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风》半月刊的思想理念

2014-11-15张勇

文学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半月刊国风

张勇

内容摘要:民国时期中央大学师生创办的《国风》半月刊内容涵盖了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思想上延续了《学衡》杂志对文化保守主义的张扬,也是中央大学师生对学校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展望的阵地。其在校史研究及民国南京思想研究上具有独特价值。

关键词:《国风》半月刊 《学衡》 中央大学

1927-1937年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中央大学在中国大学中的地位得以提升。这一时期学生或教授同人主办的刊物有五十多种,《国风》半月刊创刊于1932年9月1日,终刊于1936年12月,共出版8卷90号。刊物的组织者和主要成员是中央大学的师生,“国风社社长柳诒徵先生,编辑委员:张其昀、缪凤林、倪尚达。”[1]在第7卷第1号中指出编辑有所更动:“国风社编辑包括景昌极、缪凤林、张其昀、陈训慈、王焕镳、向达、郑鹤声、周悫。”《国风》半月刊是民国南京文化保守主义传统的阵地,也是师生品评时事、臧否人物的领域。

一.《国风》与《学衡》的关系

从《国风》的形式和宗旨看来,《国风》是《学衡》的延续。刊物的基本编辑模式和文章的半文言文体都和《学衡》相近。思想上保留了《学衡》的民族文化本位精神,反新文化、新文学,提倡尊孔、倡导旧体诗词与国学研究,适当译介西方新知,同时增加了倡导科学、鼓吹国防教育的新内容。[2]唯一不同的是柳诒徵及其门下弟子在《学衡》前期是不积极的撰稿人,不参与编辑活动。而《国风》的编辑活动主要由柳门弟子完成,文风质朴,材料扎实,注重国学研究。

刊物宗旨是:“一、发扬中国固有之文化,二、昌明世界最新之学术。”[3]柳诒徵详细解释为:“本史迹以导政术,基地守以策民瘼,格物致知,择善固执;虽不囿于一家一派之成见,要以隆人格而升国格为主。”[4]“尊孔”是《国风》继承《学衡》文化保守主义宗旨,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突出表现。刊物主办者柳诒徵曾在南京高师主讲《中国文化史》,他指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没有孔子就没有今日的中国文化,孔子是传承与创造中国文化的人。“中国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5]《国风》发展了这种观点,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1932年9月28日是孔子的诞辰纪念日,《国风》第3号出了“圣诞特刊”,梅光迪发表《孔子之风度》,柳诒徵发表《孔学管见》,细致批驳新文学阵营反孔教的偏激乖谬。缪凤林的《谈谈礼教》、《如何了解孔子》都是对五四时期片面反孔、批孔在学理和方法论上的反驳。范存忠在《孔子与西洋文化》一文中强调孔子学说对西方政治、道德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与《学衡》第54期(1926年6月)吴宓翻译的德国雷赫完的《孔子老子学说对于德国青年之影响》有类似之处,意在借西方文明对孔子思想的借鉴,传达出孔子思想并未昏庸腐朽,落后于时代,“孔子所定之社会组织之原理实甚安全切实而又开明,遂系为其时之中国说法,今人仍可遵照而仿行之也”。

景昌极在《孔子的真面目》中,认为孔子集中国古代文化的大成,“孔子是个极好学又极肯教人的人,兼为古代的大学问家和大教育家。”指出孔子是个能够顺应时势又不随波逐流的人,孔子在古代伟大人物中,是不以宗教愚弄人,也不以玄学迷惑人的思想家,“现代反孔子的理由:孔子把君臣一伦太看重了,有助长专制的嫌疑;把男女间恋爱的神圣太轻看了,养成所谓吃人的礼教。”这是把社会责任推到儒家思想上,刻意忽略民国时期民众的自身作用,儒家思想成了民国以来政治企图的替罪羊。

二.《国风》与中央大学

《国风》是中央大学师生评点校务、品评校内风云人物的阵地。

第1卷第9号为“刘伯明逝世九周年纪念号”,他的妻子刘芬资,同事郭秉文,《学衡》骨干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学生胡焕庸、张其昀等都发表了悼念文章。刘伯明是东南大学副校长,也是《学衡》背后的有力支持者,为《学衡》的创办和发行提供了便利条件,1923年11月刘伯明去世后,“学衡派”遭到压制,逐渐离散。时隔九年后当初以东南大学为基地,与新文学进行大战的“学衡派”成员们,无限追念刘伯明为他们提供的种种有利条件。对他们而言,悼念刘伯明,也是在悼念自己未竟的理想、未成的事业。吴宓再次发表了自己撰写的长达262个字的《挽刘先生联》(此联作于刘先生逝世之次晨):

