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探究
2014-11-15周红艳
周红艳
[摘要] 目的 对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资料选自2008年8月—2013年8月在该院救治的宫颈癌患者234例,对其相应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在该研究中,患者术后复发率为5.56%;影响其复发因素主要为肿瘤组织学分级,在其低分化中复发率为70.65%,而中高分化中仅为45.77%。临床分期中,>ⅠB期的复发率为8.11%,而≤ⅠB期的复发率仅为2.44%;采用术后放疗复发率为3.06%,未采用的复发率为1.61%;盆腔淋巴结阳性的复发率为23.94%;术后化疗的复发率为0.39%。 结论 结合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可有效的减少复发率,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复发; 病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c)-0001-02
宫颈癌在妇科中较为常见,属于恶性肿瘤,采用单一的根治性手术,通常会出现术后复发的情况,并且其复发率可高达30%及其以上[1]。该研究主要针对2008年8月—2013年8月经手术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对其病理进行诊断,根据随访资料,以及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宫颈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在该院救治的宫颈癌患者234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1±7.34)岁。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随访资料和病历资料保存完整,并且病理诊断明确,234例患者中,术后复发13例,复发率为5.56%,该研究主要对21例术后复发的相关病理因素进行分析。
1.2 治疗方法
1.2.1 宫颈癌的术前治疗 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均进行相应的诊断,根据患者的病情,选取辅助治疗方法。对于宫颈癌处于ⅡA期和lB2期的患者,如果其肿块属于>4 cm的巨型宫颈癌患者,以及宫颈癌期别高于ⅡB其的患者,需采取必要的术前治疗,其中符合以上条件的患者为112例,43例患者接受术前辅助治疗。
1.2.2 化疗治疗 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案如下:①氟尿嘧啶+顺铂,在开始的1~5 d内,每天给予患者氟尿嘧啶0.75 g/d,顺铂20 mg;②丝裂霉素+ 博来霉+顺铂+长春薪碱,在第1天时,顺铂50 mg/m2,博来霉素在1~3 d内,25 mg/(次·m2),长春新碱在第1天的用量为1 mg/m2,丝裂霉素在第1天的的用量为10 mg/m2;③博来霉素+顺铂+ 长春新碱,其中顺铂在第1天内为50 mg/m2,博来霉素在1~3 d的用量为25 mg/m2,长春新碱的用量在第1天的用量为1 mg/m2,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1次化疗治疗。
1.2.3 放射治疗 所有患者均进行放射治疗,应用医用加速器,或是治疗机进行治疗。给予患者盆腔前后的对野全盘照射,照射面积的确定,因将模拟定位机的下骨性作为标准。每位患者每周均接受5次治疗,其剂量为1.8~2 Gy,如果全盘照射的剂量达到2~3 w,或是25~30 Gy时,应使用13~15 cm×3~4 cm的铅块将直肠和膀胱遮挡,应用全盘外照射时,需采用铱-192腔内配合治疗,总的剂量为30~42 Gy,放疗持续的时间为6~8周。
1.2.4 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均采用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和广泛子宫切除,其中采用经腹手术的为230例,应用腹腔镜手术的为3例。
1.2.5 术后治疗 在手术后病理检查中存在组织分化差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104例患者中,51例患者于术后的7~10 d内接受化疗治疗,疗程为2~4个。结合术后的评估,需要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均接受相应的化疗治疗,并在1个月之内让患者接受全盆腔外的放射治疗。
1.3 随访调查
对所选取的患者均进行随访调查,主要以电话随访和信访为主,对于信访3次无回音的患者,则应用电话随访的方式,按照其资料,联系其就职单位,或所在的派出所,如果没有此人的信息,则将其确定为失踪。
1.4 观察指标
选取8个对宫颈癌术后产生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术前辅助治疗、盆腔淋巴结、术后放疗和术后化疗。复发时间的计算按照手术之后到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
2 结果
2.1 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
在该研究中的234例患者,术后复发13例,复发率为5.56%,其中最早复发时间为12个月,最迟复发时间为48个月,平均复发时间为(15±7.34)个月。
2.2 宫颈癌术后复发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综合234例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因素,可发现影响其复发的单因素主要为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术后放疗、盆腔淋巴结阳性和术后化疗,同时术后化疗和淋巴结阳性为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见表1。
3 讨论
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病理因素较多,在大多的临床研究中,但大多学者均认为淋巴结转移、肿瘤分级和临床分期,为首要的影响因素,该的研究也证实这一观点[2]。除此之外,手术方式、术前或术后的各类治疗、以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都会对宫颈癌术后的复发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经过单因素、多因素的临床病理分析,以及相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因素较为复杂,但找出主要的病理因素,对其进行辅助治疗,对减少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3]。
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对于手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目前,宫颈癌发病群体逐步的年轻化,并且其发病率呈不断增高的趋势,一般情况下,35岁以下的宫颈癌患者属于年轻型的患者,因为据相关的研究显示,宫颈癌术后的复发率与患者的婚育史有较大的联系,例如多产、早婚和多产等因素,但同时,宫颈癌患者中仍然存在较为年轻的患者,因此,具体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明确[4-6]。
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方法的应用中,较为常用的的术式为盆腔淋巴切除术和广泛性的子宫切除术,在新的手术方式选择中,还需考虑减少复发率,以及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的问题[7]。由于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在大多的文献研究中,已证实其重要的治疗作用,并且在最近的文献报道中,采用该术式,可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且其淋巴结阳性和淋巴结的切除数量对于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作用[8-10]。该文的研究也证明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且存在淋巴转移患者的复发率为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12.59倍。同时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主要代表的是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其分化越差,存在的恶化程度也就越严重,并且极容易产生转移。在放疗对宫颈癌复发的影响方面,该研究结果表明,对患者进行术后放疗,有益于宫颈癌预后[11]。
