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

2014-11-13蒋庆斌邓玉真朱理瀚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院校社区高职

蒋庆斌+邓玉真+朱理瀚

【摘 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学校、政府、企业、社区四个要素,高职院校服务政府旨在推动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企业旨在推动产品转型升级,服务社区旨在提高全民素质。高职院校内部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模式是直线职能式,通过纵向实行绩效考核、横向采用程序文件等方法来完善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体系

一、高校社会服务的概念

高校社会服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而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直接为社会所做的具体服务,如科技服务、社会培训、教育服务等,本文研究的社会服务属狭义范畴的社会服务。

“威斯康星思想”是高校社会服务体系建立的指南。学术界一般认为,威斯康星大学是高校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先行者,尤其是范·海斯(Charles R. van Hise)担任校长时期,提出了“服务社会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在他的带领下,该校以“大学应该直接有利于促进农业、使工业效率更高和有利于政府”为立校之本,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的典范,后人称之为“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在“威斯康星思想”的影响下,国外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高校社会服务模式:如美国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相结合模式,日本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德国的“政府主导”模式等。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状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社会服务是其主要职能之一,但不论是直接服务还是间接服务,其能力都较弱。以2010-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科技工作服务情况统计数据为例,各项主要科技成果如表1所示。(说明:2010年参加统计的本科院校44所,高职院校51所;2011年参加统计的本科院校43所,高职院校48所)

对照上述数据,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职与本科院校服务能力与服务效果差距明显。2011年本科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占全年科技项目总数的78%,企事业到账经费占总到账经费数的82%,平均每个项目的到账经费为27.6万,高职院校的这三项数据分别为64.8%、61.9%和10.1万。说明企事业单位更愿意与本科院校合作进行技术研发,而且往往技术含量和研发成本也更高,高职院校的合作项目研发成本低,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研发水平低、创新能力弱造成的。本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为68.56%,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为49.3%,高职院校的这两项数据分别为9.83%和12.3%。说明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当低,研发能力缺乏创新,研发成果不被认可,产研效果脱节严重,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衡,所谓的研发更多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有限的改良。

第二,高职院校自身服务成效增量不增质。高职院校两年间科技项目数量对比显示,两年间增加704项,其中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数增加465项,占增加总数的66%。说明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意愿强烈,积极寻求企事业单位实际生产中的技术研发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数增加32项,转化率不升反降,授权专利数增加658项,两年间翻了2.6倍,增长明显,但其中发明专利数仅增加了42项,也就是说每增加100项授权专利中,只有6项是发明专利。说明高职院校的研发水平提高缓慢,创新能力依旧较弱,大量的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短期内很难有较大改观。

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较短,既缺乏针对社会服务的理论研究,又缺乏社会服务实践经验的积累,所以社会服务工作只是在自发地进行着,如果我们能够从理论层面提出构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框架,以及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那么必将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和完善,对提高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起到较大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架构及内容

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是指高职院校与其社会服务的对象之间组成的系统及其运行机制,以及高职院校自身内部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模式。

(一)高职院校外部社会服务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其内部社会服务工作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高职院校为了实现社会职能而建立的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图

1.服务政府

高职院校服务政府必要性分析。首先,政府是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只有政府制定出有利于学校的相关政策,学校的发展才能从法律上得到有效保障。其次,政府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可以协调、整合多方资源为学校服务,而政府的投入又是学校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政府都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指向。

高职院校服务政府的主要内涵。政府关注的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政府投入学校教育,当然也希望学校给予一定的回报,希望学校能够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做出贡献,那么高职院校主要在哪些方面服务政府?首先,要服务政府开展决策研究。高职院校要根据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确定研究选题,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为政府开展决策提供建设性建议,为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提出客观理性的对策建议。其次要服务政府开展经济发展趋势研究。经济建设是中心,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领域,也是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应该围绕地方产业开展理论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2.服务企业

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必要性分析。首先,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其要服务企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当然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从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还是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等,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只有服务企业,企业在与高职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受益,企业才能有较高的积极性参与高职教育,才能真正改变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现状。其次,企业也需要学校的服务。高职院校的优势正好是企业的劣势,高职院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有不少有待转化的成果,但缺少资金和市场,而企业需要技术支持,需要产品的升级换代,企业的员工需要培训等,企业也迫切需要学校的服务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再次,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搭好舞台,高校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技术支持,只有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因为,企业是市场直接的接触者,能正确把握创新的方向和重点。高职院校虽然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但缺乏必要的资金,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市场消费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只能是知识创造的主体而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服务企业,高职院校才能紧跟技术发展步伐,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的主要形式有技术入股、技术指导、技术转让、联合研发、组建产学研联合体等形式。技术指导: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兼职技术员”或“技术顾问”的形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入股:高职院校的技术所有者以技术作为股份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并享受分红,是一种比技术指导或技术顾问更为深层次的服务;技术转让:高职院校技术所有者一次或多次把自己所拥有的技术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企业的一种形式,是高职院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地方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联合研发:高职院校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其他高校或企业联合开展研究和开发,高职院校主要提供技术和实验场所,企业提供研究载体或经费;组建产学研联合体:高职院校投入人才、智力、技术等,企业投入资金、设备、场地等,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实行技术市场化等。

