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2014-11-12温燕

中外医疗 2014年2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

温燕

[摘要] 目的 对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在治疗方法上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增加BiPAP呼吸机的应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pH、PaO2、PaCO2以及SaO2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经过治疗后,pH、PaCO2以及SaO2明显升高,而PaCO2则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指标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指标数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BiPAP呼吸机能够有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 BiPAP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02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特点的临床慢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在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是人们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出现,使得患者的肺功能出现减退趋势,对患者的劳动力以及运动功能造成了影响。对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而言,患者临床上会存在呼吸困难的趋势,辅助呼吸肌的过度使用,导致了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2]。在临床治疗上,使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具有较高的插管率,在常规基础治疗上,还需要使用BiPAP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减少气管插管率。为对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该院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该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范围为55~90岁,平均年龄为69岁。患者均存在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4次/min。病程为7~26年。所有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H值为7.2~7.4,PaO2为39~57 mmHg,PaCO2为71~111 mmHg。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20例。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 患者具有无创通气的指征,不存在相关的机械通气禁忌证; 患者经过肺功能检查,存在不可逆气流受限。

1.3 排除标准

患者存在呼吸停止或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患者存在重度支气管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以及支气管扩张等;患者存在严重电解质紊乱,或者存在意识障碍以及言语障碍;患者存在活动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存在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多个器官出现衰竭。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方法上主要采用抗感染治疗、止咳、平喘、氧疗、化痰以及等常规治疗措施,并对治疗3~12 h后没得到改善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方法上,增加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挑选合适的面罩,并将模式调整在S/T,将呼吸频率控制在12~16次/min,吸气压从6 cmH2O进行调整,直至12~20 cmH2O,呼气压从4 cmH2O进行调整,直至6~8 cmH2O,将氧气浓度控制在35%左右,潮气量控制在8~10 mL/kg,血氧饱和度大于90%,氧分压大于8 kPa。正压通气的时间需要维持在3~6 h/次,患者病情有所改善后,需要对参数进行向下调节。

1.5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2 h的动脉血气变化分析进行观察,包括pH值、SaO2、PaO2以及PaCO2。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1.7 临床评价

此次临床研究的临床效果主要根据以下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神志状态正常,呼吸频率、心率、PaO2以及PaCO2等均恢复正常;

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患者神志状态得到改善,呼吸频率、心率、PaO2以及PaCO2等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没有发生变化,患者神志状态没有改善,呼吸频率、心率、PaO2以及PaCO2等均没有发生变化;或者患者的病情加重。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3 讨论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而言,在临床上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有效治疗,并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对于传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治疗上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在技术操作上,难度相对较大,复杂性强,给患者精神上造成巨大的痛苦,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经济费用也较高。而对于无创呼吸机而言,在使用上具有操作简单以及痛苦少等优点,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相比传统治疗方法,其能够有效对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进行改善,从而使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其中双水平正压通气的高压能够对患者的气道进行扩张,低压则能够对氧合功能进行改善[3]。在此次临床研究中,实验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见无创呼吸机在COPD合并II型呼吸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4]。

[参考文献]

[1] 石喆,梁新英,陈中红.舒利迭吸入剂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8):51-52.

[2] 张鸿秋.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3(9):310-311.

[3] 宁康,董延春,王英田,等.AECOPD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转换时机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3(6):253-254.

[4] 苏俊权.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2(13):231-233.

(收稿日期:2013-11-16)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