在该研究中,术后复发13例,复发率为5.56%,平均复发时间为(15±7.34)个月。综合234例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因素,可发现影响其复发的单因素主要为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术后放疗、盆腔淋巴结阳性和术后化疗,同时术后化疗和淋巴结阳性为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在范红艳等相关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淋巴转移为对预后影响最大的因素。在其研究中,早期的宫颈癌中,存在淋巴转移的为23.35%,与该研究的结果相符。而在程玺等相关研究中,无淋巴转移,存在1枚及2枚以上的淋巴转移患者,其在5年后的生存率分别为79.33%,37.50%和31.96%[12]。结果表明,通过术后放疗,效果显著,尤其对于容易出现淋巴远处转移的患者,在术后结合化疗和放疗治疗,对于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导致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多,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手术方法、肿瘤大小等因素,对宫颈癌术后复发存在多因素或单因素的影响。采用手术治疗时,应注重组织学分级、临床分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处理,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以上的病理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减少宫颈癌的术后的复发率,进而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晓,万晓丽,郑兰英.手术治疗宫颈癌166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7):158-159.
[2] 卢淮武,王丽娟,谢玲玲,等.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相关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4(5):59-60.
[3] 杨凌云,王红静,贾西彪,等.1543例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6):361-362.
[4] 桂艳,李永荣.103例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3(21):281-282.
[5] 丛琪,陆明霞.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3(4下旬刊):67-69.
[6] 何涛,蔡晓磊,孙宗立,等.高危型HPV阳性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3(32):136-137.
[7] 叶元尹,茳平,李力,等.影响宫颈癌手术治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J].华夏医学,2011,4(1):189-190.
[8] 杨凌云,王红静,贾西彪,等.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广东医学,2012(18):791-492.
[9] 翁玉英,林东红,吴荔香,等.宫颈癌cyclin G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7):124-125.
[10] 孙成玲,周荣向,王莉,等.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0(30):281-282.
[11] 盛新华,闫鸿涛,高春芳.Reoperation for Colorectal Cancer Recurrence after Radical Resection[J]. Asian Case Reports in Oncology, 2013, 2 (3):581-582.
[12] Jasma Mally.Clinical Evaluation of HPV DNA Test Combined with Liquid-based Cyt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Disease[J]. 吉林大学,2013,4(3):79-80.
(收稿日期:2014-03-15)
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方法的应用中,较为常用的的术式为盆腔淋巴切除术和广泛性的子宫切除术,在新的手术方式选择中,还需考虑减少复发率,以及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的问题[7]。由于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在大多的文献研究中,已证实其重要的治疗作用,并且在最近的文献报道中,采用该术式,可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且其淋巴结阳性和淋巴结的切除数量对于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作用[8-10]。该文的研究也证明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且存在淋巴转移患者的复发率为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12.59倍。同时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主要代表的是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其分化越差,存在的恶化程度也就越严重,并且极容易产生转移。在放疗对宫颈癌复发的影响方面,该研究结果表明,对患者进行术后放疗,有益于宫颈癌预后[11]。
在该研究中,术后复发13例,复发率为5.56%,平均复发时间为(15±7.34)个月。综合234例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因素,可发现影响其复发的单因素主要为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术后放疗、盆腔淋巴结阳性和术后化疗,同时术后化疗和淋巴结阳性为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在范红艳等相关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淋巴转移为对预后影响最大的因素。在其研究中,早期的宫颈癌中,存在淋巴转移的为23.35%,与该研究的结果相符。而在程玺等相关研究中,无淋巴转移,存在1枚及2枚以上的淋巴转移患者,其在5年后的生存率分别为79.33%,37.50%和31.96%[12]。结果表明,通过术后放疗,效果显著,尤其对于容易出现淋巴远处转移的患者,在术后结合化疗和放疗治疗,对于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导致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多,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手术方法、肿瘤大小等因素,对宫颈癌术后复发存在多因素或单因素的影响。采用手术治疗时,应注重组织学分级、临床分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处理,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以上的病理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减少宫颈癌的术后的复发率,进而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晓,万晓丽,郑兰英.手术治疗宫颈癌166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7):158-159.
