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价值研究

2014-11-12曹玉芝

中外医疗 2014年2期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机

曹玉芝

[摘要] 目的 研究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该次前瞻性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早期给予机械通气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症状、体征及胸片征象的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PaO2/FiO2恢复正常、肺部罗音缓解时间、胸片征象消失时间、发生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的例数以及24 h尿蛋白含量均少于对照组; E/A值、LVED、LVEDD以及Ccr均高于对照。结论 呼吸机辅助呼吸能够有效的促进症状和体征的恢复,减少靶器官并发症的发生,是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行之有效的临床救治方式。

[关键词] 重症肺炎;呼吸机;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 R65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036-02

重症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危重的肺炎类型,病情进展较快、极易引起呼吸衰竭。因此,临床中针对该病多主张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该研究分析了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价值,旨在为临床工作中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救治提供依据。现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呼吸道症状并伴有高热;②双肺听诊啰音;③血常规检查结果:WBC计数增加;④胸部X线提检查结果:双肺浸润影、入院后病灶扩大≥50%;⑤痰培养:病原体阳性;⑥感染性休克征象,收缩压<90 mmHg或舒张压<60 mmHg;⑦取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共纳入90例患者,研究期间无失访、脱落、死亡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组者分为早期给予机械通气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2~59岁、平均(48.2±7.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40~58岁、平均(47.8±8.1)岁。

1.2 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在确定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指征、排除相关的禁忌症后,早期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首先连接呼吸机电源,开启后将选择呼吸机模式为A/C、 呼吸频率12~20次/min、吸呼比1∶1.5-1∶2、潮气量为8~10 mL/kg、氧浓度为40%~60%、湿化器温度37 ℃。调节完毕后,将呼吸机与模拟肺连接后,若能正常工作则与患者连接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PaO2/FiO2恢复正常、肺部罗音缓解时间、胸片征象消失时间以及发生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的例数。

1.3.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指标 治疗后1周时,检测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与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比值E/A、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和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以及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含量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PaO2/FiO2恢复正常、肺部啰音缓解时间以及胸片征象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发生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指标

3 讨论

肺炎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或异物吸入、过敏感应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1]。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组织的充血、水肿以及炎性细胞浸润。若炎症得到及时控制,则病变局限于肺部,临床症状较轻;若炎症无法得到及时控制,可在呼吸道症状的基础上出现呼吸衰竭,并引起全身各脏器的病变。这就是临床上所指的重症肺炎,病情严重且进展较快,对患者的危害较大[2]。

目前,临床上对于重症肺炎尚无确切的定义,多指在给予了全面、通常有效的治疗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征象的肺炎类型[3]。该病极易导致呼吸衰竭,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目前,随着呼吸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通气治疗被广泛的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抢救中[4]。呼吸机辅助呼吸技术通过机械通气的方式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使得肺泡通气量增加、氧合功能得到改善[5]。该研究分析了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价值,旨在为临床工作中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救治提供依据。

首先笔者观察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以此来直接反应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的价值。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PaO2/FiO2恢复正常、肺部罗音缓解时间以及胸片征象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发生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这就说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恢复更快、靶器官损伤更小。为了进一步确定靶器官的功能情况,笔者还检测了心功能和肾功能指标,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E/A值、LVED、LVEDD以及肾功能指标Ccr均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这就说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均得到了更好的改善。

综上可以得出上述研究的结论: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E/A值、LVED、LVEDD以及肾功能指标Ccr均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冯洁惠,浦其斌,高春华. 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气道分级管理的效果分析[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2011,4(4):16-21.

[2] 候艳,陈卫强,刘卫. 创机械通气治疗II型呼吸衰竭32例临床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2013,41(2):122-124.

[3] 顾克菊, 王雪文, 陶建敏.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6):3181-3183.

[4] 孙师元,万林,潘龙飞,等. 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2):210-211.

[5] 马金卫,牛义凯,孙彬,等. 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182-183.

(收稿日期:2013-11-29)

猜你喜欢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机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