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进入“自我调节学习”模式
2014-11-15陈彤
为了帮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许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报补习班,买最新的辅导资料,其实,教孩子学会自我学习才是硬道理,如果孩子能在学习中做到自我调节,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本期,我们邀请中学生学习方法研究专家董利民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闷头做题不可取
何娜(高一女生的妈妈):我女儿在初中时是班里的学习尖子,中招成绩特别好,可是上了高中之后却成了中等生。她为此很郁闷,我也很着急。孩子学习挺努力的,我怀疑她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据我观察,她还是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跟着感觉走,很少对知识进行阶段性总结,每天忙于做题,时间花了不少,但收效甚微。请问,我该怎样帮孩子提高成绩?
主持人:这种情况很普遍,人称“高一重新洗牌现象”,不少优秀的初中生到高一遭遇挫折,从此一蹶不振。原因何在?请董利民先生为我们分析。
董利民(中学生学习方法研究专家):初中老师讲究“讲练结合”,要求学生“一课多练”,注重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四个环节。复习、作业两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反复记忆和多次重复做练习题实现的,即反复记忆和多次简单重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运用一些常用的、基本的学习方法,例如反复练习,而并非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的学习状况,有计划性地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但到了高中就不一样了,老师会要求学生经常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深化和突破,有意识地去发现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您女儿不适应这样的新要求,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理解、记忆以及套用学科原理解决相似问题上,而对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参与评价、设计方案、做出判断决策,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何娜:怎样帮孩子适应高中学习要求呢?
董利民:首先,孩子要澄清一个学习观念:学习具有累积性,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的,不过这种累积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不断对旧知识的整理、深化、突破、超越。其次,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方法并不神秘,它有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掌握一些常用的、基本的学习方法,比如反复练习,一般记忆方法;第二层,把外在的学习方法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第三层,把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结果中反馈所用方式与技巧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寻求进一步有效学习的技能、技巧或对策,例如根据每门学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最后,您女儿需要接受相关训练,把学习方法从原有的机械化调整到有计划。可以选定一门学科,运用反思法,对各章节进行总结,与同学讨论,每天反思并记录自己在这门学科上所采用的方法,然后进行尝试性调整。发现了自己学习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进入“自我调节学习”模式。另外,建议多与任课老师交流,获得及时的帮助。
主持人:您所说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式,指的是什么?
董利民:学生学会知识很重要,但学会学习更重要。自我调节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学生系统地引导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使它们指向目标的过程。自我调节学习的实质是把学生看成主动的自我调节者,学生能有准备地学习,采取必要的学习步骤,能调节学习,能自我反馈和评价学习成绩,并能够保持注意和具有高涨的学习动机,而不是依赖老师、家长或其他教育机构。
主持人:毫无疑问,高中生的家长应该重视孩子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下面,我们试着用自我调节学习的方法分析其他问题。
学习要有层次感
任莉萍(高二男生的妈妈):我儿子学习也是挺用功的,但总是不能在考试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每次试卷发下来,他总是懊悔:“这个知识点我明明掌握了……”“这道题我以前做过……”比如这次数学考试,考后他认为自己应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结果,错了三道大题。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董利民:许多学生习惯用“会”和“不会”来评价自己是否掌握了某知识概念和规律,这种过于简单、抽象的评价会影响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而影响他们对学习的自我调节。您儿子就是这样的学生。他对同类题目之间难易程度的判断能力不强,以自我检查为依据来诊断、监控和修正自己学习的能力也不强。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越来越不稳定。
任莉萍: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董利民:首先要帮孩子澄清一个观念:学习是分层次的。所谓学习层次,通常被认为是被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智力技能,处于最高层的是目标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掌握目标”的水平。虽然不同的学习心理学家对学习结果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但我们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粗略地理解学习层次。比如,可以把它分为理解水平(能理解某个规则)、应用水平(能运用某个规则进行解题)、综合水平(能结合其他规则解决综合性问题)和创新水平(归纳出独特的解题规律,并运用规律创造性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其次,和孩子一起,经常性地(尤其是考试后)对各学科进行学习结果多级化评价,帮助孩子客观地了解和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让孩子对学习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孩子的学习就有了方向感,学习效率会提高不少。
目标并非越高越好
李永军(高三男生的爸爸):我儿子今年上高三,马上要面临高考了,学习很紧张。两年多的高中学习,儿子的学习成绩不错,经常排名全班第一、年级第一,但我发现,好成绩并不能让他高兴。他总是说:“这次考了全班第一,但不是年级第一,考了年级第一,还得和市里别的重点中学的尖子生比,更何况身边还有那么多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超过。”每次考试前,他都很紧张,考完了对成绩又很担心。我看着心疼,却爱莫能助。我担心,他这种状态会在高考中出现失误。我该怎么帮孩子?
董利民:您儿子考试成绩好,但从他对考试成绩过分担心的情况看,他对学习没有足够的信心。说明他缺乏足够的自我效能感,这是他追求不恰当的学习目标造成的。一般来说,学生所追求的学习目标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掌握目标,另一类为作业目标。掌握目标是指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技能,增强自身的能力,目标指向学习活动本身。作业目标是指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目标是比别人更好,超过外界所要求的标准,从而获得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与赞扬,避免对自身能力的否定评价,行为的目标指向学习活动之外。如果学生过分强调作业目标,甚至完全根据作业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相对评价,那么就很容易对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产生消极影响。毕竟,把人放到群体中去比较会使大部分人产生失败感,即使是排在前面的佼佼者,也会因其目标在于保持优势地位而处于高度焦虑的状态之中。这对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肯定是不利的。
李永军:学习目标不是越高越好,是吗?
董利民:是的。要帮助孩子澄清一个学习观念:学习目标需要自我调节,目标不是越高越好,而是为自己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包括掌握目标和作业目标。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更多地从掌握目标的角度进行学习评价,并及时自我反馈和自我表扬。质辩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学习目标,并重新建构。最好能多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
主持人:您的方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恐怕有困难,毕竟家长和孩子不是心理学家,没有这方面的技能。
董利民:高中生应该学一些心理学知识。我在辅导中发现,许多高中生完全能理解基本的心理学概念和规律。让高中生学点学习心理学,有利于他们在客观地分析自己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利用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至于家长,更应该系统学习心理学了,不然怎么与孩子相处呢?
主持人:看来,掌握自我调节学习这种策略对孩子高效学习非常重要。请问董先生,掌握这项技能难不难?
董利民:完全进入自我调节学习模式是一种理想状态,接受专业心理辅导也需要较长时间,需要接受的训练有:自我评价策略、组织和转换、设置目标和做出计划、寻求信息、记录和监控、环境建构、自我奖励或惩罚、复述与记忆、寻求社会帮助等。不过,只要有意识地向自我调节学习模式靠拢,就能一步步收获惊喜。上面讨论的几个案例,分析起来并不难懂,包含了我们日常的家庭教育内容,所以,帮助孩子进入自我调节模式,让孩子学会学习,家长是可以做到的,起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