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与历史信息
2014-11-11曾仁俊
曾仁俊
[摘 要]在历史上,民间传说是反映历史事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那些看似荒诞无稽的民间传说背后,它却生动具体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些基本的历史生活与社会状况。也就是说,一定的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与透露着一些真实的历史信息。关于夜郎竹王传说,虽其不可皆真实肯定,但也不能弃之千里。竹王传说的史料记载,对其今人研究和了解夜郎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从竹王传说的史料记载中,我们又可以了解到关于夜郎历史文化的哪些历史信息呢,这将是本文所要论述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民间传说;竹王传说;历史信息
一、史料记载中的民间传说与历史信息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生产力水平与征服自然能力的低下,人类对于自然及社会,几乎没有一种正确而系统的认识,人们往往会对某种动、植物及自然现象产生崇拜,并将其所疑所惑或所畏的某种具体存在,在头脑中想象、幻化为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和庇护作用的神。于是,神灵与传说产生了,而神话传说也由此而来了。在神话传说形成后,自然而然的便会涌现出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神话故事。这些不同的传说故事,在历史进程的发展和演变中,再经过百姓的夸张、虚构与想象成分的创作,并与某些历史依据相结合,就成为了流传于民间的大部分民间传说。说至此,也许有人会发问,既然史料记载中的民间传说在历史一层层的变化中,加入了百姓很多的夸张、虚构与想象,那它岂不是已被放大、变质,还有何可信。其实,非也。虽其放大到虚构,不真实,但其最原始的、最基础的土壤还在,有可能反映的是最真实的历史信息。我们不企图从其中苛求它用真实的信息记载,但我们可以通过那些史料记载中关于民间传说的文字,挖掘、推理出它所能或可能反映出的历史信息。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民间传说的两大基本来源:其一,由神话发展而来。但是这里所说的对于民间传说影响的神话,它开始有了人的色彩,即是神话传说中的神慢慢的变成了传说中的人。比如:轩辕黄帝,神农炎帝,伏羲太昊等;其二,以历史上的人或物或事件为题材,经人民群众加工而成。因此,追究这两个来源,民间传说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着现实性和可信性的。所以,论及以上言论,主要是为夜郎竹王传说的探讨奠定理论基础。那下文,将具体来介绍夜郎的竹王传说及其对竹王传说的史料分析。
二、“竹王传说”史料记载的历史信息探究
《华阳国志》对竹王传说的记载是这样的:
“有竹王者,兴于遯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濮〕。氏以竹为社。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与从人尝止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王以剑击石,水出,令〔竹〕王水是也,破石存焉。后渐骄患。”
“……武帝转拜唐蒙为都尉,开牂牁,以重币喻告诸种侯王,侯王服从。囚斩竹王,笠牂牁郡,以关成为太守,及置越隽、朱提、益州,〔合四郡〕。后夷濮阻城,威怨诉竹王非血气所生,求立后嗣。霸表封其三子列侯;死,配食父祠,令竹王三郎神是也。”
竹王传说自从常豫在《华阳国志》中采录之后,不少史籍纷纷加以引述,千百年来成了研究夜郎历史的重要材料。
史籍中影响较大的,当推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范晔在《后汉书》中记载了竹王传说:
“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豚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牁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授。后遂杀之。夷僚咸怨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牁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写道:
“郁水,即夜郎豚水也。汉武帝时,有竹王兴于豚水。有一女子沈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声,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遂雄夷渡。氏以竹为姓,所捐破竹于野成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尝从人止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王以剑击石,水出,今竹王水是也。后唐蒙开牂牁,斩竹王首,夷僚成怨,以竹王非血气所生,求为立祠,帝封三子为候,及死,配父庙,今竹王三郎祠,其神也。”
关于竹王传说,以上史书中皆有著述。因此,对于竹王传说一事,他是否就是真实可信呢?答案肯定不是如此,对于它的真实性的探讨,长久以来存在着诸多的争论和疑点。如《史记》、《汉书》在记述夜郎历史时,对夜郎首领只提到夜郎侯多同和夜郎王兴,就只字未提竹王其人其事。同时,关于夜郎王被杀的时间和事因在《华阳国志》、《后汉书》与《汉书》中的记载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正史中的所未记载和记载不同,使得人们不禁越来越开始怀疑竹王这段传说的真实性。但是,以上我们已经论述了传说与一定历史信息具有关联性,它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它的诸多疑点和问题,就让我们从竹王传说这一资料出发,看看我们从竹王传说的史料记载中,能了解到夜郎的哪些信息。
首先,可以知道夜郎竹王传说的发源地。