以道德入政治,先目的后定方法。不违吾素,允称端人。几载绾学校中枢,苦矣当遗大投艰之任。开诚心,布公道,纳忠谏,务远图。处内外怨毒谤毁所集聚,致抱郁沉沉入骨之疾。世路多崎岖,何至厄才若是。固知成仁者必无憾。君获安乐。搔首叩天道茫茫。痛当前,滞留得老母孤孀凄凉对泣。

合学问与事功,有理想并期实行。强为所难,斯真苦志。平居念天下安危,毅然效东林复社之规。辟瞽说,放淫辞,正民彝,固邦本。撷中西礼教学术之菁华,以立氓蚩蚩成德之基。大业初发轫,遽尔撒手独归。虽云后死者皆有责。我愧疏庸。忍泪对钟山兀兀。问今后,更何人高标硕望领袖群贤。

远去美国的梅光迪在《九年后之回忆》中详细叙述了刘伯明为《学衡》所做的努力,所遭遇的困境,“其时学校犹称高等师范,旋改称东南大学。伯明规划之力居多。而其在校之权威亦日起,以文理科主任而兼校长办公处副主任,滑稽之名称也。日惟局守办公室,校中日常事务,萃于一身,而略关重要者,则须仰承逍遥沪滨某校长之意旨,而不敢自主,故任劳任怨,心力交瘁,有副校长之勤苦,而副校长之名与实,皆未尝居。迨学校局面扩大,思想复杂,而内部之暗争以起。民十一年学衡杂志出世,主其事者为校中少数倔强不驯之份子,而伯明为至魁。自是对内对外,皆难应付如意,而其处境益苦矣。”

缪凤林在《刘先生论西方文化》中侧重从刘伯明留学美国的学术背景来阐述其学术成就,盖先生于西方文化惟取其对于人生有永久之贡献而又足以补吾之缺者,与时人主以浅薄之西化代替中国文化者迥异。而吾国文化,虽有可以补西化之弊,然人道人情之思想,亦西土所本有,不得谓昌明华化,即足代替西化也。道并行而不相悖,东西文化之创造皆根祗与人类最深之意欲,皆于人类有伟大之贡献,断无提倡一种文化必先摧毁一种文化之理。”郭秉文的旧文《刘伯明先生事略》中再三赞颂刘伯明对于学校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其本身思想对近代学术的促进,“(刘伯明)力持人文主义以救今之倡实用主义者之弊。”[6]

第7卷第2号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二十周年纪念刊(上)”,详细追述了南高的成立过程、学风形成、纪念意义等。郭斌龢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二十周年纪念之意义》中提到:“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于民国四年九月十日,为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所从出。”指出南高“尊重本国文化,对于本国文化始终采取极尊重之态度。如史地学报,学衡杂志,文哲学报以及后来由南高旧人所主办之史学杂志,地理杂志,方志月刊之通论及专门论著中知之。”并认识西方文化、切实研究科学。吴俊升在《纪念母校南高二十周年》赞扬“它是最理想的中等学校师资训练机关的典型。”张其昀在《“南高”之精神》中重点突出了南高重视学术的意识,并延续刘伯明的观点,认为南高并不偏于保守,“时人称南高偏于保守,另一证据,即当白话文势力盛行以后,南高学人仍用文言述学论事。注重国文,注重科学的国文,且认为造就优良师资的先决条件,人类最大的智力,在能以语言文字表明各自的意志,藉以传布远近,留殆后世。”张其昀还在《源远流长之南京国学》中上溯到晚清,介绍南高的前身,从而印证南高学风形成的轨迹。

由此可见,《国风》半月刊内容丰富,涵盖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在形式及思想上是《学衡》杂志的延续,集中体现了南京保守主义文学传统,同时也是中央大学师生对学校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展望的阵地,在校史研究及文化传统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注 释

[1]《国风》第2卷第1号,1933年1月1日。

[2]参见沈卫威《民族危机与文化认同——从<国风>看中央大学的教授群体》,《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国风》第2卷第1号,1933年1月1日。

[4]柳诒徵:《发刊辞》,《国风》创刊号,1932年9月1日。

[5]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学衡》第51期,1926年3月。

[6]《学衡》第26期,1924年2月。

基金项目:2010年江苏省社科基金“民国时期南京文学研究”(10ZWC01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sk20100111。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endprint

猜你喜欢

半月刊国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国风时尚关键词
首届晋祠国风文化节举行
国风桌旗
我要超越所有人!
论顾颉刚的期刊编辑思想及实践
新疆风情
《故事林》2015年5月(上半月刊)最佳作品和最佳短故事评选揭晓
更正
“食货”学派的基本特征研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