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顿孤独的根源及摆脱孤独的方式
2014-11-15陈杰
陈杰
摘 要: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小说,被美国文学界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极度孤独。本文着重探讨作品的孤独主题,挖掘孤独的根源及摆脱孤独的途径。
关键词: 孤独 霍尔顿 爱
《麦田里的守望者》展现了在单维度物质文明发展的异化社会中,整体对个体的消解、人对自我本质的违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是造成孤独的根源。霍尔顿一直在苦苦追寻真、善、美,追寻爱,但都求而不得,他走不出孤独的迷宫。最终因为对妹妹菲比的爱的给予,并且以爱唤爱,使他获得了心灵的解放,摆脱孤独,爱的给予是摆脱孤独的途径。
1.整体主义对个体的消解
二战之后美国政府在政治方面实施高压政策,妨害美国的民主自由。在文化方面采取各种措施钳制人们的思想,不允许个人发出与政府不同的声音,强调一致和顺从。伴随着科技经济的高度发展,美国变成了一个具有极高生产力的大机器,为了保持生产机器的高速运转,整个社会要求规范与秩序,整体主义盛行,个体则逐渐被遮蔽消解而失去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由的心灵受到压制。
霍尔顿所在的潘西中学作为美国优秀学校的代表,其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模式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压制,学生独立自由的心灵受到禁锢。学校强调的是程序化、逻辑化的思考方式,强调“不离题”、“简化”和“统一”,试卷成绩好坏成为判断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斯特拉德莱塔是潘西中学中优秀学生的代表。虽然他内心龌龊无耻,但外在具有绅士风度,彬彬有礼,温情脉脉,考试成绩非常优秀,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在霍尔顿看来,那些老师有学问,却“没有多少脑子”。在他们看来,四门功课不及格的霍尔顿是称不上一个好学生的。霍尔顿喜欢英语作文,因为这门功课有很大的自由性。但写作文是有非常具体的标准的,不按照标准进行写作,而是饱含感情的自由发挥就会被判定为“离题”,是不被允许的。学校失去了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的功能,变成了培养社会生产大机器标准零部件的加工厂。
在霍尔顿看来,人人都力图同别人保持一致,到处都是虚假的统一。潘西中学号称自己是培养社会精英的摇篮,但培养出来的只是没有差异的零部件。原先霍尔顿所上的爱尔敦希尔斯中学也到处都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大学里的情况也是一样,名牌院校的高材生们人人都穿着塔特萨尔牌内衣,外面穿一件法兰绒的外套,姑娘们所说的话也没有差异,千篇一律。
社会上整体主义盛行,逐渐消解和遮蔽着个体的生存发展空间,个体找寻不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纯真善良、内心向往自由美好的霍尔顿是不能适应这虚伪僵化、冷酷无情的社会统一规则的。在这个整体主义盛行的现实世界中,霍尔顿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追寻不到自己的自由梦想,他的心灵只好孤独地流浪,遭受孤独的痛楚。
2.人对自我本质的违背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逐渐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变强。人类建设了钢铁丛林一样的都市并且习惯于生活在僵硬的钢筋混凝土里,远离了自然。人类用先进的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享用物质财富的同时,却逐渐沦为物质财富的奴隶。
二战后美国政治上实施高压政策,意识形态领域实施思想钳制,经济高度繁荣,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物质享乐领域。随着后工业经济的发展,消费道德观盛行,人们对物质的贪欲被进一步激发,拜金主义横行于整个美国社会。努力工作赚大钱,享受奢华的物质生活成为美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贪婪疯狂地追求金钱,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追求身体的感官刺激,美国人性格中原有的追求独立思考、心灵自由、积极奔放的特点则逐渐被替代。传统的美国社会是以情感、精神为纽带连接起来的,在拜金享乐主义的冲击下,传统社会形式越来越松散,友谊、血缘、宗教等起的作用不断变小,人们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不断世俗化。“我们信仰上帝”这样的口号已经被印到美元上面,美元与上帝的结合表明了在美国社会中传统精神信仰的没落。
