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意境的诗未必不是好诗

2014-11-15马志伦

文学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含蓄意境

马志伦

内容摘要:有意境的诗是好诗,直白的、缺少甚至是没有意境的诗,也未必不是佳作,两者可以并行不悖。

关键词:意境 含蓄 直白

同样是送别诗,唐代诗人张籍写的是:“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送梧州王使君》)而唐代诗人郑谷写的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后人在评论这两首诗的时候认为郑谷的诗写得比张籍好,理由便是张籍的诗虽有景有情,但缺乏言外之味,弦外之响,太直白,没有韵味,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郑谷的诗则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絮,离亭宴饯,暮霭风笛,含蓄地写出了离情别绪,特别是最后一句,内涵丰富,将离别的伤魂,各奔天涯的愁思,漫长旅途的无边寂寞,充分地表达出来,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也就是郑谷的诗有意境,张籍的诗无意境。

有意境的诗当然是好诗,无意境的诗是否就不好了呢?有意境,含蓄;无意境,直白。然而不少直白的诗也都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唐朝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得很直接,由于真实地写出了很多人共有的感触和心理,所以历来传诵。唐代罗隐的《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意思浅显,明白如话,因为如实地传达出特定境遇中的特殊心境,故而能博得不少人的同感。清人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明白无误地道出了诗歌创作不能简单模仿而要创新的道理。也许这些诗从意境的角度讲,缺少些许含蓄,没有联想和想象的余地,很是直白,但直白只要不是恶俗与低下,未必不是好诗。如果诗歌本身有些趣味,倒也能让人玩味,就像“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咏雪诗,被人认为俗不可耐,毫无意境可言,不过因为戏谑幽默,却也别有风致。文学作品具有认识、审美、教育和娱乐等多重功能和价值,也许我们大多是从审美这一方面的作用去评判一首诗的优劣,忽略了其他几个方面的作用评价。因此,以有意境作为好诗的唯一标准是片面的。

如果把“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和“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作比较,当然会感受到杜甫的这首诗境界开阔,情感浓烈,韵味十足,是五律中的精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量;相对来说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诗写得比较拙朴,情感的表达十分直接,但同样也能勾起人们的无限感慨。因此不管情感的表达是含蓄还是直白,关键是真,真的才能是善的,才能是美的。一般来说,唐之前的许多诗在情感表达上都比较直白,如《诗经》,如《古诗十九首》等。也许早期的诗,更多的是注重表达内容,表达方式不如后来的诗那样丰富和精致,特别是那些杰出诗人的优秀之作,这就证明任何一种艺术在表现手法上达到多彩多姿与精益求精臻于完美,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事实上有些诗的表达需要直白,比如那些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的诗,遮遮掩掩反而不美。像唐代诗人来鹄的《蚕妇》:“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若教解爱繁华事,冻煞黄金屋里人。”又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蚕妇》:“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著苎麻。”都是不加粉饰地再现生活原景,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憎情感,因为如此,所以就有强烈的批判力量。唐代白居易的大量讽喻诗因为明白如口语,被人讥讽为不像诗,他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语言浅俗,然而丝毫没有影响它的批判力量,此诗可以和同朝代韩愈揭露最高统治者默许宦官肆意劫夺百姓财物的文章《宫市》媲美。而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韵味可谓足矣,整首诗散发着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气,所写的洗衣女如同仙女,看不出有辛苦劳作的疲惫与沧桑,也许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是不会知晓路边拣煤渣的老婆子的辛酸的,从文学作品的认识角度而言,《山居秋暝》缺乏白居易等人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诗作的深度。

有些具有劝诫忠告励志等作用的诗,也应直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六)》:“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倾家时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直截了当,却不乏启示意义。明朝诗人文嘉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诗味或许并不浓厚,但有警醒的力量。或许正是因为这些诗的表达通俗明白,才显示了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明日歌》与同具相同警示意义的唐朝无名氏之《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相比,在劝人珍惜时光这一层意思的表达方面更加清晰。如从审美的角度讲,唐人王昌龄的《闺怨》(其中也有珍惜美好时光之意):“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诗要优于《明日歌》,但从教育意义上说,《明日歌》要胜于《闺怨》,因为《闺怨》是小众的诗,契合部分人的心理,《明日歌》却是面向大众的,具有普世价值。

毛泽东在给陈毅谈诗的信中认为,宋诗比较唐诗而言,味同嚼蜡,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反过来说,宋诗偏重于说理,难道不是对诗的一种发展吗?诗要讲求形象思维,要有意境,当然没错,但说理的诗同样也有它的鲜明特色,这证明了诗这种艺术样式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兼具性。如同词的形式一般适用于婉约风格,然而宋词(特别是南宋爱国词人)的诗,大量的是豪放风格,颠覆了传统的填词观念,且留下了大量的精品,以致成为能和婉约词并驾齐驱的两大流派,这是一种发展,尽管有人坚持将婉约风味的词视为词的正宗,但谁也不能否认豪放词在词中的地位,这里没有谁优谁劣的区别。

总之,有意境的诗是好诗,直白的、缺少甚至是没有意境的诗,也未必不是佳作,两者可以并行不悖,如同经过加工的鱼翅海参是一种美味,保持本色的青菜萝卜也有它自身的营养,各有功效。至于那些口号式的诗,因为在情感表达上的苍白无力和装腔作势遭人唾弃,那是另外回事。

(作者单位: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含蓄意境
含蓄
忘了含蓄
春色满园
含蓄
含蓄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靓诺 含蓄中的优雅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