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扎鲁特旗大黑山人面岩画

2014-11-11闫洪森娜木罕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7期
关键词:岩画特征时代

闫洪森+娜木罕

[摘 要]黑山人面岩画遗址位于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查布嘎吐嘎查西南海拨300米高的大黑山山脉东端,该岩画1975年被发现。岩画主画像面朝南,采用阴刻手法刻在山顶的立石上,岩画为高130厘米,宽110厘米人头像。关于扎鲁特旗大黑山岩画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黑山岩画为辽代时期,代表人物为盖山林;另一种观点认为:大黑山岩画为鲜卑时期刻画的。代表人物为:郝维彬郭浩等。综合各种资料,我们认为大黑山人面岩画应为辽代更为可信。

[关键词]扎鲁特旗;岩画;特征;时代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位于美丽富饶的科尔沁草原北部,她北倚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南望古老东去的西辽河,东邻肥沃辽阔的松嫩平原,西眺巍巍的燕山山脉。这里地域开阔,水草丰美,远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纵横驰骋的历史大舞台。千百年来,钟灵毓秀,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

扎鲁特旗查布嘎吐苏木境内的大黑山山脉犹如一条巨龙,曲折蜿蜒、神态万千。风光旖旎的山脉东端山势尤为陡峭,壁立千仞,怪石嶙峋,海拔达300米。如果你攀岩而上,仰望山巅,一幅大大的人面岩画就会展现在你面前。人面像傲视前方,使人不敢逼视,顿生敬意,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人震撼。大黑山人面岩画遗址位于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查布嘎吐嘎查西南海拨300米高的大黑山山脉东端,该岩画1975年被发现。岩画主画像面朝南,采用阴刻手法刻在山顶的立石上,岩画为高130厘米,宽110厘米人头像,此人圆目似鹅卵石,无眉、三角鼻、倒八字胡、大嘴微张、尖下颏。主画像下方分布着五个大小不等的人面画像,主画像南侧也有七个大小不均的人面画像。这些人神态各异,有的凝思,有的顾盼。在岩画相对应的山下平坦处,有四处石头堆砌的直径12米的石圈,离石圈不远处,有辽墓20余座,辽墓的规格大小不等。

整个遗址以大人头像为中心,小人面画像石圈、远古祭祀遗址和辽墓成为遗址的组成部分。这样以大人头像为中心,由大小人面画像、石圈、星罗棋布的辽墓共同组成了一整个辽代古文化遗址。扎鲁特旗地处大兴安岭南端余脉,历史上属于辽代都城上京的管辖范围,这里层峦叠嶂,风光秀美,有很多契丹家族墓地在这一地域。

人面”岩画,顾名思义,是指磨(凿)刻在露天的山崖峭壁、巨石等岩面上,具有人面的基本特征的岩画类型。由于这类岩画类似于“人面”或“兽面”的图案,学者们更多的称作“人面像岩画”(1)。

关于扎鲁特旗大黑山岩画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黑山岩画为辽代时期,代表人物为盖山林;另一种观点认为:大黑山岩画为鲜卑时期刻画的。代表人物为:郝维彬郭浩等。

中国是世界上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内蒙古是中国岩画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早在公元五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最早发现了内蒙古岩画,他在《水经注》中写道:“河水自临河县东经阳山南。(汉书注日:‘阳山在河北,指此山也。)东流经石迹阜西。是阜破石之文,悉有鹿、马之迹,故纳斯称焉。”又说:“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条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地。”岩画制作的方法,有磨刻、敲凿、划刻、吹喷、涂绘等。岩画的技法,在岩画制作的早、晚也有所不同。早期岩画,由于作者对神和巫术宗教的笃信和崇敬,制作岩画被看作是极大的荣耀和神圣的义务,艺术家热情地工作,精心的凿刻,刻痕深且平滑,凿点均匀微密。后来由于人们对神的迷信程度的减弱,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从事创作了,凿刻的圆坑大而稀疏,凿点也时深时浅,有时甚至凿点落于形象之外。所以有的晚期岩画,信笔而作,形象粗劣。

内蒙古岩画的风格,既有实体造型艺术,又有意念造型艺术,究竟采用那一种风格,既与时间有关又与地域有关,即由时空而定。我们也可看到实体造型与意念造型这两种艺术并存的现象(2)。

郝维彬郭浩在《走进科尔沁草原》一书认为: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匈奴冒顿攻灭东胡,东胡人向北败退,越过西拉木伦河之后分成两支,一支逃向乌桓山,称之为乌桓人,另一支逃向鲜卑山,称之为鲜卑人。《后汉书》卷九十《鲜卑传》载:“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汉初亦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与乌桓相接(与汉朝之间被乌桓阻隔),未常通与中国(指中原)焉。”

