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精致走向课堂让课改走向精致

2014-11-13应爱民

创新时代 2014年10期
关键词:班级学校课堂

应爱民

多年以来,扬州教院附中一直以“三全一精”的学校精致管理理念为指导,努力践行“在理念上精深,在管理上精细,在教学上精心,在环境上精美,在文化上精特”的工作要求,用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致力于让普通百姓子女享受优质教育。

为了将精致管理向课堂推进,追求教育质量的转型发展,学校积极探索“问题发现与解决”教学,以江苏省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主动发现:初中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研究》为依托,抓住“问题”这个核心要素来变革课堂,通过“三学三问”的流程,即自主预学,发现问题;小组助学,探究问题;师生展学,解决问题,实现流程的再造,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和素质。

一、全面推进课改,取得初步成果

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学校在“观念引领”的基础上,以“三学三问”的流程,对“问题发现与解决”教学,进行了模式化的推进。

(一)课改推进历程

1.宣传发动。2012年3月,学校组织考察了外地课改名校,制定了课堂改革实验方案,成立课改领导小组,进行试点班级申报,召开课改动员大会,印发课改学习资料,开展教师和学生的培训。

2、试点研讨。从4月开始,先在初一6个班和初二2个班开展新课堂模式的学习、借鉴和探索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全员培训。去年暑假对全体教师进行了4轮校本培训。请课改专家作报告,请试点班级的师生介绍经验,发放课改专著,编印《课堂改革教师培训手册》和《班级小组建设操作手册》,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并进行考试。专门召开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4.全面实施。从9月新学期开始,全校40个班级全面推行课改。

(1)领导带头推进课改。一是统一思想。每周六上午行政办公会都把课改作为重要议题,讲述课改中的故事。二是带头示范,开学第二周,所有行管人员上课改探究课,为教师做出示范。三是落实责任,所有行管人员每人蹲点2-3个班级听课指导,每周巡课两个半天。

(2)借助外力推进课改。组织教师先后到杜朗口中学、南京竹山中学、丹阳云阳中学、常州勤业中学、昆山前景学校等课改名校听课学习。

(3)借助活动推进课改。借助扬州市第八次学校精致管理现场会和学校合并重组10周年校庆的契机,分别开了40节课,举办了两场课改故事会,介绍课改情况。

(4)通过会议推进课改。学校先后召开了多次课改推进会,让校级领导、学校中层、备课组长、教师代表讲述课改故事,交流课改经验。

(5)通过听课推进课改。学校自始至终抓听课,从开学的第一周一直抓到学期的最后一周,从新授课抓到复习课。从校长点课到同课异构,一着不让,让听课成为常态,让听课成为习惯。

5.总结反思。引导全体教师围绕“我的课改故事”、“我的课改一招”、“教学案设计”,归纳提炼课改经验,汇编优秀教学案例。开学前的全体教师会和学期的结束大会,成为课堂改革总结表彰大会。拿出课改专项资金,对优秀课改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二)课改初显成效

课改一年来,扬州教院附中的课堂面貌和教学质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课堂教学质态明显改善。“问题发现与解决教学”的课堂改革,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在的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人多了,认真思考的人多了,踊跃发言的人多了,大胆展示的人多了。师生之间通过问题进行多向交流,教学相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2.小组合作魅力不断彰显。学校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充满自信、小组内部团结协作、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学生们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起来了,学优生有了飞跃、中等生有了提高、后进生有了收获。

3.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从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来看,无论是横向比还是纵向比,三个年级的均分和优秀率都有所提高,差分率明显降低。课改彻底的班级和课改到位的教师,成绩进步都非常明显。

4.课改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扬州市第八次学校精致管理现场会上,在校庆10年活动中,学校40个班级分别开设了40节展示课,受到领导和专家的好评;6名教师分别赴安徽和南京与课改名校同台献艺,受到好评;全国各地来学校交流的同行,评价学校的课改起点高、力度大、进展快、效果好;多家媒体都对扬州教院附中的课堂改革进行了长篇报道。

二、继续深化课改,期待更大进步

学校将进一步总结课改经验,理清课改思路,重点强化六项工作,把课改向纵深推进。

1.强化组织领导。在课改过程中,我们的行管人员,要努力做好“三带”:带头做班主任、带头上探究课、带头搞研究。要努力做到“三导”:在学生面前能做导师、在团队面前能做导演,在来宾面前能做导游。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从“行政管理”向“学术管理”转变,从“控制性管理”向“指导性管理”的转变。

2.强化理论学习。只有更新观念,才能坚定信念。学校将组织教师继续学习课改理论,进一步坚定信念,确立“三个第一”:让课改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让课改成为干部管理的第一责任,让课改成为学生发展的第一抓手。

3.强化小组建设。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学校将进一步研究小组成员的搭配、小组角色的定位、小组学习的流程,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充分发挥小组建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4.强化预习指导。高质量的预习过程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学校要引导学生由过去的线条型预习转向结构化预习,由感知性预习转向理解性预习,由被动的预习转向自主性预习,由低期望预习转向高质量预习,培养学生问题式结构化预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提高预习的期望和标准。

5.强化校本教研。一是教师要在研究教材、课标、考纲的基础上,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继续加强教学案的研制,做到围绕问题设计,突出导读、导思和导练的功能,保证内容适中、难度适当、课堂适用。三是优化“校长点课”,采用课例研修的方式,增加互相听评课的次数,改进互相听评课的方式。引导教师在“实践—反思—重构—再实践—再反思—再重构”的过程中,进行连环跟进与改进,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四是依托“青年教师研修班”“文峰论坛”和“网上结对教研平台”,继续用讲课改故事的方式对自己教学行为开展交流和反思,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学校将采用“学—用—考”的流程,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师生统考、说课比赛、讲题比赛和说教材比赛等活动,让青年教师钻研教材和教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6.强化考核激励。学校将通过行管人员巡课、同行评课、学生问卷等多种途径,对班主任的课改管理、对教师的课堂改革进行全方位考核,期中、期末评选出先进课改班主任、先进课改教师和先进课改备课组,进行表彰奖励。同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正常对小组进行评价,做到每天统计、每周公布、每月表彰。

回顾学校一年来的课改历程,比当初想象的更困难、更艰巨,也比想象的更有意义。因为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分数是高效课堂的副产品。我们期待着,课改的推进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我们也期待着,课改的推进能让教师体验到工作的幸福。

展望未来,扬州教院附中将以“三全质量观”为指导,用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让课改成为学校一张新的名片,让普通百姓子女真正享受优质教育。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校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级学校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班级“四小怪”
美在课堂花开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不称心的新班级
学校推介
班级被扣分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