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非负重锻炼,并于术后20 d,适患者实际情况逐渐进行负重锻炼;于术后第3个月,根据患者复查时骨折愈合的良好性,指导其在家进行完全负重锻炼[2]。
1.3 评价指标
对所有患者术后拍摄患侧股骨近端正侧位X线片,并进行复位质量评价,评价标准以Baumgaertnerˊs作为参考。患者手术出院后,于术后1月、2月、3月、6月、9月、12月定期进行随访,并对其疼痛、恢复、运动等情况进行评价与统计。
2 结果
2.1 临床手术指标分析
对4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患者手术时间在65~140 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81±10.52) min;切口长度在5~8 cm之间,平均长度为(6±0.54) cm;术中出血量在40~110 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62±8.37) mL。
2.2 术后恢复情况分析
46例患者均于术后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在6~12个月之间,通过随访发现,患者的骨折均得到了有效地愈合,愈合时间在13~31周之间,平均愈合时间为(21±1.44)周。
⑴根据Baumgaertnerˊs骨折复位质量评价标准,对46例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其中:优39例(84.78%),良5例(10.87%),可2例(4.35%),差0例(0.00%),总优良率为95.65%。注:总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⑵并根据Harris评分标准,46例患者髋关节功能的评分在86~97分之间,平均评分为(92±3.47)分。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对4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发现,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感染、髋内翻、脂肪栓塞,骨折不愈合、深静脉血栓、旋转畸形等并发症现象,由此可见,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十分良好。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主要是指患者的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发生骨折的一种现象,股骨转子间骨折也属于股骨近端最常见的骨折现象之一。且此处骨折最容易出现在同时发生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群体当中,若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交通事故、意外跌倒、坠落等现象后,极容易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而患者在骨折之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出现肢体短缩、髋内翻等一系列的后遗症,这也会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3]。
针对股骨间骨折的治疗,主要是以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髋内翻畸形、降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等为原则进行的。若是患者骨折后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且无任何手术禁忌症,临床上则应该优先选择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使患者的骨折复位,消除疼痛,使其运动功能得到恢复或接受骨折前的水平。基于以上因素,采用股骨近端内固定术(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PFNA相较于其他髓内固定系统而言,其具有骨量丢失小、避免局部应力集中、PFNA选择性、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势,尤其是针对有骨质疏松症且年龄较大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最为适合[4]。
为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良好性,在采取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也需严格注意以下几点:①患者在骨折后应尽早进行手术,并于术前详细、认直地查阅X线片,了便于全面地了解患者的骨折情况;②由于螺旋刀片抗拔出力较小,术前需严格通过C型臂X线机进行正侧位透视,以保证有良好的复位;③进行股骨近端扩髓时一定要充分,以避免主钉插入时出现断端分离现象;④若股骨小转子骨折移位后,不能强行对其进行复位固定;⑤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动态变化,以免出现术后隐性失血的现象[5-6]。
该院就将目前收治的4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PFNA(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手术进行治疗,通过严格的手术及术后药物、康复训练的辅助,患者的骨折情况均得到了有效地愈合,骨折复位优良率高达95.65%,髋关节功能平均评分为(92±3.47)分,且46例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情况。
综上所述,临床上采用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具有创伤小、愈合率高、复位良好、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成洪.微创髓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医正骨,2010,22(8):27-28.
[2] 闫玉明.Singh分类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影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2):175-177.
[3] 王自鸿.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16例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13,20(20):11-14.
[4] 朱奕,张长青.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力学特性[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2):79-82.
[5] 黄伟杰,罗涛,沈波,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并发症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8):790-792.
[6] 莫令翔,张永亮,张阳彬.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J].四川医学,2012,6(6):113-114.
(收稿日期:2014-0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