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教育——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2014-11-11孙洪然

孙洪然

摘要:针对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去爱人的现象,本文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巧妙设计教学结构等方面让孩子体验“爱心行动”。

关键词:爱心培养;爱心行动;品德回归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12-1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课程一年级下册中第三单元“爱心行动”的首篇课文《关心老人》集中体现了爱心的培养,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贯穿于人的整个发展进程之中。针对现在的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享尽了家人、社会的关爱,只知受人爱,不知去爱人的现象,教材安排了“关心老人”等四个主题活动,构成“爱心行动”的教育平台,旨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

由此可见,教学《关心老人》一课,应着重于情感与态度及行为习惯教学目标的实施,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一系列常用的、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去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本课的教学当中来,实现“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目标。教学中做到:

一、开放课堂教学进程,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努力实践“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

1.捕捉“生活现象”,感悟“关心老人”道理。

教学中,执教者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捕捉与教学目标有关的“生活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作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道德知识的亲近感,从而使学生明白书上的道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书中的道理并不大,我们完全能做到。

如:课前准备安排学生采访身边熟悉的人如家中的爷爷、奶奶,因为来自家庭内爷爷、奶奶操持家务的实例,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对爷爷、奶奶的亲近感和关心爷爷、奶奶的感情。

2.创设“生活情境”,体验“关心老人”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为达到既定的目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学本节课中可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以景生情,以情促行。

如:事先录制学生在家吃饭时关心老人的情景和细节于课堂内播放,教师可提示:这时爷爷、奶奶会怎么想?爸爸妈妈会怎么说?引发学生思考与感悟,激发学生关心老人的情感,体验一种关心他人的情感和快乐。

3.走进“生活天地”,指导学生践行“关心老人”的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社会实践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和再现创造性地做才可能是最有效的。教学中可通过再现放学时爷爷、奶奶拿书包的一些情景,带领孩子们走进“生活天地”,让学生主动去辨析自己的行为,将本节课中应掌握的道德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消化、理解、提高,纠正自己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关心老人”的品德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教者应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课前调查,可让学生在家长帮助下,在家庭生活中了解身边的老人,启动“爱心行动”。通过自己的调查,引发学生主动产生“关心谁?”和“为什么关心?”这两个问题。

课堂内,教者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亲人在家的生活情景,再现学生长辈料理小朋友课间生活的场景,使学生有感而发,引发他们对老人的崇敬、感激之情。此外,再现一些放学情景,促使学生主动去找出现实生活中自身的不足,完成明理导行的教学任务。

三、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关系是本次课改的首要任务。教学中,执教者采取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由一名高高在上的指导者,变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主动加入学生中间,与学生零距离平等对话,把自己的想法、经验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感到新鲜、亲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监督、控制学生活动的人,而是学生可信赖的、有感情的支持者、指导者;不再是代表正确答案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合作探究的同伴。如:让学生听《会生娃娃的热水袋》的故事后,可让学生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表意见,自己去阐述理由,自己去得出结论。

四、教学结构设计要巧妙,处理教材要独具匠心

“用教材教”是本次课改区别于传统教学中“教教材”而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执教者大胆对教材进行处理,调整教材中有关内容出现的顺序,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大胆的教材与生活素材的重组,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例如在“怎样关心老人?”这一教学环节,教者可从“教材本身的素材”、“小朋友的行为”、“教师本人的行为”及“还可以怎样做?”四个层次去体现指导孩子“怎样关心老人?”这一教学过程的处理,内容上既贴近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再如:理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时,可以联系语文学科中学过的《奶奶的白发》,引导学生去感悟其内涵。

综上所述,在《关心老人》一课的教学中要想实现“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就应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心理需求,把家庭生活引进课堂,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形成体验“关心老人”的情感和需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