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楹联的文化解读及心智启迪
2014-11-14张国良
●张国良
信息是财富, 知识是力量, 经济是颜面,文化是灵魂。商业楹联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是在商业文明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她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明显的『民族性』; 她标志着历史上中华民族审美趣味的特色, 更是民族文化艺术之瑰宝。 商业楹联是对联家族中的一枝奇葩, 其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 形成了商业门市特有的传统装饰艺术, 同时又是一种商业文化和巧妙的广告方式。我国自古有贴联赏联的文化传统,对所经营的商业能起很大的宣传作用。 各行各业都有精妙的楹联传世,从功能性、实用性、艺术性上看,均有很高价值,给人以心智启迪。
一、传承文明 弘扬国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联在中国的盛行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对联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 对联, 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楹帖,是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的联语。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更是中国的一大风景。 它是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摹客观事物,表达人们的思想、情趣和爱憎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学形式之一, 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 是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人们除用它言志抒情、渲染装饰外,还用它来作商业广告,『对联广告』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 它作为华夏民族异彩纷呈的艺术百花园中一支别具风姿的奇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刺绣店的对联是:
万里山河藏线底;
四时花鸟出针头。
小吃店:
饭香菜美迎客早;
桌洁杯净映春红。
服装店:
男添庄重女增俏;
夏透凉爽冬御寒。
中国是茶的故乡, 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古往今来,在茶亭、茶室、茶楼、茶馆和茶社常可见到以茶事为内容的茶联。 茶联堪称中国楹联宝库中的又一枝奇葩, 它不但有古朴典雅之美,而且有妙不可言之趣。杭州的『茶人之家』在正门门柱上悬有一副茶联:
一杯春露暂留客;
两腋清风几欲仙。
联中既道明了以茶留客, 又说出了用茶清心和漂漂欲仙之感。 杭州西湖龙井有一茶室,名曰『秀翠堂』。门柱有一副茶联:
泉从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香。
该联把龙井特有的茶、泉、情、味点了出来,起到了妙不可言的广告作用。
当年绍兴的驻跸岭茶亭曾挂过一副茶联曰:
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洗热客;
两头岭路,须将危险话行人。
此联语意深刻, 既有甘泉香茗给行路人带来的一份惬意, 也有人生旅途的几分艰辛。
在中国传统的商业楹联中渗透着浓厚的文化色彩。 诚信为本,顾客盈门,和谐的客户关系是商业文化之精髓。 高尚品质的人一旦和坚定的信念融为一体, 诚信的理念与商业的经营目标结合在一起, 那么商业文化的力量就势不可挡。
二、倡导商德 启人心智
人无信则不立,店无信则不兴。诚信对做人来讲是人格,对商业而言是信誉。以德经商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基石, 经营道德是商业文化之魂。
荀子提出『商以察尽财』,司马迁发展为『从奇谋异胜中得来』,到明清更是被人们总结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商业经营和资本运作的规律,『大道之行,利在其中』,它在中国商人心目中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经营商业要有强烈的致富欲望和获利动机, 中国商人从来不掩饰他们经商求利的目的,『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不为利,谁愿早起』,无论做贾还是行商都是为了图一个『利』,『寄迹尘市,日为锱铢』; 『奔走江湖,希觅微利』。 因此做商人就必须精于计算,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商人在赚钱求利的商业动机中一直坚持义利并重, 要求这个『利』必须来得正当,手段必须合理,要符合『义』的规范,靠正当的手段发财。 『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财自道生,利缘义取』。这样做了就是走正道,就是诚商正贾,就能够取得『有道财恒足,乘时货自腾』; 『上以济人,下以利己』的经营效果。