3.学校服务社区

学校服务社区的必要性分析。首先,服务社区是高职院校的使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作为区域性的大学,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之一。其次,服务社区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社区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为大学生的教育及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场所。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可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其自身素质,同时也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而达到高校与社区的和谐共处、互利共赢,为高校的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铺垫了道路。再次,高职院校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区校合作形式,大学师生与社会工作者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研究,将为今后社区工作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它充分开发了社会资源,并使之为社会大众的利益服务。

高职院校服务社区的形式和内容。一是面向市民开展素质教育活动。通过编印素质教育读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国内外大事、省市区最新动态、公民道德标准,提高居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意识;二是开展助学活动。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优秀学生进入社区进行“一帮一”助学活动,通过社区学校这一载体,帮助社区小学生初中生补习功课,拓展课外知识;三是面向市民开展政策解读或各种咨询活动。利用节假日,面向社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解读大家关注的“医疗保障”“劳动保障”“住房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搜集居民们疑惑的问题,进行详细梳理,做到“问有所答,答有所解”;四是开展文化活动。联系社区文化活动站、图书室、科普课堂等社区资源,与相关部门一起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和卫生常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高职院校内部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能否有效地服务政府、企业和社区,取决于其内部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模式。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见图2。

图2 高职院校内部社会服务工作管理模式结构图

这种管理模式是从直线式、职能式、矩阵式等管理模式中优选出来的,是目前比较适合高校管理、效率比较高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纵向是直线式、横向是职能式,其优点在于执行力较强,既保证了组织的统一指挥,又强化了专业化管理。具体到社会服务工作来说,高职院校设立科研处、校企合作办公室、培训处等职能部门,统一规划社会服务工作,统一整合学院外部资源,统一收集社会服务信息;设立系部和社会服务团队,形成专业化的社会服务队伍,整合学院资源,及时解决由职能部门收集的社会服务需求。

当然,这种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推诿现象;二是职能部门和系部之间存在责、权、利划分不清等问题。解决以上两点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横向职能式管理运行机制借鉴ISO9000理念,采用“程序文件”来明确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防止出现相互推诿现象;纵向直线管理运行机制采用绩效考核的模式,既明确职能部门和系部、团队之间的责、权、利,又便于职能部门制定激励政策和考核方法,从而有效地推动高校的社会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成钢.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6):75.

[2]王立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32-33.

[3]刘绕.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发展背景、现状及趋势[J].教育与现代化,2007(4):66.

[4]张剑秋.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及其现状分析[J].云南教育,2002(80):23.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B-a/2011/03/003;主持人:蒋庆斌)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链接

《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第1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五化”模式》一文提出:创设“五化”服务模式是高职院校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可行路径。服务理念“文化”化包括:一、全员服务。学校师生是服务社会的主体,都可以在服务社会中有所作为。二、全程服务。要将社会服务贯穿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全过程。三、全面服务。在社会服务的视角上要拓展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服务平台立体化包括:一、创建各类服务基地。二、强化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三、发挥学术组织平台的作用。服务方式多元化包括:一、合作办院。主动寻求社会合作,与各级行政部门、重点产业、企业或行业协会联合创办“校中厂”“院中院”或“虚拟学院”,开展不出校门的社会服务。二、公司化服务。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通过专业化公司以承接项目的方式展开社会服务。三、专家下基层。组建专家服务团,直接深入基层开展智力服务。服务资源集成化:一、建好专家资源库和项目信息库。二、在社科联和科协机构下设立各类专业协会或专业服务公司、咨询机构,发挥他们的优势,开展跨学院、跨学科的社会服务活动。服务机制长效化:一、目标责任制。高职院校应把社会服务作为硬任务纳入对各二级院系、相关专业、重点服务机构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岗位考核中,层层鉴定社会服务目标责任书,定期不定期地对社会服务情况实施动态跟踪、督促检查,形成必须服务、主动服务的氛围。二、供需对接机制。通过建立重要部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定人联系制度,利用各种传播媒体推介社会服务资源储备、优势项目和优势团队,举办服务资源、服务成果展示会和供养见面会,邀请需求方参观考察等方式,主动营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产品,进而在供给与需求间搭建便捷的沟通桥梁,实现供需间的无缝链接。三、重点服务团队和人才培育机制。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科优势,有计划地选择一批服务团队、服务人才进行重点培育,从资金投入、项目承接、人才培养、设施使用等方面予以倾斜,着力培育打造独具特色、优势明显、社会认可的品牌团队和品牌服务项目。四、成果转化机制。坚持开门办学,主动面向社会,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促成智力成果向实践的转化利用,使智力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助推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实现高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还应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通过机制的创新,确保社会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和实效化;通过良好的社会服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院校社区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