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的应用
2014-11-15刘勇
刘 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会,江苏南京,210016)
0 引言
信息技术,通常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基础而实现的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信息技术产生于上个世纪下半叶,虽然诞生时间不长,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进入21世纪,世界步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和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网络电视、移动电话、网上银行、微博、微信等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信息技术也是增强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新途径,也是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果的必然选择。
1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全球化、多媒体、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及成本低廉等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这些优势,增强传播效果。信息技术全球化和即时性的特点,可以突破传统报刊定期发行、排版印刷直至邮递到读者受众的漫长过程,让海内外的读者即时获取最新发生的事件资讯、事件解读和评论,尤其是互联网媒体可以采用推送的方式,使信息瞬间直达千万订阅者移动终端上,还可做到实时更新。现代信息技术交互性和多媒体的特点,让枯燥的理论传播变的生动形象,使受众的主体性得以发挥,在互动交流中加深了对新闻事件和理论政策的理解。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海量性和成本低廉的特点,一块普通硬盘就可以存储数亿字节的信息,让传播摆脱报纸期刊的版面限制和昂贵的纸张、印刷、投递费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数据库、中国共产党数据库还可以轻松实现全球范围共享、复制和传播。
2 现代信息技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的应用
2.1 Web网站的应用
Web网站是以超文本语言HTML和超文本协议HTTP为基础,通过互联网传输的信息服务类型。网站传播具有全球传播和全时传播的特点,世界各地的任何访问者可以随时浏览到网站发布的信息,并且网站相比报纸、期刊,可以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内容生动活泼,可以有效增强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和感染力。
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最新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的网站通常被称为“红色网站”。按照举办者的不同,我国的红色网站主要可以分为政府类红色网站和高校类红色网站。政府红色网站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一批中央媒体和千龙网、湖南红网等一批地方政府主办的网站,他们在新闻类网站中访问量位居前列,是网络主流媒体,并成为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力量。高校类红色网站主要是指高校建立的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类网站,代表性的有浙江大学求是潮、重庆邮电大学红岩网校、中北大学红色太行、淮海工学院旭日思政网、湖南理工学院红帆网站等。近年来,高校红色网站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生活的相结合,注重大学生参与和互动,教育性与服务性相结合,数量不断增长,办站质量显著提升,是在大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
网站要满足各类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用户的浏览需求,所以一般采用B/S构架,同时网站内容只有不断更新才能吸引访问者,所以基于MVC系统设计模式的三层构架体系是这类网站的首选。MVC系统设计模式要求将数据逻辑、业务逻辑和展示逻辑分开,展示逻辑主要是用户交互界面,这一层注重人性化、友好的界面和统一的风格设计,通过HTML和Flash等实现;业务逻辑层主要是响应用户对网站的操作,从数据库读出用户想要的信息以及将工作人员提交的最新数据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数据逻辑层则主要是负责响应逻辑层的指令,进行大量的数据的存储、查询、更新等操作。网站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2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是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相结合,采用移动或无线通信的方式传送信息,并通过智能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浏览器实现服务的一种新兴业务。移动互联网体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无所不能的业务”,让人们随时随地的通过用户的移动终端快捷的访问到互联网的资源。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宽带无线接入技术(BWA,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和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等技术的成熟和广泛使用,并且智能终端的性能大幅提升、成本显著降低、种类日益丰富,移动互联网得到了广泛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业界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截至到2013年底,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已经突破了5亿,占到网民的81.0%,并且规模还在保持了稳定增长。美国社交服务网站Facebook的用户中,有2亿使用手机访问,占总用户的40%,美国另一社交服务网站Twitter则有一半用户为移动用户。
移动互联网是传统互联网的延伸,但其与传统互联网在使用终端、传播网络、目标客户、价值链等多方面有着深刻不同。首先,在传播网络上,移动互联网普遍采用GPRS、EDGE、EVDO、WCDMA、HSPA等移动通信或Wi-Fi无线局域网;在使用终端上,移动互联网以手机、平板为主,传统互联网以电脑为主,两者在便携性、屏幕、续航时间和上网体验方面差异明显;在目标客户上,移动互联网以手机用户群为主,传统用户则以桌面电脑使用者为主;业务范围上,移动互联网应用更加广泛,包括新闻、微博、微信、游戏、音乐、视频、旅游、饮食、阅读、计划、交通、地图等围绕生活方方面面的应用,而传统互联网则以办公应用、桌面游戏等为主。
移动互联网具有互联网即时、交互、生动等特点,同时兼具了便携性、时间利用“碎片化”的优势,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带来新机遇。一方面,互联网传播一般都需要在工作单位、家中、教室、会议室等有互联网接入的地点,并且必须要有电脑终端设备才能浏览信息,而移动互联网传播可以让用户摆脱地点的限制,当前移动信号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接收到信息,并且手机、平板等终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可以充分抓住用户的时间“碎片”传播信息,如上下班途中、乘坐交通工具时、各种等待过程中、午后咖啡厅、晚上睡眠前等。腾讯公司发布的《虚拟世界真实信赖——解读中国1-4线城市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及态度》指出,在等人的时候、公交车/地铁里、晚上睡觉前、外出游玩途中、上厕所时分别有72.6%、68.0%、57.1%、47.4%的人会选择使用手机上网。
图1 三层结构工作原理图
运用移动互联网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通过建立移动客户端,通过媒介融合把在红色网站在传统互联网中建立的影响力扩展到移动互联网领域。移动客户端是为了方便接收和使用某一特定服务而针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定制开发的、安装于移动客户端的移动应用程序,如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新华炫闻等。移动客户端可以安装在Android、iPhone手机或平板上,是红色网站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新窗口”和“新天地”,包含了传统网站的全部内容,还能通过推送的形式将重大新闻、最新事件推送到手机客户端,用户还可以通过客户端对新闻进行评论。移动客户端界面友好、内容生动,符合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阅读习惯,能有效提高用户粘性,提高浏览量,有效增强红色网站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力。
图2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比较
运用移动互联网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建立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微博是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的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代表性的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微博的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3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达到5亿,日活跃用户达到6140万人。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基于手机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面向政府、企业和个人等推出的品牌推广平台,可以向其订阅用户推送消息,并且可根据用户的输入内容进行响应。微信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开放的公众平台,使其用户数量在短短3年时间内增长到6亿。社交媒体的用户数量巨大、传播极快,日益成为了社会意见的重要生成地,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影响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积极占领社交网络的高地,发挥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的作用,传播网上正能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走向。截至2013年9月30日,经过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到87208个,媒体微博总数达129822个,微博“@人民日报”、“@新华社发布”、微信“人民日报微信平台”等粉丝数量或关注人数都已达到千万级,它们积极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央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3 结束语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运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数字化、信息化传播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新兴媒体的建设,扩展传统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中的影响力,形成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
[2]KPCB.MobileInternet Trends Report[R].2011.
[3]罗军舟,吴文甲,杨明.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J].计算机学报.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