从《华阳国志》“有竹王者,兴于豚水”的记载中,可以确定竹王传说产生在豚水一带。而豚水又在哪里呢?《水经注》说:“郁水即豚水也。豚水东北流径淡菜县东,径肛厕郡且兰县,谓之牂牁水。”《水经》又说:“存水,出键为郡郁邸县,东南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水经注》的‘豚水,《水经》的‘存水与《华阳国志》的‘豚水,是同音异写,指的都是发源于云南,流经夜郎腹地的北盘江。
其次,夜郎民族在早期是一个以竹为图腾的民族。
“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豚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
三节大竹流入足间,结果剖竹视之,得一男儿,这说明,这里承载着竹王出生的是三节大竹,即是大竹生育了竹王,是竹孕育了竹王的生命。由此可见,倘若夜郎民族对竹没有一种信仰和崇拜,是不可能将其作为孕育他们民族王生命的载体,甚至说是圣物,灵物。因此,在加上夜郎地区的山势地貌和气候特征,它本就为多产竹之地,这就为其所信仰提供现实因素。因此,综上可以看出,夜郎这个民族在早期是一个以竹为图腾的民族。
再次,据竹王出生时期判定,那时夜郎曾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豚水”,“归而养之”,
这里说明是女子所发现,为女子所收养,女子即为竹王的哺育者与培养者,居然竹王为王,而又强调女子在竹王生命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可想而知,女子在当时社会里所处的地位是很重要的,甚至说是主导地位。同时,对其竹王生世的说明,文中只述其有母,而只字未提及其父,这说明当时女子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竹王为竹所生,抚养他长大的是那个“浣于水滨”的女子。如果说“浣于水滨”的女子是他的“母亲”的话,那么他的父亲是谁呢?这就不得而知了。表面上看,这确有些荒诞,不可思议,然而细细想来,这不正是夜郎民族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吗”
第四,可以看出,夜郎的社会历程由母系向父系转变,至后进入到阶级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子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在生产领域中取代了妇女的主导地位。这时候,母系氏族社会就转变为父系氏族社会了。从竹王传说中,竹王“遂雄夷狄〔濮〕”,俨是一氏族的首领,而且有了“从人”,这不就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写照吗。同时,以竹为姓,而不是以浣于水滨的女子为姓,这就说明他的姓不从其母姓,也就不从属于母系。
“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等到竹王长大成人以后,其自立为夜郎侯,这就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有了尊卑礼仪,侯爵之分,首领已经成为社会的统领,可以称侯,拥有权力。后“夷僚咸怨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牁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这就更说明夜郎已经进入到阶级社会。
第五,在武帝时期,夜郎与汉有联系。
“武帝转拜唐蒙为都尉,开牂牁,以重币喻告诸种侯王,侯王服从”。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牁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授。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曾平南夷,设置了牂牁郡,并赐其夜郎侯印授,这就说明夜郎曾为汉代的行政管理之下,为汉代所统辖。汉与夜郎之间相应的履行君主与侯国间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有皇权子嗣的阶级袭统观念。
“夷僚咸怨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夜郎的一部分臣民认为竹王为竹所生,不为血肉之躯,它的后代的血统不能作为本民族的王,因此,他们要求立后,立新的子嗣。这即是一种比较鲜明的阶级袭统观念。
结语
从以上解读中可知,《华阳国志》《后汉书》以及《水经注》等史料所著的竹王传说一事,虽其不可考究其真实性,但从其文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或推理出或体现出关于夜郎的一些历史信息:如夜郎的发源地、夜郎的图腾崇拜、夜郎所曾处的社会阶段、它的社会历史进程所经历的变化,以及夜郎曾与汉所发生的联系和阶级袭统观念等。而诸些信息,对于我们更深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夜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孟筑敏主编.夜郎史探[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2]燕宝、张晓编.贵州神话传说[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3]王燕玉.夜郎沿革考[J].夜郎考[C].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04期
[4]王鸿儒.夜郎文化的公共符号[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余宏模.夜郎竹王传说与彝族竹灵崇拜[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6]张明.试论夜郎国的建立[J].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
[7]林芊.竹王神话传说新读及其族属关系的方法论探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何积全.竹王传说初探之二——传说·历史[J].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