对物质金钱的渴望充斥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以霍尔顿的父亲为代表的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目标就是赚大钱,喝马丁尼酒,买名牌汽车,玩桥牌,打高尔夫球。霍尔顿的哥哥迪比卖身于好莱坞写低俗的电影剧本以赚取更多的钱。在潘西中学,赚钱买一辆凯迪拉克名牌汽车是很多人的追求。霍尔顿不喜欢这个现代社会的钢铁工业产品,他宁愿去买一匹有感情、有灵性、有血有肉的马骑着,然而他的这种想法只会遭到人们的耻笑。
人们远离了自然,迷失在对物质金钱的追求、感官刺激享乐当中。贪婪地追求物质享乐而忽略对心灵的滋润培育,物质文明的单维度发展,致使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危机重重。绝望、迷茫和焦虑困扰着人们的内心,人们的精神家园不复存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越来越深,人的心灵在精神荒原上孤独地流浪。
3.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
二战后沉迷于拜金享乐的美国人之间的隔离不断加深,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简单与表面化。孤独迷茫的霍尔顿始终渴望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渴望引领和抚慰。然而,在学校中人人都搞下流的小集团,没人会真正关心霍尔顿。霍尔顿曾经找到过以前的辅导员卢斯,然而卢斯认为霍尔顿脑子出了问题,并介绍他去看心理医生。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自以为是,不信任他人,彼此之间存在着无法打破的隔膜。被潘西中学开除后的霍尔顿来到纽约,在这里流浪了三天两夜。霍尔顿在纽约看到的是冷漠与隔绝。霍尔顿非常关心中央公园里的鸭子,因为冬天到来,鸭子很有可能面临死亡的悲惨命运。除了霍尔顿之外,没有人真正关心鸭子的命运,没有人关注自然界里所发生的事情。霍尔顿看见了在马路上一边走路一边唱歌的孩子,他随时面临着被马路上飞驰的汽车撞伤的危险,旁边孩子的父母却一点也不关心。在电影院里,一个妈妈为电影里的故事痛哭流涕,而对身边的孩子的要求却置若罔闻。每个人都似乎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外界是隔绝的,对外界发生的一切冷漠至极。纽约的自然博物馆是霍尔顿最喜欢的,因为在自然博物馆里,一切都是静止不动的,霍尔顿希望“人性”也能像博物馆中玻璃柜里的展品一样永远静止不动。
霍尔顿住旅馆,去酒吧,逛夜总会,穿梭于各种热闹的场所,试图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以疏解内心的孤苦。然而,出租车司机、酒吧里的女郎、以前的女朋友等没有人愿意同霍尔顿进行深入的交流,没有人理解同情霍尔顿。伴随着寂寞、孤独而来的是人们彼此之间的不信任、信仰的消失和爱的无能。霍尔顿也试图向上帝祷告以获得心理的安宁摆脱孤独,但霍尔顿往往祷告不出来,他无法从上帝这里寻求到精神上的帮助。
在家庭当中,父母对霍尔顿的引领与安抚都是缺位的。父亲秉承着中产阶级赚大钱享受生活的成功标准并以这一标准要求霍尔顿,如果霍尔顿达不到他的要求便会态度强硬粗暴地咆哮训斥,根本不会考虑霍尔顿的心理精神需求。霍尔顿极度渴望母爱,时常幻想着母亲对自己的保护与关爱,但母亲因为弟弟艾里的夭折精神状况很差,面对不争气的霍尔顿只会哭哭啼啼,母亲也不能真正理解霍尔顿,霍尔顿是无法从母亲这里得到他所渴望的母爱的。弟弟艾里的夭折给霍尔顿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成为霍尔顿心中永远不可能消失的痛楚。哥哥迪比为了金钱去好莱坞写低俗的电影剧本,已经不能成为霍尔顿学习的榜样。妹妹菲比是家庭中唯一能理解霍尔顿并能给霍尔顿安抚的人,但她才十岁,无法负担本应该由霍尔顿的母亲所承担的角色。
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是彼此紧密关系的最后一环,当家庭成员之间也无法理解无法交流的时候,人就会陷入完全的孤独之中而不能自拔。霍尔顿只能想象着去西部,将自己痛彻心髓的孤独心灵完全封闭。
4.摆脱孤独的方式:爱的给予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没有爱,人类的精神将会一片荒芜。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阐明了爱的本质,爱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因为给予并不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在给予的过程中证明了一个人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过程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给予自己生命力,给予自己爱的能力,用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另一个人的生命力,用自己全身心的爱去引发另一个人爱的能力。“给予暗示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给予者,而且他们分享着他们共同使之复返生命的东西”。这就意味着“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通过爱,通过爱的给予,才能破解孤独。