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县域经济路径与方法
2014-11-13刘治彦
刘治彦
当前县域经济治理面临人力资源匮乏、土地流转、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特色产业发展五大难题。
第一,在城镇化过程中青壮年流入大中城市,导致县域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任务繁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与现代农业发展不适应。
第二,受土地流转制度制约,农地规模化经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宅基地有效利用没有找到有效途径,“人在城里、户在农村,城里购房、乡里有房”双重占地问题突出。农村宅基地不能有效置换出来,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用地与农村宅基地双向增加。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中规定的“占补平衡”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目前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3.7%,当然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常住人口户籍仍在农村。根据预测,202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4.2亿,这一期间每年城镇化人口仍将达到一千万左右。在2035年左右城镇人口将达到峰值10亿左右,其后城镇人口也将有所减少。到2050年我国总人口将维持在12.5亿左右,其中农村人口仍将高达2.5亿左右。农业劳动力仍将数以亿计,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仅在2公顷左右,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
第三,受自身财力限制,县域发展的水、路、电、信、气、热、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多地难以到位,科、教、文、卫、体、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亟待加强。
第四,过去几十年的粗放发展方式,导致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
第五,产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但现有产业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技术含量低,大多难以支撑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但现有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难于突显县域经济特色。
县域经济五大问题有效解决关键在于产业园区的发展,核心要抓好主导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两大重点。
首先,要选准主导产业。选择县域主导产业一要考虑市场需求,即以市场为导向筛选发展空间较大的产业作为备选产业;二要考虑当地生产要素、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找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三要考虑备选主导产业对其它相关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四要考虑备选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率;五要考虑备选主导产业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程度。其次,要做强主导产业。对于筛选出的主导产业要予以科学规划、营造环境、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大力鼓励民营经济和区外投资进入与主导产业相关的领域,鼓励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以招商引资的方式促进民营经济与外资企业的联合。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通过市场机制和制度创新,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精、做细主导产业,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发挥规模效应,实现集约发展。福建石狮是我国最大运动服装生产基地,晋江是最大运动鞋生产基地,已形成全球竞争力;浙江永康是小五金生产基地,义乌是世界知名的小商品销售基地,山东寿光是全国蔬菜生产基地,这些都是一县一品成功案例。再次,要创新驱动主导产业发展。由于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也在不断变化,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适时更迭主导产业或产品,才能使主导产业永葆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绿色农业、规模农业和集约农业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鼓励形成“以地入股”的农业联合生产股份公司,通过组建“农工商联合、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创立知名品牌,实现农业发展由单一农产品经营向农产品经营与品牌经营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大力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化,完善县城的基础设施,发挥其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促进服务业的繁荣与发展。县城建设要与中心城市建设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通过高速、快捷的交通干线与中心城市相连接,充分利用中心城市人才、技术密集的优势,主动承接好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小城镇建设要与交通干线相结合,成为中心城市与县城之间的连接点和县域经济的副中心。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水、路、电、信和环境等基础设施,形成以县城为核心、连接城乡的交通网络体系,为城乡统筹发展打好基础。通畅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与信息流,依托中心城市,促进县域现代化建设。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多用人、少用物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基本法则。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与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逐步将县域经济发展转到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与科技进步上来,全面落实义务基础教育,着重抓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搞好人才资源的双向流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从中心城市引进急需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也要做好技能型人才的输出工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和现代绿色有机农业、完善农村环保设施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积极探索使用适合本地特点的新能源,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距离建国一百周年2049年还有35年时间,县域经济发展应每十年上一个台阶。第一个十年应抓好县域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等问题;第二个十年,要解决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村庄与环境整治等问题;第三个十年,要提高县域居民收入,基本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实现现代化。
责编/周素丽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