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2014-11-12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20期
关键词: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

(吉林市公路管理处,吉林 吉林 132016)

试论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赵宏彦

(吉林市公路管理处,吉林 吉林 132016)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公路管理也逐渐引入数字化管理这一先进理念,利用信息化数据库完善和管理公路档案,为公路信息全面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意义。本文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着手,结合公路档案管理的特点,观察和分析其现状,针对其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较为简略的建议和意见。

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措施

一﹑基本概念及特点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概念

档案,是对企业﹑组织﹑机关甚至是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历史记录,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记录和传递,是一种信息承载的形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持续完善,数字信息化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行业,大数据时代正悄然来临。而档案管理工作也积极顺应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在档案记录与管理保存中,档案管理机构利用科学原理及灵活的运用方法,将传统意义上的纸介质的相关档案建立可信的数据信息,为档案管理提供更好的载体和服务。

(二)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特点

1档案资料繁琐,管理难度大。我国的公路发展历史久远,全国各地公路交通网也十分复杂。由于一条交通要道的修建,所要投资和进行的工程量耗大,特别是西南山区等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区域,其耗费的工程量是十分巨大的,这就造成了图纸﹑概算工程﹑预决算编制等纸质资料繁琐,使得档案管理难度加大,且十分容易出错。

2操作方式仍主要为手工,档案管理效率较低。由于中国地缘辽阔,使得每一公路线路延伸长,点多却十分分散,再加上其人员的流动性强等特点,使得公路档案管理的效率较低,广大用户在查询相关信息时,数据的传输时效性亦较差,甚至很多地区查询资料仍然需要到档案保管室里借阅,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和诸多不便。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管理尚未标准化,缺乏规范性

公路档案管理起步晚,缺乏基础业务办理的相关经验,而管理制度也尚未形成一定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管理混乱。这使得大部分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利用数据信息时质量不过硬,很多数据的引用和建立出现错误或者是明显漏洞。由于缺乏规范性管理,也使得各个时期和各个类型的公路档案信息之间兼容性差,在某些关键点上无法衔接与统一,造成重要资料以及关键数据的缺损与流失,这将是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管理缺乏系统的数据库信息

所谓数据化信息,其要求的就是对网络数据的搜集﹑整理与运用的一体化和效率化。从目前我国公路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信息传递不及时,共享仍存在一定难度,其很大原因在于将纸质信息转化成数字化信息的能力不足,造成数据库信息的缺乏。当用户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检索时,由于缺乏系统的数据,常常是找不到相应的信息,或者获得相应的信息已超过时效,这些都是很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一部分原因源于硬件设施跟不上,数据存储不及时,但更多的是对数据的搜集﹑整理以及转化能力差,无法更新和完善档案数据。

(三)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工作人员对数据的转化和掌握要求较高,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足够的知识层面才能胜任。而公路档案管理多年以来,一直存在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工作岗位不固定等特点,这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大多数员工缺乏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对数据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和具体操作流程不熟悉,从而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库长期得不到更新,造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成效不显著。而少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突出,缺乏服务意识,主观能动性不强,没有创新精神,使得档案管理信息化硬件等资源被浪费,制约着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最根本的措施是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找到“病根子”。严格的管理制度是规范管理行为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迫在眉睫。例如,在进行资料交接和保管过程中,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保证人人岗责在身,营造人人守岗﹑人人在岗的工作氛围,防止关键资料和数据上掉链子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更倾向于对执行能力的考核,各公路档案管理机构,应该加强自身管理执行能力建设,切忌有制无度,造成“空谈主义”,使得严格的制度变成一纸废文。只有让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才能让工作人员甩开膀子开干,才能调动管理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主观上加强自身的创造思维,为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贡献出力量。

(二)加强数据库建设的硬件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数据化时代,要求的是网络数据的精确性及快速传递性,这一特性就对进行数据处理及数据搜索的硬件系统有着很高的要求。加强数据库的网络信息建设,淘汰落后的计算机设施,积极营造良好的应用系统环境,增强数据的精确性及传递性,积极实现数据共享。

(三)加强公路服务意识,引进和聘用专业技术人才

公路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因此注重引进专业人才,培养综合素质强的技术员工,是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各级公路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落实薪酬制度,首先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才能放心踏实的提升自身素质,积极投入到建设中去。对于各级管理层来说,要扭转传统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加强员工的公路服务意识,组织和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讲座,让员工从开始熟悉业务流程开始到积极创造新思路为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公路建设和保养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在顺应市场经济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从根本出发,在制度和人才引进上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从而保证管理效率。

[1]徐峰.推进公路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J].科技资讯,2009(34) .

[2]刘文波.如何加快公路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8).

[3]吴芝芬.网络环境下公路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设想[J].科技创新导报,2009(14).

[4]王一波.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初探[J].网络财富,2009(01).

[5]程学敏.刍议公路档案的信息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3(07).

G270

A

猜你喜欢

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信息化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