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在这个假模假式的世界中,一直在寻找真、善、美的存在,一直渴望得到爱。然而现实的世界是一个异化的世界,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非人的经济机器,个人变成了生产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个人的劳动只是整个社会大生产过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人们失去了创造的激情和活力。人们工作的目的是赚大钱享受生活,传统的人文关怀消失,对金钱的渴望大于一切,拜金主义横行。人与真实自我、他人和自然越来越对立和疏远,人性受到现代文明的全面压制。整个社会浅薄虚伪、冷漠无情,真、善、美在社会上已经不复存在,人们被金钱和贪欲占据的心灵更不会有任何爱的激情与感觉。霍尔顿对真、善、美的追寻,对爱的渴求处处受阻,他面对的只能是幻灭和失望。
在潘西中学和纽约,霍尔顿接触到了各色人物,他面对的是虚伪无耻的成人世界,不同的人或者直接袒露恶的本质,或带着正人君子的假面具,背后却干着龌龊变态的勾当。人人都只是关注自己,关注金钱、女人、美酒,变态的人格与扭曲的人性在这里展露无遗。霍尔顿遇到了募捐的修女,并且捐了十块钱。与纯洁真诚的修女的谈话令霍尔顿很愉快,因为在这个肮脏丑恶的世界上,他终于还是找到了一点真诚与善良。通过捐钱,霍尔顿实际上是把爱通过修女传递给了贫穷的需要帮助的人,这令他感到十分快乐。霍尔顿后来还后悔仅仅才捐了十块钱,他给予得越多,就会越快乐。后来因为与修女出现观点的分歧而使谈话没有进行下去,霍尔顿与人真诚的交流也随之停止。霍尔顿想向上帝祷告却祷告不出来,他在上帝这里也寻求不到爱。对真爱的渴望与寻求却不断遭受挫败加深了霍尔顿的孤独。
在家庭中,霍尔顿的父母是爱霍尔顿的,然而他们的爱更多的是体现关心和责任,他们能提供物质财富使霍尔顿的生活有所保障,但缺乏理解与尊重,无法使霍尔顿获得真正被爱的体验,无法激起霍尔顿的积极回应。哥哥迪比已经卖身于好莱坞去写低级的电影剧本,成为霍尔顿看不起的人,他不是霍尔顿施爱的对象。霍尔顿所爱的是儿童世界,只有在儿童世界才存在真、善、美,只有儿童才能彼此相爱。霍尔顿想做一个守望者,守护童年的这份纯真,守护爱。霍尔顿爱弟弟艾里和妹妹菲比。但因为弟弟早年夭折,霍尔顿失去了一个施爱的对象,他想爱而不能,这也成为霍尔顿心里永远不能摆脱的痛苦。
真正能使霍尔顿摆脱孤独的是妹妹菲比。菲比聪慧、纯洁、正直、善良、有爱心,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且富有叛逆精神,是一切美好品质的化身。菲比只有十岁,有幼稚的孩子气,但也具备同龄人所没有的成熟,有母爱般的理解与宽容。菲比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决定与霍尔顿一同出走,被霍尔顿拒绝了,霍尔顿不想让纯真弱小的菲比去感受孤苦的生活。菲比的这一举动给霍尔顿一直孤苦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他决定不再去西部。霍尔顿一直寻找的真、善、美,一直渴求的爱,在菲比身上都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小说结尾部分大雨把霍尔顿淋成了落汤鸡,但霍尔顿并不在乎。雨具有双重的象征意义。一方面,雨水象征着生活中的阴霾,代表着人生当中的艰难险阻,人的一生不可能完全一帆风顺,会遭受风雨的打击。另一方面,雨水象征着对生命、对灵魂的净化,霍尔顿被雨水淋透了,象征了霍尔顿灵魂的再生,雨水洗礼了霍尔顿千疮百孔的孤寂迷茫心灵,使霍尔顿的心灵获得解放。霍尔顿险些大嚷大叫,表明了霍尔顿的顿悟,他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洞察,因为有爱,他已不再孤独。
5.结语
霍尔顿非常爱妹妹菲比,他给予菲比的爱是纯洁无私的,包含霍尔顿对菲比的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菲比也爱着哥哥霍尔顿,是这个世界上能真正理解并且支持霍尔顿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是相互的,是能真正激起对方的心灵反应的爱。正是因为给予爱,获得爱,霍尔顿解除了孤独对心灵的禁锢,找到了破解孤独迷宫的密码。
参考文献:
[1]保罗·亚历山大著.孙仲旭,译.守望者塞林格传[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黄颂杰.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孔秋梅.忧患意识:探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异化主题[J].外语研究,2006(5).
[4]田佳.生存的困惑与抉择——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评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8).
[5]郭佳.《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综述[J].太原大学学报,2002,(3).
[6]芮渝萍,刘春慧.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