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巷》的时代气息

2014-11-15左丽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诠释雨巷启示

[摘 要] 戴望舒代表作《雨巷》屡次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鉴赏此现代诗歌可以进行多元化解读。解读诗文应当与时代相结合,与学生个体相结合,探寻新的时代意义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诗歌的美妙。

[关键词] 《雨巷》;诠释;启示

一、《雨巷》及其作者简析

《雨巷》是戴望舒家喻户晓的代表作品,其“雨巷诗人”之称由此而来。该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梅雨时节独特的巷景。诗中意象让人遐想无限,呈出朦胧又幽深的美感。这也是其广为传颂,屡次被选进教材的缘由。戴望舒开创了现代派诗歌新风尚。戴望舒曾在浪漫之都法国留学,生活在新旧中国交替时期,深受中西环境影响。

二、《雨巷》常见的三种诠释

鉴赏一首诗文,一般通过对作者自身的背景、写作背景、诗文本身所呈现出来的气息抑或是读者自身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对该诗文所蕴含的意义提出不同的理解。

1、爱情诗歌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雨巷》是首有关爱情的诗文。它描绘出了一幅一见钟情而又失之交臂的凄美爱情故事图画:一个踽踽独行的男子,彷徨在江南的寂寥悠长的雨巷,等待着一位像丁香那样高洁幽香又结着愁怨、温婉美丽的姑娘。男子为遇到这位温婉美丽的姑娘,撑着一把古典情韵的油纸伞,穿行在小巷之中,不停地张望。滴答的雨水声,忧郁的脚步声,这时的雨巷显得如此寂寥、凄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整个诗文透出无比惆怅、妩媚动人的气息。

2、信仰诗歌

据我国传统文学创作习惯,诗人大都喜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手法,诗文常以花、草、玉、树等喻示其的境遇、理想等。《雨巷》可以看做是作者对某种信仰的追求。曾追寻得到过,却又失去了,尽管如此,青衫男子仍然执著地寻找。有人根据诗文所作时代背景,认为写的是作者大革命失败后的心境。大革命失败后,作者怀揣的信仰瞬被掐断,对国家前途、个人命运充满悲伤和迷惘。

3、音乐诗歌

西方有着歌剧传统,像莎翁的诗歌作品,大都以歌剧呈现出来。戴望舒有西方留学经历,加之自身文学造诣,并且吸收了方现代诗歌潮流文化,结合中国古典诗歌之美韵进行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创作。《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和“哀而不伤”的诗风凸显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神韵,而诗中又无时无处不透露着具有情感和意象的颓废的西方现代特性。

三、新时代气息下的《雨巷》

把握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应与时俱进,探索新时代环境下做出自我诠释。设想《雨巷》是将毕业的学生创作,可能是这样的意境。

1、以“雨巷”比喻其即将结束的学生生涯,开始起航的人生道路;“丁香一样的姑娘”比喻其人生目标,或者其对未来所向往的生活;“油纸伞”比喻其在踏上人生道路前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生活能力(学历学识、工作生活经验)等。

2、“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毕业了后,开始为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而独自在各种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奋斗。

3、总希望生活丰富多彩,跌宕起伏,不喜欢过于平平淡淡,顺风顺水的生活。

追求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充满色彩,充满味道,充满情绪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想象就可以達到的。坚定人生目标,风雨无阻,就算这是一个死胡同一样的“雨巷”,也一如既往。

4、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些许年,当初那份自信和坚守或许在不堪的社会环境下被步步摧残。“‘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我无法改变这样的“雨巷”。其实,其所向往的人生理想就在这样冷漠、凄清,又惆怅的雨巷里,寂寞的向其招手,可是其需要勇往直前,才能把“她”拥入怀中。当其踌躇满怀的时候,以为离“她”更近了,很快要得到“她”了。当踟蹰不前的时候,“她”又将慢慢的离其愈来愈远。“她”在叹息,在哀怨,哀怨其没有坚守最初的理想和目标,将与“她”渐行渐远。

放大《雨巷》意境,以更宽阔的视野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追逐伟大的民族梦想时,会面临各种困境,会遭遇各种失败和教训。只要勇往直前,敢于追寻,总会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中国梦。

四、启示

《雨巷》传递了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不一样思维的人,看待事物的棱面不同。不应将人的思维方式都束缚在统一的框架里。西方有一个教学案例:妈妈拿着鸡蛋问六岁的孩子:“妈妈拿的东西像什么?”孩子说:“鸡蛋。”这位妈妈又问:“除了鸡蛋呢?”孩子说:“老师说这是鸡蛋。”孩子的妈妈把学校告到了法院,认为学校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鸡蛋可能像小土豆、猕猴桃等。“单一、单纯、固化的思维不可取”。教师宣讲《雨巷》应引导学生:“假如这首诗歌是你写的,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曹本立.从“希望逢着”到“希望飘过”——《雨巷》心理解读.名作欣赏,2013年第32期.

[2]杨利景.进入《雨巷》的三条路径.语文建设,2010年第02期.

[3]孙文辉.《雨巷》教学的诗歌史意识.名作欣赏,2010年第13期.

[4]王力鹏.“中国现代诗歌选修模块”整体教学设计及反思.语文建设,2011年第Z1期.

作者简介:左丽(1989—),女,重庆奉节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教育、学科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诠释雨巷启示
戴望舒《雨巷》(节选)
当代纤维艺术材料语言发展研究
论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新闻报道的“冰山理论”和“阳光普照”
雨巷,你可曾记得我
初恋是条幽深的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