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历史热背景下的公共史学初探
2014-11-11冯清华
冯清华
[摘 要]当前中国社会兴起了历史热,公众对于史学知识需求加大,作为传统的史学普及化的承担者,通俗史学有着许多弊端。在此情况下,借鉴美国公共史学运动的经验,一些学者提出了公共史学概念,力图在历史热的背景下,提倡公共史学,促进史学的普及化。由于通俗史学的弊端,未来通俗史学必然会被公共史学“兼并”,成为公共史学中的一部分。当然,公共史学在美国发展完善,但在中国刚刚起步,还不完善,但未来史学普及化的趋势是向公共史学转变。未来史学普及化的承担者将从传统的通俗史学转向公共史学。
[关键词]历史热;通俗史学;公共史学
近年来,中国社会兴起了通俗史学热,借助于现代传媒,易中天、当年明月、王立群、阎崇年等人为世人所熟知,三国风云人物、明朝的那些事情等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与此同时,各种历史电视剧充斥荧屏,为人们所喜爱;各种历史读物遍布大小书店。历史热的兴起推动了通俗史学的再次繁荣。借助于网络,通俗史学发展迅速,呈现“作者多、作品多、读者多”的繁荣景观,网上的历史小说动辄上亿万的点击量,线下书籍也是成千上万的售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业史学家辛辛苦苦书写的历史作品除了专业人士之外,普通大众并不关注,而随着社会商业经济的发展,历史毕业生的就业也变得艰难起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史学热的兴起,整个社会对历史的兴趣大增,另一方面是历史毕业生就业领域狭窄,而历史学者的著作甚少人问津。面对这些情况,一些学者借助美国“Public History”发展的经验,近期在中国提出“公共史学”概念,如王希发表在《历史研究》2010年第三期的文章《谁拥有历史——美国公共史学的起源、发展与挑战》以及陈新、钱茂伟等学者发表一系列的文章探讨公共史学的理论、定义、范围和方法等。可以预见,由于传统的通俗史学的缺陷以及新媒体的发展,未来史学普及化的趋势是从通俗史学向公共史学转变。
一、历史热背景下的通俗史学
中国自古便重视史学的教化功能,强调史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因此中国史学普及化的历史久远,早在秦汉时期便有史学普及的雏形。其后由于政治文化需要,通俗史学在民间一直是方兴未艾。至宋时开始出现了商业讲史,出现了在专门的场所向人群讲述通俗历史,以收取费用的职业讲史人,虽然这本质上可归于一种娱乐事项,但可窥见通俗史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后,类似于这种讲史形式的娱乐活动在宋之后的各个朝代都有存在,成为中国史学普及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
通俗史学的历史悠久,但其定义却尚无定论,其概念提出于20世纪世纪80年代,通俗史学的名称源自于专业的历史学家的判断,凡是不属于专业历史学家的史学作品都可归入通俗史学的阵营。通俗史学的写作者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的训练,多数是凭着对历史的兴趣来写作历史,以市场为导向,对历史的写作不是基于历史材料来获取历史事实而是基于市场需求和民众的兴趣来编造事实。通俗史学作品的侧重点往往是历史的真相与细节,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娱乐性,对史学的客观性、中立性基本不重视。
在当今通俗史学著作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职业历史学家的或与历史领域相关的学者所写的通俗史学著作,其作品依然坚持着历史学家的求真性和客观性,在基本尊重历史事实的同时,更加注重趣味性。如阎崇年先生的作品、纪连海先生的作品等;第二类是由非历史学家但对历史学非常了解的历史爱好者所书写的通俗史学作品,如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在照顾了作品的趣味性、语言的幽默性的同时兼顾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第三类则完全是在编造历史,以市场为导向、以普通群众的兴趣为写作指引,对历史进行改编、创造,迎合普通群众的猎奇心理,挂着历史作品的名义,却严重违背了史学写作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对普通社会群体的历史观念有着严重的误导作用,如雾满拦江的《唐朝绝对很邪乎》等。第三类史学通俗作品由于迎合了普通人的娱乐心理,所以影响面较大,借助于网络,这些写手们往往能够在短短一年或这几个月写出数部作品来,而专业史学家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写出一部作品,可想而知第三类通俗史学作品的质量如何。
有学者指出20世纪百年以来,中国出现三次历史普及热潮,第一次是民国时期,“新史学”与白话史学的兴起出现了大批优秀的通俗史学读物,第二次是建国后至文革前,以吴晗为代表的历史学家编写了众多普及历史知识的小册子,这一时期史学学术界称之为“十七年史学”,对于其评价依然存在争论,第三次则是20世纪以来。和前两次不同的是,第三次浪潮借助于卫星电视、互联网、博客、中文网站等新媒体,传播更加广泛,受众面更广,当然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更大。为何会出现这股日益高涨的历史热潮?其原因可以从中西两个方向得到说明。其一,二战以后,西方各主要国家都分别步入了“丰裕社会”,尽管不时地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总趋势没有改变。在此背景下,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研习历史,过去是有闲阶级的奢侈品,现在通过大众教育,普通人也能享受。过去年轻人上大学选专业主要是根据谋生的需要,而今在谋生之外,兴趣也成为考虑的因素。事实上,在推动战后西方历史教学扩张的两个主要因素——政府投入和学生需求中,后者是更主要的。其二,新中国成立之后60年的建设,我国高校的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迄止2008年,全国已有212所高校开设了历史学本科专业。历史学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普遍开设的高等教育科目,相应的高中、初中历史教育也非常完善,这些都促进了历史知识的普及和人们对于历史知识的消费。其三,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的个性化得到极大的张扬,与此相应的阅读个性化、多样化随之出现,加上国家对于文化事业的大力扶持,文化市场非常繁荣,各种图书出版物种类繁多,雅俗共赏,而历史类读物因其内容的“真实性”得到众多群众的喜爱,推动历史热潮的发展。