同仁堂创办于清康熙八年(一六六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创始人是清代名医乐显扬,他尊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最』的信条,创办了『同仁堂』,在同仁堂,诸如『兢兢小心,汲汲济世』、『修合(制药)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等戒律、信条,几乎人人皆知。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以
『选料上乘,配方独特,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闻名于世。
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磨练性格、教化人格、调节心理、陶冶性情、品牌包装、药品增值。 如果谁有意或无意违背这些信条, 他不仅要受到纪律的制裁,还将受到良知的谴责。我国有一批像同仁堂这样的老字号, 它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魅力。
三、准确定位 突出个性
有一家天然居酒楼对联是: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此联将店家字号嵌了进去,且为回文,反正都可读,整个意思是上了他家楼,都成了『天上客』,顾客将感到多么荣幸,好奇的读者不免心中一喜, 到楼上体验一下『天上』的贵宾生活。
有一家餐厅联是: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
杯中酒口口尽香甜,量力而行。
此联不怂恿纵情吃喝, 却警告人须饮食有度。
有一副钟表店的对联是:
刻刻催人当警醒;
声声劝尔惜秒阴。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似警钟催人猛醒,知时间流逝而倍惜光阴, 如挚友发出的肺腑之言。
理发店的对联更为有趣。在从前,理发店门前往往写着这样的联语招徕顾客:
进来乌头宰相;
出去白面书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理发店前的联语也不断更新,如
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新事业从头做起;
旧现象一手推平。
巧手飞银燕,喜播千里友谊;
明镜映桃花,笑送满面春风。
一家中药店别出心裁, 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
做生意的都想生意好,多赚些钱,对于药店来说,自己卖药多,说明患病人多,并非好现象。 因此宁肯让自己的药放在架子上卖不掉,也希望世人身体健康,由此可见医德之高尚。
一副杂货店的对联是:
货无大小皆添备;
物纵零星不厌烦。
经营货物与对联名副其实, 道出了店主人的良苦用心,为满足顾客的需要,货物齐备,货小利薄也心甘情愿。
一家乐器店的对联是:
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此联融入两个典故构成,声情并茂,形象优美,给人以无限遐想。
四川成都早年有家茶馆,兼营酒菜,店主请一位当地才子撰写了一副茶酒联,镌刻于馆门两侧: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此类对联,平易亲切,意蕴深厚,教人淡泊名利,陶冶情操,使人雅俗共赏,交口相传,令众多顾客慕名前往。
广东珠海市南山的茶亭悬挂一副茶联:
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福建泉州市有家小而雅的茶室, 其茶联很别致:
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此联平仄工整,对仗严谨,上下纵横,气魄非凡,令人拍案叫绝。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为一家会客室门柱上书一茶联:
得与天下同其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
联中虽无一个『茶』字,但让人读来大有『此处无茶胜有茶』之感。 最有趣的恐怕要数这样一副回文茶联:
趣言能适意;
茶品可清心。
倒读则为:
意适能言趣;
心清可品茶。
前后对照,意境非同,文采娱人,别具情趣。
四、语言精美 意境深邃
不少商业用联中有的含蓄幽默, 有的寓意深刻。 例如废品收购店联:
我岂肯得新忘旧;
君何妨以有易无。
镜子店联:
但愿得来心共照;
自然看去眼同明。
鞋店联:
由此登堂入室;
任君步月凌云。
服装店联:
好将妙手夸针巧;
漫把春风细剪裁。
眼镜店联:
悬将小日月;
照彻大乾坤。
油漆店联:
此是春华秋实事业;
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竹器店联:
虚心成大器;
劲节怀奇才。
刻字行联:
六书传四海;
一刻值千金。
印染店联:
敬化人身作蝴蝶;
不劳织女绣鸳鸯。
石灰厂联:
炼尽阴阳出火坑;
留将清白在人间。
书店联:
论古谈今,诲人以规;
良言醒世,寓教于乐。
馄饨店联:
字内江山,如是包括;
人间骨肉,同此团圆。
清新精巧、韵味久远的商联伴着潇洒隽永的书法艺术,正成为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论对联说:『造化赋行, 之体必双; 神理为用, 事不孤立。』可以说是对对联较为精准确切的概括。对联在遣词造句上要求精粹凝练,在语言上要求高度概括,在音律上讲究平仄交替。 所写内容要切事、切时、切人、切境,词无虚指,字无虚设,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让人神思荡漾,情怀激越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