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府地区的银贱钱荒(1851—1852)
2014-11-11谭玉龙
[摘 要]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大量军费涌入桂林府地区,严重破坏了银钱比例,使得“银贵钱贱”的趋势突变为“银贱钱荒”,这一变化导致了桂林府地区物价突涨。
[关键词]桂林府;银贱钱荒
“银贵钱贱”是19世纪后半期广西主要趋势,但在1851-1852年间,广西桂林府极其周边地区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银贱钱荒”的特殊时期。笔者拟将以此为契机对其进行分析,以祈方家教示。
一、银贱钱荒的背景
桂林府地区之所以出现银贱钱荒主要是受到了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太平军自1851年1月1日金田起义始至1852年6月破全州,转战湖南,在广西历时一年半有余。在此期间,因为战争大量的军费骤然间涌入了广西。笔者据《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和《文宗显皇帝实录》中所载1851年1月至1852年6月间中央政府及各省解往广西的军费约有1002.41万两白银。对此咸丰皇帝也曾抱怨道:“该省两次由户部拨饷一百八十万,昨日又特拨内帑一百万,是添兵增饷,不为不多。”(1)据王庆云记载,道光三十年至咸丰二年(1850—1852年)间,各省例外用款总计银2258万余两,其中有1808万两用于军需开支,其中大部分是用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了。(2)咸丰三年(1853)户部奏道:“自广西用兵以来,奏拨军饷及各省截留筹解,已至二千九百六十三万余两。”(3)因此,上述所统计的1002.41万两军费应该是一个比较符合事实的数据。换言之,一千多万两白银在这一时期内相当大的一部分骤然间汇聚于广西,这在广西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又岂能不掀起一些波浪呢?
二、银贱钱荒的实况
“1002.41万两”这一个数据究竟是怎么一个概念呢?它相当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广西全省财政818035两白银(4)的12.25倍,光绪中期广西全省财政130万两白银(5)的7.7倍,而这些军费最终大多流入了战区及其周边地区,其结果是战区银钱比例发生变化。对此咸丰元年(1851)十一月二十六日户部上奏:“广西军用浩繁,银贱钱贵,靡费愈多,湖南、广东、云贵皆与该省接壤,应由各邻省附近府分筹钱文至粤,以平市价而裕军饷……并谕赛尚阿、邹鸣鹤悉心筹划……”(6)因为军费的大量涌入使得白银贬值,制钱不足,而消费的军费则更多的情况出现。对于上述情况,朝廷虽要求邻省接壤各府分筹制钱,并要求赛尚阿、邹鸣鹤悉心筹划,希望能保障白银的价值,却仍无法解决,因此朝廷不得不“谕商民,分别洒带领运,以平钱价……”(7)这一情况反映了巨额军费涌入使得这一时段内广西地区的白银发生了严重的贬值,出现了“银贱钱荒”的现象。那么“银贱钱荒”的局面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三、银贱钱荒对物价的影响
巨额军费的涌入使得桂林府地区白银贬值物价上涨,对此从上文谈到的户部上奏的情况中我们已能发现物价的上涨。而在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中,银钱比例发生变化最主要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农业的影响,即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我们以此间桂林府的米价为例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上表的观察,如果以1850年的购买指数为1,则1851年为0.985,1852年为0.886,很显然白银的购买力下降了,到1853年才恢复。即意味着1851至1853年间米价出现了波动。其中1851-1852年米价每石约上涨了0.15两,至1853年才回落。通过上述分析,充分说明了“银贵钱贱”使得白银购买力下降,促使了以桂林府米谷为代表的物价上涨。米谷价格上涨出现了大批饥民。以致战争中,饥民蚁附。⑨战争的规模也就相应的扩大,给社会带来了更严重的灾难。
通过上述分析,因为战争,军费骤然间涌入广西桂林府及其周边地区,导致了该区域的银钱比例骤变,出现了有别于“银贵钱贱”主体趋势的“银贱钱荒”这一特殊现象,但它所带来的是物价高涨饥民涌现,并非“银贵钱贱”这一趋势的好转,是战争造成的一种经济灾难,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道光朝上谕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清朝实录馆.《文宗显皇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6]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杨占坡.清代广西财政存留制度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8]赖莉云.晚清广西的自然灾害及赈灾政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9]范琼: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财政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0,3.
[10]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大事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注释:
(1)清朝实录馆:《文宗显皇帝实录》,卷31,页9.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范琼: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财政的影响,经营管理者,2010,3.
(3)清朝实录馆:《文宗显皇帝实录》,卷97,页32.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大事记》,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86页.
(5)杨占坡:《清代广西财政存留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6)清朝实录馆:《文宗显皇帝实录》,卷48,页18.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清朝实录馆:《文宗显皇帝实录》,卷51,页9.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8)数据来源于《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经计算而得
(9)赖莉云:《晚清广西的自然灾害及赈灾政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
作者简介:谭玉龙,男,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