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4-11-11范红征
范红征
摘要 数控技术的人才培养要根据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发生转变,高职院校调整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这种变化。在数控技术跨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实现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数控技术 跨专业 网络课程 课内外学习
一、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数控技术是制造业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苏州是国内机械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其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以数控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为主线,以模具制造技术为手段的特点。苏州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使得具有跨专业知识结构的数控人才日益紧缺,也使得人才培养从数控技术单一专业转为数控技术跨专业培养。数控技术跨专业培养是在三个专业中,由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在系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有选择地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或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知识,完成课程实训,成为掌握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满足现代制造业需求的学生。三个专业中,数控专业是核心,另两个专业是支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基于实训资源,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工厂”模式。数控技术跨专业学制三年,目标是培养专科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要在有限的学年内,使学生获得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达到知识收益最大,就要求我院在原有的培养模式基础上,找到行之有效的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是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具有动态、开放、互动、虚拟等特点,而网络环境下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资源,可以适应数控技术跨专业人才知识建立与能力训练的要求,从而构建出满足数控技术跨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数控技术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网络课程和信息技术,从课程建设、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和功能开发四个方面展开。1.课程建设数控专业群中课程按课程作用不同分为专业入门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核心类,入门类课程包括机械钳工、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多门课程,基础类课程说明公差配合、机制工艺、计算机绘图等专业基础内容,这些课程是数控专业群中共有课程,不同的岗位技能要求,区分出不同专业的核心课程。跨专业的课程是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增加模具设计与制造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制定更新的教学计划。学生依照数控跨专业教学计划按学年完成本专业及所选专业课程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数控专业核心技能的同时,也拥有所选专业的岗位技能。因此,数控技术跨专业学生既要完成本专业的课程学习,又要完成所选专业的相应课程及课时数,课程学时必须延伸到课外,采用灵活时间和方式学习。而网络学习不受时空限制,为此这三类课程需开发为网络课程以适应跨专业的人才培养。网络课程包括基础知识、培训考工和案例讲解的内容。基础知识说明本课程的知识点,以实用、够用原则满足高职学生需要,以视频动画、图形图像的网页表现形式展现,使数控专业群学生学习非本专业课程也能易学易懂,增加学习兴趣。高职学生是应用型人才,强调技能。培训考工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相近专业考工考证知识,参加实训和技能考试,合格获得证书,提升第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案例讲解,最具价值,内容是工业案例或综合案例,来源于教师在教学工厂与企业设计、加工的产品,具有工业背景,是多课程、跨专业的知识应用。2.教师讲授可以是本专业课程,也可以是网络课程。在本专业的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入的教学方法,分析单元案例、导入项目实例、逐步深入到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果——工业案例或综合案例,从综合案例出发有效引导学生探究跨专业其它课程知识。网络课程中,教师提供授课视频,讲授时间灵活,与专业群学生在线讨论,协同编辑网页,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时或离线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构建学生本课程及跨专业的知识结构。3.学习方式在网络资源的支撑下,有课内学习方式和课外学习方式。在课内方式中,学生学习概念、原理等陈述性知识和实践操作等过程性知识,获得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外教育中,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在课后学习,可以在寒暑假期学习,可以在实习定岗期间学习,接受教师指导,完成网络资源中本课程及跨专业课程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课堂中学会的项目实例和工业案例进行扩展,在课后不同专业学生团结协作完成扩展项目,取得课外学习举一反三的效果。4.功能开发数控人才跨专业的培养模式是基于网络资源,培养模式中的课程建设是基础,教师讲授是主导,学生学习是关键。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开发功能模块保障数控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使用编程软件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开发的功能是课外学习记录汇总功能和网络考试功能。记录汇总功能将存储学生在网络课程中资源访问时间、地点、活动及作业提交、习题完成情况,定期汇总督促学生的课后学习,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自觉性。学生在本专业的学习需要参加学期末考试,取得成绩。网络考试功能实现数控专业群学生参加第二专业的在线测评,从学生以往的作业习题数据库中随机取题组卷,学生的考试结果及成绩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查阅评价。数控技术学生按照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习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网络资源中学习所选专业的课程知识,教师通过工业案例引导学生课外的探究式学习,开发的网络资源访问汇总功能和网络考试功能保障课外学习有效运行。
二、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数控技术跨专业网络课程,在资源建设上,体现跨专业的课程知识;在功能开发上,体现学习过程的跟踪、记录;在本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体现概念原理、实践操作、项目导入、教学工厂和工业案例;在课外方式中,学生学习体现跨专业的有效网络学习,学生课后合作完成项目制作。这些都对网络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很高要求,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先要把各课程内容、单元案例、项目实例和工业案例以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制作出来,二是开发后台数据库支撑这些信息链接到网络页面,开发制作的页面在IIS和Apache中解析发布。1.素材资源的制作多媒体素材中,文本编辑简单易得,数控技术各课程已有大量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教学。主流设计软件UG NX6、Pro/E Wildfire、SolidWorks、AutoCAD制作二、三维图形。视频动画形式,信息量大,学生易学,教师的授课录像和零件的加工过程摄制为视频素材,IPA(Interactive Product Animation)、Flash软件制作动画文件,如图1所示,数控车削课程的指令加工就制作成了网络页面上的动画。
2.网络页面的平台学院电子化学习中心是基于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平台,编辑HTML和纯文本格式网页,从上传文件中选择图像,在内嵌流媒体播放器中演示视频和动画。Moodle是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语言编写的开放源代码软件,Web页面存储在数据库MySQL中,分析、更新、创建Moodle后台数据库中的表,将数控专业群课程中项目实例及工业案例信息、学生信息、主客观试题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在图2中是数控技术专业在Moodle平台建设的课程。
三、结语综上,网络资源支持下的人才培养,教师的教不再局限于课堂有限的时间、空间,课后利用遍及校园内外的各类网络及其丰富多样的网上资源还可继续引导、指导学生,从而延伸课堂空间,延展课程学时;学生的学不再是传统课堂单向传导被动式的过程,而是学习者本人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利用网络及环境提供的各类资源自主地进行学习、评价、重组、探索、实践和发现,以获得相关课程知识,奠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的过程。这种模式基础上的教与学,使教学过程变成了基于教师督促、引导、帮助基础上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寻求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其灵活自主、统筹规划的特征,使学习者能够在有限学年内完成跨专业课程的学习,实现数控技术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