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夯实语文实践

2014-11-11倪红琴张爱琴

关键词:夹竹桃缺水言语

倪红琴+张爱琴

摘要:本文从增加思维含量,唤醒主体意识;联系文体特点,促进理解感悟;揣摩语言特色,增长言语智慧三个方面阐述了在阅读教学中夯实语文实践的探索和启示。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92-1

2011年版语文课程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如何站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制高点上,在阅读教学中扎实开展语文实践,优化阅读效果,增强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谨以此文作粗浅思辨和梳理,以求教于方家。

一、增加思维含量,唤醒主体意识

【课堂观察】 《螳螂捕蝉》

如果按照课文的记叙顺序,围绕“侍奉吴王的少年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引出了什么道理?”等问题展开教学,学生则只要找到课文的相关内容就能较为轻松顺利地将课文学完。而这样的教学往往是浮于表面,肤浅有余思辨不足,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如果教师经常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还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消磨语文实践的热情。

因此,不妨换了一种思路设计问题:“少年成功劝服吴王取决于哪9个因素?”学生一看到9个因素,探究的兴趣立马飙升,纷纷开始钻研文本,并适当标注。提出9个因素,一方面是极言因素之多,唤醒学生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归类,所以大可不必拘泥于几个因素,重点是要训练学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当教师叫停学生自学探究时,教室里发出了“再等一下!”的呼声,大有找不齐全不罢休的探究激情。交流阶段,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汇报学习思考的成果,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对“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因素都有了通盘考虑,对“做样子”、“摆噱头”、“卖关子”等劝说技巧也有了个性化的解读。最终凝聚全班智慧,总结出9个因素。至此,学生真切地领会了少年智劝、巧劝的艺术。这个教学过程避免了照本宣科的低层次重复,打开学生的思路,突破了接受、记忆的框架,让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训练,是一段高质量的语文实践之旅。

启示: 引导学生开展自觉的语文实践,重在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广泛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重在学生能把感知的文本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认识,独立思考,发表主见。

二、联系文体特点,促进理解感悟

【课堂观察】 《夹竹桃》

学习课文中直接描写夹竹桃韧性的那段文字, 最难的是理解“韧性”。韧性的字面意思是柔软而结实,不易折断。文中又有怎样的内涵呢?这就既须感知夹竹桃的形象,更需领悟夹竹桃的精神。因此,绝不能把夹竹桃仅仅当作花来教,而要看到“花”隐喻的“人”,需要逐词逐句地品读,感悟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知晓了散文“借物喻人”、“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点,由此生发的理解也是灵动而智慧的。如果再联系季老写作此文的背景,联系季老的一生,则对文本的阅读建构会更丰实,更深厚。由此看来,教学触及课文核心内容的关键词句时,不可照搬词条,浅尝辄止。而要联系语境,联系文体特点,甚至联系作者生平,联系写作背景,形象地感知外在意象,深入地品味内在意蕴。

启示: 引导学生开展深度的语文实践,重在潜心会文,虚心涵泳;重在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重在明内涵、悟情思,促成开放而灵动的理解感悟,获得审美体验,使文学修养得以潜滋暗长。

三、揣摩语言特色,增长言语智慧

【课堂观察】 《水》

课文是这样描述“我”出生的地方缺水的:“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面对这样看似浅显的语段,有的老师这样组织教学:1.自读,把握主要意思:这个地方缺水。2.出示图片:直观了解缺水的地方人们取水的情景。3.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的实际,在对比中加深对缺水的感悟。4.有感情的朗读。这样的教学,关注了文本内容,关注文本的内涵,学生确实能感悟“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但缺少对言语特色、表达技巧的关注,对文本言语智慧的品读赏析还欠火候。

如何改进呢?首先可以引入一段意思相仿的文字,引导学生与原文比较品评:“记得那时候我们村子里的人很多,吃水要到一个很远又很小的泉眼去挑,挑水的队伍很长,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挑到一点水。”一对照,学生自然将目光聚焦到几个数据上,体会到了文本的秘妙。“一个村子”中“一”是全,整个的意思,暗含人多,“十公里之外”说明路远,“一处很小的泉眼”极言缺水,“一个小时”意即等待时间之长,“一担”体现了水量的少。正因为这样的词句,文本才达到了准确妥帖的表达效果。一个“一”字时而蕴藏多的意思,时而表达少的含义,虽普通但含义多样。通过逐个品味,学生对缺水的感悟更加细腻深刻,对言语特色更加敏感,也深深感佩作者马朝虎的语言表达是那么清楚、准确、简练,形象,真正做到了言简意赅、意蕴深长。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朗读感悟,才货真价实地做到了文意兼得。真真切切感悟了语言的内涵,体会了语言的精妙,领悟了表达的效果,增长了言语的智慧。

启示: 引导学生开展高品质的语文实践,重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差别,积淀语感经验;重在揣摩文本的特色,领略表达技巧;重在唤醒言语灵性,增长言语智慧,提升言语能力。

学语文就像在孩子的大脑中种一棵汉语树,树根是学生扎扎实实的语文实践。只有根扎得越深、长得越密,吸收的养分越多,这棵树结出的“听说读写”的果实才越甜美。endprint

猜你喜欢

夹竹桃缺水言语
女孩嘴含夹竹桃拍照后中毒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夹竹桃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夹竹桃
齐刘海
城市
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