[2] 卢淮武,王丽娟,谢玲玲,等.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相关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4(5):59-60.
[3] 杨凌云,王红静,贾西彪,等.1543例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6):361-362.
[4] 桂艳,李永荣.103例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3(21):281-282.
[5] 丛琪,陆明霞.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3(4下旬刊):67-69.
[6] 何涛,蔡晓磊,孙宗立,等.高危型HPV阳性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3(32):136-137.
[7] 叶元尹,茳平,李力,等.影响宫颈癌手术治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J].华夏医学,2011,4(1):189-190.
[8] 杨凌云,王红静,贾西彪,等.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广东医学,2012(18):791-492.
[9] 翁玉英,林东红,吴荔香,等.宫颈癌cyclin G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7):124-125.
[10] 孙成玲,周荣向,王莉,等.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0(30):281-282.
[11] 盛新华,闫鸿涛,高春芳.Reoperation for Colorectal Cancer Recurrence after Radical Resection[J]. Asian Case Reports in Oncology, 2013, 2 (3):581-582.
[12] Jasma Mally.Clinical Evaluation of HPV DNA Test Combined with Liquid-based Cyt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Disease[J]. 吉林大学,2013,4(3):79-80.
(收稿日期:2014-03-15)
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方法的应用中,较为常用的的术式为盆腔淋巴切除术和广泛性的子宫切除术,在新的手术方式选择中,还需考虑减少复发率,以及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的问题[7]。由于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在大多的文献研究中,已证实其重要的治疗作用,并且在最近的文献报道中,采用该术式,可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且其淋巴结阳性和淋巴结的切除数量对于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作用[8-10]。该文的研究也证明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且存在淋巴转移患者的复发率为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12.59倍。同时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主要代表的是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其分化越差,存在的恶化程度也就越严重,并且极容易产生转移。在放疗对宫颈癌复发的影响方面,该研究结果表明,对患者进行术后放疗,有益于宫颈癌预后[11]。
在该研究中,术后复发13例,复发率为5.56%,平均复发时间为(15±7.34)个月。综合234例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因素,可发现影响其复发的单因素主要为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术后放疗、盆腔淋巴结阳性和术后化疗,同时术后化疗和淋巴结阳性为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在范红艳等相关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淋巴转移为对预后影响最大的因素。在其研究中,早期的宫颈癌中,存在淋巴转移的为23.35%,与该研究的结果相符。而在程玺等相关研究中,无淋巴转移,存在1枚及2枚以上的淋巴转移患者,其在5年后的生存率分别为79.33%,37.50%和31.96%[12]。结果表明,通过术后放疗,效果显著,尤其对于容易出现淋巴远处转移的患者,在术后结合化疗和放疗治疗,对于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导致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多,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手术方法、肿瘤大小等因素,对宫颈癌术后复发存在多因素或单因素的影响。采用手术治疗时,应注重组织学分级、临床分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处理,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以上的病理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减少宫颈癌的术后的复发率,进而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晓,万晓丽,郑兰英.手术治疗宫颈癌166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7):158-159.
[2] 卢淮武,王丽娟,谢玲玲,等.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相关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4(5):59-60.
[3] 杨凌云,王红静,贾西彪,等.1543例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6):361-362.
[4] 桂艳,李永荣.103例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3(21):281-282.
[5] 丛琪,陆明霞.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3(4下旬刊):67-69.
[6] 何涛,蔡晓磊,孙宗立,等.高危型HPV阳性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3(32):136-137.
[7] 叶元尹,茳平,李力,等.影响宫颈癌手术治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J].华夏医学,2011,4(1):189-190.
[8] 杨凌云,王红静,贾西彪,等.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广东医学,2012(18):791-492.
[9] 翁玉英,林东红,吴荔香,等.宫颈癌cyclin G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7):124-125.
[10] 孙成玲,周荣向,王莉,等.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0(30):281-282.
[11] 盛新华,闫鸿涛,高春芳.Reoperation for Colorectal Cancer Recurrence after Radical Resection[J]. Asian Case Reports in Oncology, 2013, 2 (3):581-582.
[12] Jasma Mally.Clinical Evaluation of HPV DNA Test Combined with Liquid-based Cyt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Disease[J]. 吉林大学,2013,4(3):79-80.
(收稿日期:201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