在这个历史热背景下,公共史学的出现有了必然性。首先,目前市面上的通俗历史读物由于作者良莠不齐,作品质量便难免参差不齐,许多作者写手打着“真实”的噱头来吸引群众,然而其内容却是胡编乱造,对历史人物任意评价,对历史事实进行肆意篡改,对历史的细节,后宫的秘事大加描写,以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严重违背了历史的真实和客观性,对正确历史观的形成有着严重的误导作用。其次,近年来,随着政府的财政投入加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历史的兴趣日益增长,中国的教师教育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艾伦·布思说:“历史教师今天被要求在有许多事情要做的情况下,设计出给比从前人数更多、更多样的学生传授高质量知识的课程和教学方案。”在当今社会形势下,人们对历史教师的要求增大,但是高校依然遵循传统的培训模式,注重对学生的传统学术训练,忽视对于学生其它技能的训练,使得学生所接受的培训技能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正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历史意识的增强和高校历史教学的问题(曲高和寡,难以满足大众需求以及师资补充不及时造成的空档),,这个空档需要社会来填补,来提供雅俗共赏的讲史形式。再次,当前科技进步飞速,历史阅读已经由读书时代进入读图时代;由纸质化,长篇化进入电子化、短小化;由眼睛看的被动时代进入听、看、评的互动的时代。于是,内容枯燥、文字晦涩的史书不被人所喜爱,人们关注的对象由宏大叙事、探寻规律转向生活化、趣味化。在此情况下,传统的通俗史学读物以及传统的史学培训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在此情况下,一种有别于传统史学的新的史学培训方法、史学普及化的理念、史学应用化的方式急需提出。于是,一些专业史学工作者借鉴美国“Public History”,提出了公共史学概念。
二、美国公共史学发展历程与兴起原因
什么是公共史学?公共史学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凯利(Robert Kelley)提出:“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公共史学指的是历史学家的就业(方式)和在学术体制外——如在政府部门、私有企业、媒体、地方历史协会和博物馆,甚至于在其他私有领域中——(所使用的)史学方法。公共历史学家无时不在工作,他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特长而成为“公共进程”(publicprocess)的一部分。当某个问题需要解决,一项政策需要制定,以及资源的使用或行动的方向需要更有效的规划时,历史学家会应召而来,这就是公共历史学家。”据美国公共历史学学会2007年新提出的概念来看:“公共历史是一场运动,一种方法论,一种途径,它可以促进历史领域的合作和实践;从事公共历史的研究者承担着一种使命,既使他们的专业见解有益于公众。”由此可见,公共史学区别于传统史学根本在于公共史学有自己的方法论,公共史学的目的是促进历史领域的合作和实践,使得历史知识有益于公众。
美国的公共史学运动(Public History Movement)起源于20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美国史学遭遇了一场“史学危机”,传统史学博士培养过多,许多史学博士完成学业后,无法在高校或研究机构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职位,被迫离开学术圈,“这个职业已经忘记了自己专业源于历史社会,博物馆、档案馆、和政府办公室。”因此他们求职的方向不在这个,同时也因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史传统史学的训练,其职业培养方向往往与其工作的要求存在极大差距,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根据1977年美国历史学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当年的毕业生中仅有52%的人获得适合自己工作的职位。为此,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历史系教授,后来被誉为公共史学的创始人之一的罗伯特·凯利与他的同事,提出了公共史学的概念,借助洛克菲勒基金的资助,“于是,他们提出了公共史学这一史学项目,以保住研究生项目,使得历史系继续成为有思想有活力的地方,并拓展史学研究和史学教育的前景”通过这个试验项目,凯利和约翰逊提出了一些培养公共史学研究生的新方法,在1978年《公共历史学家》(The Public Historian)的创刊号上,凯利提出了“Public History”的概念,并对其作了定义。其后随着运动的深入,公共史学作为史学的一个分支开始独立发展,不再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临时性措施。1980年5月全国公共史学委员会(NCPH)成立,自此公共历史学家有了专业学术团体。