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外贸形势与外贸方式的转型变化
2014-11-14吴频
吴频
很高兴参加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举办的“2014跨境电子商务交流会”。我结合近期调研和思考,先谈谈如何看待今年前三季度外贸形势;之后就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谈些我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今年前三季度外贸形势
据海关公布,今年1-9月全国货物进出口3.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出口1.7万亿美元,增长5.1%;进口1.46万亿美元,增长1.3%;贸易顺差2315.8亿美元,扩大38%。前三季度外贸主要特点是:
(一)主要特点
一是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持续增长,增幅在6.5%左右;加工贸易由降转升,前三季度增2.2%。
二是贸易伙伴:对欧、美、东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基本保持增长,增幅分别为11.8%、6.7%、7.5%和1.8%。同1-8月份对比,对美、东盟出口加速,对日微降,对欧持平。
三是国内各地区:东部增长缓慢,中西部较为活跃。其中,广东占全国外贸近1/4,1-9月进出口下降6%。江苏、上海、浙江等东部和传统外贸大省/市进出口平均增幅6%左右。中西部地区出口保持快速增长,重庆、四川、江西、广西和湖南出口增幅超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产品结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6.3%,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9%,铁矿砂、煤、原油及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价格则呈现不同幅度的下跌。
(二)主要结论
1.出口方面:近几个月出口增长势头不错,如剔除去年同期不可比因素,增长在8%以上。其中7月出口增长14.5%,8月接近10%,9月15.4%,表明出口摆脱年初的高基数效应后,增速明显提升。截至目前,今年月均出口水平1885亿美元,已高于去年全年平均水平。
2.进口方面:数据比较低迷,但进口量的增长还不错。主要原因是今年前三季度,总体进口价格水平下降2.6%。可以说,在全球通货紧缩态势下,进口表现正常。截至目前,今年月均进口水平1628亿美元,略高于去年。
3.进出口总体:前三季度增长3.3%,如果扣除去年前几个月对个别地区贸易异常增长的高基数因素,增速达7%。我国外贸发展总体态势向好,三季度增速恢复较为理想,增速基本企稳。
4.实现7.5%的预期目标难度不小:未来三个月单月出口如能维持在2200亿美元以上,则全年出口增幅将在3.5—4%之间;也不排除由于去年四季度的基数(11月出口2022亿美元,12月2077亿美元)较高,以及明年春节较晚,在2月中下旬,赶工出货的因素不会再现,这样今年四季度出口增速可能出现小幅滑落。
(三)总体趋势
目前,大家有一个共识,也是大多数权威机构研究报告反映的,全球经济回升向好的总体趋势已基本确立。主要表现为: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开始复苏,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欧洲也逐渐摆脱债务危机的影响,温和复苏;日本经济波动较大、不确定性增加。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二,但复苏势头弱于发达经济体。
从全球贸易增长看,虽然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放缓,预计下半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恢复,全球贸易也将缓慢回升。据OECD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4%,增速比上年回升1.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金融危机前(1990年-2007年)7%左右的长期平均增长水平。其中,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低迷,只有个别商品有上升势头。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依然突出,将进一步制约全球贸易复苏进程。
从国内看,由于上半年进出口数据不理想,国内加快了调整和应对。国务院迅速出台了国办发[2014]1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文件,着力改善外贸政策环境,切实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各地方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出台配套措施。一些企业在创新经营模式上下足功夫,其中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会,我再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
展望全年外贸走势,总体基本平稳,我们应更加关注数据背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当然,其中不排除局部和个别的一些小隐忧。
二、关于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观察与认识
从狭义上理解,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外贸环节中的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和相关企业;从广义理解,跨境电子商务则涉及信息通讯技术(ICT)快速发展所引发的整个产业革命。研究跨境电子商务,不仅要关注当前各类电商平台和相关企业的创新发展,更要关注在信息通讯技术推动下整个国际分工中生产和贸易投资合作的新变革。
(一) 从狭义角度观察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外贸环节中在国内外企业和消费者以及各类电商平台间所发生的B2B、B2C、C2C、C2B、O2O等业务。其中,各类电商平台因对关境内外业务流程的整合能力较强,在跨境零售中脱颖而出。
根据我们调研,这些电商平台根据自己对供应链和商业模式的理解开展创新,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运营模式,对促进外贸转方式、调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阿里巴巴的“中国黄页”模式,为国外买家寻找质优价廉的中国产品提供了便利。东莞尚睿电子商务公司不仅开展自营出口,还运用自己在国际电子商务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为其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服务。
深圳一达通已成长为能向140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出口服务的平台, 2013年经平台实现的进出口额达40亿美元;他们还为服务企业提供了55亿元融资贷款,90000笔没有任何抵押和担保,最小的仅为176元,且无一坏账,并使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了30%,企业出口后退税效率大大提高,一般不超过3天;2014年,一达通提出给服务企业每美元出口补贴3分钱,将整合成效还利给企业,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
