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11-10孙慧荷
孙慧荷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作文一名语文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深化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一、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由于应试教育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致使现在有些教师采用旧的教育模式来搞素质教育,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失去了个性,课堂上的教学气氛死气沉沉,毫无乐趣可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刻不容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把握时机,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应用知识,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放飞思想,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么,他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出一些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主动学习。
二、培养敢于质疑的能力,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能够质疑,才能够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设疑,并启发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解除疑团。首先,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用有深度的语言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的角度提出问题。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总结。因为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既锻炼了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也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最后,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应对学生正确的行为进行明确的表扬,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被重视感,这种成功的感觉往往带给学生的震撼是巨大的,他们的内心将产生一种强大的钻研动力,从而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
长期以来,教师的绝对权威使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说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他们一起分析、探讨问题,相信每个学生,培养他们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在这种氛围下教学,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个性彻底舒展,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乐于发表意见,敢于大胆创新。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四、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素质,因材施教
无论各行各业,人们总喜欢那些博学多才的人,作为教师更是这样,在精通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在政治理论,思想观念,文化修养,道德行为,法律意识及其他社会科学等方面加强学习。因为学生不仅与你共同学习本学科知识,你的个人素养或者说个人魅力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学生一旦喜欢和接受你,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教师在与学生互动学习,探讨问题是,要从教学思想到教育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教育原则。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要因材施教,也就是要考虑学生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精神状态及接受能力,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把握他们的脉搏,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茫然无措或力不从心。
总之,创新是人类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基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