1981-1985美国公共史学委员会发布《教授公共史学》(Teaching Public History)季刊出版。1986年NCPH发布了《美国公共史学教育指南》(Public History Educationin America:AGuide)报告。至2010年开设公共史学专业硕士生项目的高校近90所,至少七个大学开设博士学位项目。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公共史学凭借其对公众的内在关怀和贴近日常生活的特点,逐渐成为了美国史学中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运动。时至今日,公共史学已经不仅仅在美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还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加拿大、英国、德国、中国等国公共史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今天公共史学在全世界数百个高等学校开设了史学课程,不仅仅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在澳大利亚、中国、德国、印度、爱尔兰、新西兰和英国。”
不可否认,公共史学运动在最初时候兴起的直接原因是解决历史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培养历史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拓展就业范围。但公共史学运动兴起的深层次原因与西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史学的再次转向有关。20世纪七十年代后现代史学兴起,叙事主义的复兴,西方历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历史学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出现了微观史学、口述史学等。而公共史学契合了后现代史学的理念,“它要让读者明白,人们在现实中是如何利用历史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的;人们可能通过什么样的历史写作或历史教育来改变历史,以此服务于我们所希望和追求的未来。”后现代史学的发展也使得公共史学在面对传统史学的时候有了理论思想的对抗的基础。在公共史学运动的带领下,历史学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历史学家可以在很多发挥作用,如“在政府机构帮助政府做出相关的政策分析和评估;研究企业的起源,进行商业政策的分析,书写企业成长的历史;开展口述历史的项目等;为电声、电影和印刷媒体的作品提供历史研究和历史知识指导;从事历史杂志和历史书籍的编辑与出版等;历史遗址保护;档案和历史资料管理;在大学讲授史学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培养人才等等”。后现代史学认为“不可避免的是,不同的道德标准和信念将借助各式各样的历史作品表现出来,这将是一场小写历史的盛宴,并且,许多小写的历史会有着大写的历史的理想,由此将历史学带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公共史学借助于后现代史学对于传统的现代史学的基本价值的瓦解,避免了被指责因为职业的原因,在历史研究过程中会因为客户的压力,社会的需求而难以坚定自己的立场。毕竟后现代史学认为历史学的客观性是无法达到的,每一个历史材料背后都隐藏着书写者的主观性。同时,美国文化中的实用主义精神,使得历史学家重视史学的功用性,避免了史学与大众的脱节这也是美国公共史学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公共史学在中国
公共史学在中国依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公共史学在中国的发展依然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具体的实际的公共史学的实践。早在80年代罗荣渠先生等学者曾对美国兴起的公共史学予以关注,目前国内有浙江大学陈新教授、宁波大学钱茂伟教授等人探讨“publichistory”的统一名称、定义范围等。其中陈新教授指出:“所谓公共史学,是指职业史学人士介入的,面向公众的历史文化产品的创造与传播。”这定义了公共史学的参与人、公共史学的范围。在今年,宁波大学举行了公共史学研讨会,展示了宁波大学搭建的中国公共史学网并且决定成立中国公共史学研究会。标示着中国公共史学的发展在步入正轨,而且也有很多高校看到了公共史学的优势,开设了公共史学的课程。“??据悉,为将公共历史逐步纳入传统学科体系,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于今年陆续建立了公共史学研究中心、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各高校历史专业都开始筹划创设公共史学专业硕士点。”
通过国外的发展经验和国内的发展状况来看,未来公共史学会兴起。与现今流行的通俗史学相比,公共史学在史学普及化方面具有极大优势。首先,公共史学由职业史学人士或者了解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史学爱好者介入,他们或接受过职业历史学的系统训练,或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历史学方法的训练,但掌握了职业历史学家具有的理论和方法,养成了一种面对事物的历史性思维。这些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思维的人在面对公众的历史热时,会不自觉的有意或无意的坚守一些历史的底线。其次,公共史学的兴起可解决通俗史学中的弊端,目前通俗史学多数内容庸俗、编造历史事实、史观扭曲,如侧重于宫斗秘史、后妃私事,为了吸引眼球,常常颠覆人们心中所固有形象,如李白是古惑仔、关公好色等等。而公共史学有了职业历史学家的介入,这些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最后,因为公共史学倡导大众参与历史,提倡人人都可以是历史学家,这可以提高公众参与历史的兴趣。