继乌桓人南迁之后,鲜卑人成为活动在科尔沁草原上的主体民族。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匈奴袭破了东胡,东胡人向北败退,越过西拉木伦河之后分成两支,一支逃向科尔沁草原西北退保乌桓山,称之为乌桓人,另一支游牧于科尔沁草原的东北,称之为鲜卑人,《后汉书》卷九十《鲜卑传》载:“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汉初亦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与乌桓相接(与汉朝之间被乌桓阻隔),未常通与中国(指中原)焉。”(3)

据此说,鲜卑的族名是因这座鲜卑山而起的。实际上“鲜卑”一词作为族名,在东胡部落联盟时就已经存在了,鲜卑山也不只一处。鲜卑部原本就是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部族,只是当时没有记载罢了。而“鲜卑”一词作为词汇,出现的时间会更早,当时胡人用的皮带就叫“鲜卑郭落带”,带勾上有瑞兽,“东胡好服之”,东胡语“郭落”是兽的意思,“鲜卑”是“瑞祥”或“神”的意思。“鲜卑郭落带”就是“瑞兽带”或“神兽带”。

鲜卑人把他们所崇拜的山叫做“鲜卑山”,也就是“神山”或“祥瑞山”的意思。北方游牧民族普遍有祭祀山神的习俗,鲜卑族也是一样,他们认为山神可以保佑他们得到更多的猎物和牲畜,所以对山十分崇拜。他们每到一处,都有一座山被奉为神山,在扎鲁特旗查不嘎吐苏木大黑山上,绘有人面形岩画。这当是鲜卑人留下的岩画,这幅人面像就应该是鲜卑人敬奉的山神。所以大黑山也应该是一座鲜卑山。鲜卑人在东胡被打败之前也一定有他们的神山,并不是被东胡打败之后才有的鲜卑山。只不过因所处的地域改变后,所崇拜的鲜卑山也不同了而已。

鲜卑做为部族的名字,是因山而起的,他们认为自己的部族是山神赐予的,要靠山神的保佑才能生存。把自己的部族改成山名,是想让部族的人口与山同在,并在山神的保佑下神勇无比,不断成长壮大。

经考古调查发现,在人面岩石画之顶端,南向。还发现有摩崖刻石。摩崖刻石座落在大黑山腰,距山脚200米。大黑山一里许为一组较低的山峰,其间为东北一西南之通道。摩崖即在道北崖顶上。

摩崖刻石面积为:高0.82、宽0.64米,刻石上文下图阴刻在粗面赤褐色之岩石上,上方有契丹字母二,约同大,高24、宽14、下方高48、宽28厘米,鹰像刻画,鹰作蹲立欲飞之状,形像生动,刻文简练,粗犷有力。参照有关文献记载,刻石上方“币”形字与辽陵哀州契丹字(文母)表中左第十六行第六字相同(参见《考古》1973年5期308页)丹人行军作战有关,因此初步断定大黑山摩崖刻石为辽代所刻。(4)

1995年全国政协常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岩画委员会会员、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盖山林到扎鲁特旗考察研究查布嘎图大黑山人面岩画。查布嘎图大黑山人面岩画位于查布嘎图苏木查布嘎图嘎查西南3公里的大黑山东端,山高约海拔200米。岩画画面朝北,阴刻在山顶岩山石上。最大画像高1.3米,宽1.1米。大画像下方和周围分布着大小不等的人面画像,画像线条清晰,造诣极深。经盖山林考察认定,查布嘎图大黑山人面岩画属辽代早期画像,是已知“世界人面岩画之最”(5)。综合各种资料,我们认为大黑山人面岩画应为辽代更为可信。

大黑山人面岩画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作品,他们以蓝天草原为背景,高山巨石为载体,鬼斧神工,将人面形象刻于山岩之上,高山之巅,有力的抒发了古人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豪情。大黑山人面岩画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珍品,同时人面像构思质朴天成,刀法奔放,对研究中国雕刻史有重要意义。

总之,大黑山人面岩画的发现说明岩画是古代草原文化的一部分,岩画的发现扩大了古代草原文化的研究内容和领域。2004年,大黑山人面岩画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注释:

[1]龚田夫、张亚莎:《原始艺术》,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盖山林《丰富多采的内蒙古岩画》《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3年第8期

[3]郭浩郝维彬等《走进科尔沁草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4]李居正《内蒙古乌兰哈达阿贵山洞壁题记和大黑山摩崖刻石的发现》《考古》1988年07期

[5]《内蒙古年鉴》1999年卷扎鲁特旗篇

猜你喜欢

岩画特征时代
观岩画
岩画诗
抓特征解方程组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阴山岩画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