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礼物
2014-11-15乙白莲
人们常说旗人礼多,这是确实的。过去逢年过节、办喜事,旗人都讲究送礼,礼物可能很小,不值钱,一个点心匣子呀,一个小盒粉呀,总得有,不能空手。但是,家人之间,倒并不太在意。外国人是重视家人之间彼此送礼的,特别是在圣诞节,很讲究,很普遍,不分穷富,是重要的习俗。
我的母亲和父亲,既是满族人,又是在洋学堂里上过学的,可能两方面都有影响,便依然保持着家人之间送礼的习惯,尤以父亲为甚。母亲只是在特别隆重的日子才送,正因为隆重,所以也就记得清楚,终生难忘。
我留苏回来那年,二十四岁,正式参加工作了。有一回,和母亲去逛东安市场。走到一个小珠宝店前,她走了进去,站在一个平柜面前,指着一个摆放小玉器的平板格子说:“你挑一件吧。”我很吃惊,完全没有精神准备。我问:“挑什么?”母亲说:“挑一件玉佩吧。”“干吗?”“保平安,避邪。”
我完全懵住了,对母亲的建议我很感动,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老派的非常讲礼貌的店员也被我们母子二人的亲情所感动,殷勤地推荐花色。最后由母亲做主,挑了一块略带黄色的玉佩,是挂在腰上的,给了我。
我没有问母亲送我玉佩的缘由,但是我由她的眼神里猜到了她的用意:一是祝贺我留学归来,学有所成,当了工程师;二是在某种意义上替我行成人礼,五年不见,我已长成大人,个子比她还高。显然,对我的成长她很自豪,也是在替她自己得意和高兴吧。
这块玉,我始终没有佩戴过。可是我很珍惜它,当宝贝锁在柜子里,仿佛是我的一个生命里程碑。
两年后,我在北京结婚。父亲送给我的礼物是他亲手在红纸上写的一幅字,八个大字——“勤俭持家,健康是福”。而母亲的礼物是一个大衣柜和四把木质小方凳。就这么简单。
转眼到了一九九二年,我已经五十七岁。八月十六日,是星期天,我正在案头写作。母亲悄悄地走进我的房间,笑眯眯地举着一个纸卷,说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打开看,不得了,画了一窝猪!我仔细数了数,一张小画,居然画了二十二只猪:两只老母猪,带着二十只小猪,白猪、黑猪各九只,花猪四只。画上的题字是“猪圈多产收年,乙儿五十又七诞辰,老母絜青喜戏而作,时九二年八月十六日”,上盖“絜青老人”、“九十年代”和“双柿斋”三方印章。
这张画是我的宝贝,托裱后现在常年挂在我的书桌右上方。每当客人来访,我都会让客人走近观看。我特别得意,因为每一位观看的朋友都会发出爽朗的笑声,无一例外,而且往往要说一句:老太太真好玩!这一年老太太八十七岁,她大我整整三十年。
按理,儿子在生日那天要先向母亲行礼请她喝点酒,吃顿好饭,表示感谢养育之恩。母亲却先想到,还特地画了画,我生于乙亥年,属猪,她便画了一窝猪,憨态可掬,特可爱,还亲自举着送来。这就是母亲。
对于我们来说,母亲生了你,养育了你,教育了你,不论你多大,她都想着你,注视着你,默默地关心着你,疼爱着你,为你祝福,为你祈祷。因为你是她的孩子。
赏 析
文中写到母亲送“我”的三件礼物:送玉佩,表祝贺,行成人之礼;送家具,表达新婚的祝福,希望“我” 生活幸福;送猪画,祝“我”创作出丰硕的作品。从结构上看,前后两件详写,中间一件略写,有详有略,详略相间,条理井然。从内容上看,第一件事发生在特殊年代,母亲仍在儿子成人之际以礼相送,显得格外难得,第三件事是讲在母亲高龄时赠送儿子的生日礼物,既显得母亲非常有雅趣,事件本身又很感人,所以这两件详写;而结婚赠礼之事属人之常情,故略写。看得出母亲既是一个深爱儿子、以儿子为荣的母亲,又是一个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人。文章尾段以平实的语言写出母亲对孩子无条件、无时限的付出和牵挂,饱含深挚的感恩和赞美之情,也提醒我们要时刻铭记母亲的恩情。
(乙白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