当然也有人质疑公共史学的客观性。有人争议,认为后现代史学认为史学的客观性无法达到,史学和文学本质上是是相通的,人人都可以参与史学创作,会使得历史学的科学性受到挑战,使史学陷入混乱。而公共史学的发展,提倡人人都是历史学家,会不会也会使得历史表现出现混乱状态,出现大批质量低下的作品。对此,王希教授指出说:“我觉得,比较理想的公共史学是这样一种史学:它不是一种完全屈从于官方意志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史学,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板着一副说教面孔的史学,也不是一种调侃式的“娱乐史学”,更不是一种牟利式的“消费史学”,它应该鼓励交流与互动,但又允许独立性的思考;它引发的历史感受与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但又能产生集体的共鸣;它并不毫无理由地排斥官方或个人叙事,但又始终保持一种批判精神;所以,一个优秀的公共史学家必须具备高超的专业素养和政治技能,他(她)需要与包括政府在内的公众社会进行协商和谈判,需要以有力和有效的方式将基于扎实研究之上的知识和见解补充到公共知识之中;他(她)需要带给公众富有启发性的思考,而不只是公众期望获得的答案。”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可看出公共史学的目标是宏大的,它提醒了以往被专业史学家忽视的领域,这不是脱离了理性范畴的运动,而是在理性的框架下结合了专业史学和普通史学的优点下的,面向公共、公众,也面向专业史学的一个运动。
诚然,公共史学在中国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学术定义、框架、理论基础等均需要完善,这需要更多的对公共史学感兴趣的学者、史学工作者来共同建构。当前,公共史学面临一大批问题,如没有一个专业学术团体,无群体认同感;没有一个专门的公共史学的学术杂志,同行之间交流困难;一些学院派史学家对于公共史学的质疑,认为公共史学家在职业压力下和公共需求下能否坚持自己独立的立场;各个高校公共史学课程缺失,公共史学人才没有培养体系,多数参与公共史学的都是凭借自己兴趣摸索前进等等。但公共史学作为一个连接史学与大众的桥梁,必将促进史学的广泛传播,在史学普及化中取代通俗史学,成为史学普及化的承担者。当然这不代表通俗史学的消失,作为一个涵义广阔,包含领域众多的公共史学,通俗史学只是被公共史学以一种兼并的形式纳入了公共史学体系中,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宁波大学教授钱茂伟认为,历史研究的队伍不需要太多,但历史书写队伍越庞大越好。历史专业的学生,要成为公共史学家还是成为专业史学家,可以凭借自己兴趣选择,成为公共史学家的条件要远远小于专业史学家,公共史学家不需要接受长达数十年的史学理论和技能的训练,成为公共史学家,促进史学知识与大众的接触和传播,成为史学普及化工作中的一员,未尝不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职业。
结语
进入新世纪,市场导向的商品经济覆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历史学在面对“市场导向”时出现了史学危机,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史学存在的价值和作用产生了怀疑。而高校在面对“史学危机”时候反应迟钝,知识结构与实际运用相脱节,教学实践与培养目标不一致,求职要求与所接受的教育不相符,这使得高校历史学专业出现招生和就业的两难困境。于是,不少高校采取限制招收的策略,减少或者不招历史学学生,人才的缺失又将“史学危机”进一步深化。所幸,自《百家讲坛》、《大国崛起》等一系列电视节目的走红,使得史学受到人们的追捧,然而我们发现参与这股历史热潮的多数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专业历史学家的集体性失语令人深思。一面是史学的热潮,历史学的魅力依然无穷,一面是专业历史学家的甚少参与,这给了公共史学发展的良机。未来公共史学必将在促进历史学毕业生的就业方面,史学的普及化方面做出更大贡献。诚然公共史学的兴起有很多现实的原因,但它却代表了一种史学内部对于自身反思,也是对传统的史学培养方法的反思,更是对传统史学的功能、方法、内涵的反思。公共史学将改变中国史学话语权体系,未来史学话语权将不仅仅掌握在专业历史学家手里,还有更多的非专业历史学家手里。如何在历史热背景下规范即将多元化的历史话语权体系,无论是对于公共史学家来说还是对于专业史学家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无论怎样,在历史热潮的背景下,中国公共史学将会迎来新的发展,中国史学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更加繁荣。
参考资料:
[1]王希《谁拥有历史——美国公共史学的起源、发展与挑战》《历史研究》[J]2010年第3期
[2]陈新《“公众史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框架》,《学术月刊》[J]2012年第2期
[3]黄红霞、陈新《后现代主义与公共史学的兴起》,《学术交流》[J]2007年第7期
[4]钱茂伟《公众史学的定义及学科框架》,《浙江学刊》[J]2014年第1期
[5]王记录《近十年通俗历史热探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2年1月第39卷第1期
[6]Robert Kelley,“Public History:Its Origins,Nature,andProspects,”Th ePublic Historian,vo1.1,no.1(Fall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