在敦煌网的交易平台上,已有出口供应商120万家,销售25000多种商品,150万境外买家,每4秒生成1张订单,每张订单的平均交易额已从2013年的100美元升至今年的200美元,年成交额增长40%,下一阶段敦煌网将重点推进4G技术下的全球移动交易。
此外,还有深圳郎华公司则运用供应链平台和虚拟生产技术整合手机等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相关企业提供物流、融资等服务;上海My steel公司运用在钢铁产品信息发布平台的优势为供求双方提供撮合交易,在钢铁市场中独树一帜;上海易贸公司运用在化工产品交易方面积累的信息、仓储、人脉等基础,为开展商圈交易搭建平台,提供融资服务。
(二) 从广义角度观察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则要从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带来的产业变革来理解。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五次技术革命:一是1800-1850年的蒸汽机和棉花阶段;二是1850-1900年的钢铁和铁路阶段;三是 1900-1950年的电器工程和化工阶段;四是1950-1990年的石化和汽车阶段;五是1990年至今的信息与通讯技术阶段。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沈玉良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引发的第五次产业变革,不仅会对服务到的相关制造业的生产和贸易产生革命性变化,而且对个人、企业和政府等的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技术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是通过服务、软件、数字媒体和硬件等四个方面来传输服务,方式包括托管服务等9种服务;通讯技术通过服务和网络设备以有线、无线和互联方式提供6种服务。正是由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融合,使原来有些具有边生产边消费、不可贸易的服务,变成可存储、可随时提供的可贸易服务;有些原本只有最终产品且不能拆分的服务产品,变成了可分拆多个中间产品、最后再组成最终产品的服务提供过程;由于有些服务产品可贸易、可分拆,也就变成可离岸了,即可以跨境交付和提供。服务提供的产品不仅包括服务产品本身而且也包含在货物产品中,服务范围可以为全球客户,形成多种服务产品的跨境交付和传输模式。
一是服务产品完全或者部分替代货物产品,通过网络和通讯产品提供跨境服务。如唱片、书籍、报纸等等文化产品,原来都是货物产品,现在通过数字技术,形成了电子音乐、电子书刊,通过网络和通讯渠道进入到全球客户,甚至有些产品采用免费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可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输。
二是改变传统服务提供方式,提供跨境服务。以医疗服务为例,我们现在上医院看门诊,不需要再带病历本了,只要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查询过去积累的相关就医情况即可,这就为今后通过在线方式包括跨境在线方式开展诊断服务提供了条件。如果个人健康信息允许适当披露,还可以据此开展疗养、康复、咨询、健身等多种健康服务。
三是通过货物产品提供多功能的跨境服务。如现在的手机产品,不仅为我们提供电话、短信、微信等通讯服务,更多的是通过手机连接到相关服务平台和应用商店,购买和体验相关软件、游戏、音乐、电影、电子阅读等服务,完成购物到支付等流程。
四是通过离岸服务或离岸服务外包为服务提供商提供中间服务。比如,ITO(信息技术外包)、BPO(商业流程外包)、KPO(知识流程外包)等,都可实行离岸服务外包,因此,当前服务领域的跨国公司商业模式已发生很大变化。如无纸化电子交易成为主要形式,通过中间服务产品的模块化形成服务全球价值链,通过智能终端平台建立新的B2B、B2C和C2C等商业模式。
三、信息通讯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
在制造领域,信息通讯技术从根本上影响着跨国公司商业模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产品经营从过去在不同国家之间梯度转移,发展成现在的全球产品同步开发、制造和销售。第二,跨国公司战略核心从控制货物到控制关键性服务和制造工序的转变,将非核心的制造和服务业务外包出去。第三,跨国公司将关键制造环节和关键服务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演化出高端智能产品和为低端产品提供智能化服务。
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服务和制造领域带来重大影响的同时,也使得国际生产分工和贸易投资合作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是国际分段式生产成为主流。据2009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调查表明,全球300 家年销售额超过10 亿美元的公司,平均而言,其51% 的零部件制造、47% 的总装、46% 的仓储、43% 的客户服务以及39% 的产品开发都是在国外完成的。
二是不断增多的中间品贸易推高了整个国际贸易的规模。大多数经济体约1/3的进口中间品最终以制成品形式出口,另有估计,中间品占国际贸易的2/3、货物贸易的56%和服务贸易的73%,也是全球贸易的增速大大超过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有些国家的国际贸易占GDP的比例超过100%。
三是服务已构成全球价值链的重要一环。虽然在国际贸易中,制成品仍然占据最大份额,但由于全球化日益扩展到对外直接投资和服务贸易,信息和通信技术使从国外采购服务变得便利,许多服务活动也构成了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快速发展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增加了许多服务活动的可交易性,并创造了新的流通服务。今后,虽然制造业仍是生产的核心活动,但必须依靠服务将制造的各个环节一个个地串联或并联起来,形成全球价值链,推进制造环节模块化、标准化,开展“水平分工”或“垂直分工”和任务贸易等。据OECD的研究,发达国家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占全球价值链的一半以上,中国的这一比例也超过30%。因此,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你做什么(公司或国家从事的活动)”比“你卖什么(最终产品)”对就业和经济增长更为重要。我们也要从过去关注贸易和投资的总量和流量等数据,转向更多地关注在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增加值,如贸易增加值和投资收益等。
从我国的发展路径来看,过去,靠吸收外资、发展加工贸易,以进口带动和扩大出口,被动式地嵌入全球价值链;现在,我们已有些国内企业主动在全球价值链某段上发力,加上在服务领域引入和运用信息通讯技术加快发展,包括前面介绍的各类电商平台;可以预见未来,将培育出更多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或吸引国外跨国公司来华经营发展,借此主动打造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更加高效便利地配置各种资源,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为此,我们要在国内着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高水准的营商环境,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为国内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