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开水域游泳训练的体会
2014-11-15吕森八一游泳队
文|吕森(八一游泳队)
做为游泳运动员和教练的30年的经历告诉我,公开水域游泳70-80%是一种心理上的考验。
八一队从2006年起把公开水域作为潜优势项目培养发展(国家马拉松游泳队基本是在八一队基础上建立的),目前在国内及亚洲均拔得头筹,垄断了2008年至2012年所有大赛的冠军,但在世界大赛上仍然处于落后地位。笔者从事公开水域教练工作多年,对该项目的特点及训练有一定的体会,总结如下。
公开水域游泳项目的综合能力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专项能力,二是实战经验能力。专项能力体现在比赛后程的取胜机率;实战经验能力体现在比赛过程中如何调节状态,让最后的专项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两者协调配合才可达到优秀水准。
无论是游50米还是10公里,最后都是以速度取胜。在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中,专项能力的优势体现在最后1000米上,也是取胜的筹码。针对公开水域项目特点,我们一直都进行大运动量的有氧耐力训练,在此基础上完善训练计划,重点改变强度要求,让专项能力达到国内前三名,这样在不用加大太多有氧运动量的同时,也达到了同样的刺激效果。例如:8×1000自由泳跟随男队员游,从11分20秒起步,最后达到10分30秒至10分20秒,10×800米自由泳从9分起步,最后达到8分15秒,并且在专项速耐10×100米自由泳的训练中平均成绩要达到58秒到57秒5,让专项800自由泳达到8分30秒左右的水平,只有这样,我队女子的专项水平才能达到前三名,在国内比赛中才有竞争的条件。
对于公开水域游泳来说,另外一个有效的训练组成部分是附加训练。根据时间或个人偏好,包括负重练习、环绕练习、专为游泳设计的负重器械上的练习、柔韧体操、跑步和骑车。附加训练对于发展全面的素质,更好的柔韧性是很重要的。它也可以帮助克服因为伤痛,疾病或关节不灵活带来的身体上的缺陷,还可以消除训练中的单调。
对于准备一个公开水域游泳比赛来说,户外是最理想的场所了,然而因为环境原因,很多运动员长期都是在游泳池训练,实战度大大降低。为了增加实战性,我们在泳池训练计划中想了很多办法。例如:要求三人一道平行游,将主力队员夹在中间,进行不同要求的强度训练。例如以100米为单位的计划,在被夹击的同时要达到质量要求,目的是锻炼最后冲刺阶段的对抗能力。以1000米到5000米长距离为单位的计划,主要要求是变速游,目的是锻炼比赛过程中的适应能力。让队员把每一次的训练课都当成是比赛,力求弥补国际比赛缺少实战性的短板。
做为游泳运动员和教练的30年的经历告诉我,公开水域游泳70-80%是一种心理上的考验。在任何一个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中,运动员身心所受的考验都接近极限。运动员在比赛中面临很多挑战:水温,天气,潮汐,水流,对水生生物的恐惧,对手,目标,疲劳,痛苦,孤独,无助,听觉、视觉的单调,一些感觉出现麻痹,交流的不便,还要游多远的疑虑等等。这就是为什么能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人不多,同时为什么一名优秀的游泳池运动员不一定就是一名优秀的公开水域运动员。也因此,心理因素在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中比在游泳池的比赛中扮演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绝对不能低估精神激励对于运动员的巨大影响。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