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城寨村
2014-11-15李沅璟
◆李沅璟
探访城寨村
◆李沅璟
从文山往东南方向走,经过了兴街、麻栗坡几个小时蜿蜒崎岖的山路之后,我们来到了位于麻栗坡、广南和富宁的交界处。看了看指路牌,分岔路口的两边:左边是去富宁双杠,而右边的指路牌上指示还有9公里就到达我们此行的目的地——麻栗坡县董干镇城寨村。本以为9公里应该是几分钟就能完成的路程,却颠簸了半个多小时才算结束。虽然路况不太好,但一路绵延不尽的山峰一直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情绪。
在拐过最后一个大弯之后,城寨村的寨门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寨门是木制的,简单大方,刚进寨子没走几步就看见一群人,他们穿着挂满银饰的民族服装,拉着二胡,打着铜鼓,在一片空地上载歌载舞。阳光下,服装上的银饰十分耀眼,伴着人们轻快的舞步,窸窣作响。空地周边有很多像傣家竹楼的小木楼,柱子和墙面都被刷上了红、黄、绿相间鲜艳的颜色,异常醒目。大家都惊呆了,想不到在这大山深处还有这么一个令人着迷的寨子,缓过神来,我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相机自顾自的拍了起来……
位于麻栗坡县董干镇的城寨村,村子的村民属于彝族白倮支系,进村的路是石铺小路,曲径通幽,过了石门,被数百棵巨大的榔树环抱的村子便渐渐显现出来,也许正是这样的秘境让城寨村特有的民风民俗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使其在经历几千年的岁月轮回后,依然保持那份宁静与神秘。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巨大的文化财富。当下,在云南,人们谈论的焦点多是丽江的大研古城、东巴文化和大理古城、白族文化。殊不知在这片滇东南的土地上也有着与丽江东巴文化、大理白族文化相媲美的彝族白倮文化。好的民族文化不仅要保护得当,更要将其介绍给世人,把它传承发扬下去。而在城寨村就有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老者,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卢老。已近古稀的卢老早在1984年就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经常到文山、昆明等地去传播独特的白倮文化,在卢老外出的时候就由他的两个儿子和女儿代替他完成村里相应的祭祀以及节日活动。我不禁被城寨村特有的彝族白倮文化深深吸引了,坐在老树旁,我和卢老聊了起来。卢老见我向他打听村寨的文化,顿时来了精神,兴奋的给我一一介绍,如数家珍。据卢老介绍,这个寨子的祖辈最早是生活在昆仑山一带,后来从昆仑山迁到了云南,最后选择了现在村寨所在的大山中定居下来。在讲述过程中,我发现刚刚人们跳舞的地上有一个很大的图案,好像是铜鼓的图案,想起寨门上也有铜鼓的图案,心想这铜鼓中可能有很多故事,就向卢老问起这铜鼓的传说来,卢老说:铜鼓中心的图案是一个十二芒星,代表着很久以前包括彝族白倮支系在内的120个民族在一起共同生活着,但是当白倮人死后,其他民族的人就会把死了的白倮人吃掉,为了不让这样的情形再次发生,他们就向水中的龙婆祈求,能让他们不再遭受死后不能安息的痛苦,龙婆听到他们的祈求后就送给他们一面铜鼓,并带领他们来到了现在的聚居地定居下来,从此以后白倮人死后就都能葬在山中了。而十二芒星周围的图案是星宿花,代表天上的星宿,星宿花外面是孔雀鸟。整幅铜鼓图案突显出白倮人敬畏大自然、崇拜大自然。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树木参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因就是源于白倮人对于大自然的崇拜。卢老说铜鼓的传说就像他们的历史一样,每个人都要尊重历史,尊重大自然,所以村民根本不会主动破坏寨子及周边的树木植被,就算是被吹倒或是因为天气因素折断了的树枝他们也不会去捡回家当柴烧,更加不会拿去卖钱,因为这是对他们所崇拜的大自然的亵渎。说到这里我不由对这一山村的人肃然起敬,他们是那么的可爱、朴实和令人尊敬,他们没有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而去破坏和大自然的关系。
纯净的空气,扑面而来的绿色,收拾起心情,从铜鼓的传说中回到这宁静的城寨村来,我们一行人走在环村路上,看着一幢幢可爱的木楼,恍若世外桃源。走近一幢木楼,就看到二楼侧面有一道小门,恰有一人宽,却没有楼梯可以爬上去,大家头上都是大大的问号,留个门却不留楼梯这是为哪般?正巧有个村民路过就告诉我们,他们把这门叫“偷情门”,“偷情门”紧挨着姑娘家的房间,如果哪家姑娘和其他家的帅小伙对上眼了,晚上就会为这个小伙留门,小伙就可以和这姑娘相会了。他还说,可别看这木楼不高,如果这姑娘看不上你,不给你留门你是爬不上去的。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这不是跟摩梭人的走婚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不知不觉已近黄昏时分,乡下吃饭吃得早,才5点多卢老和村支书就招呼着我们吃饭了,在饭桌上我们有说有笑,彝族同胞表达热情的方式就一个字——酒!我们被他们轮番的敬酒,盛情难却,差点没招架得住,还好他们也不为难我们,最后意思意思就让我们休息了。这一天下来虽然舟车劳累,但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我本想写点什么,但困意来袭,只好放下笔,在大山的怀抱中沉甸甸的睡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们在清脆悦耳的鸟叫声中醒来,收拾好行李,来到昨天跳舞的广场前,负责接待我们的董干镇的韦副镇长向我们介绍了今早的行程,参观村民制作民族服装。边走韦副镇长边向我们介绍,该村村民制作一套民族服装大概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听到这我们都不禁咂舌,怎么要这么长的时间呢?韦副镇长继续说道,“他们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是纯手工的,就连衣服要用的棉花都是自己种的,所以两年才能做好。”原来是这么回事,之后在韦副镇长和卢老的带领下我们从采摘来的棉花纺线到织布再到染布最后制衣的过程参观了一遍,整个过程都是纯手工的,怪不得要用这么长时间,当然这样一套衣服的价格也是相当不菲。
参观完民族服装的制作过程后,我们又回到了广场前,趁着大家还在抓紧最后的时间拍照的时候,我又拉着卢老闲聊起来。卢老看着旁边跟我说“你们来的时候我们要在这个祭神处举行祭祀仪式,现在你们要走了我们同样还要举行一次祭祀的仪式。”我想可能是我们的到来打扰了这里的神明,所以需要这样的祭祀来祈求神明的原谅吧。聊着聊着我突然想起白倮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吧,便向卢老问起。卢老说了好几个我听都没听过的节日,什么荞菜节、六郎节、小米节和赏星节等等。这六郎节是在农历六月要打扫祭神的地方,之后便不能再有任何的祭祀活动;农历七月的小米节,要杀鸡宰羊、献饭,家人和朋友相聚,听起来很像汉族春节和中秋节。最后临走时,我好好的看了看卢老,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的皱纹,如那些经过历史沉淀的白倮文化,深深的刻在他脸上。
拜别了老卢,出了寨门,至此,我们探秘彝族白倮文化行程就结束了,回头一看,深山里的小山村依然宁静神秘,如未出阁的阿诗玛,轻掩面纱,轻轻触碰,便有故事抖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