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边读“儿童诗”一边“成长”

2014-11-10张翠燕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儿童诗太阳想象

张翠燕

儿童诗是指适合于儿童阅读、吟诵、欣赏的诗歌。儿童诗适合儿童阅读,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是孩子所喜闻乐见的诗歌。如何让小学生能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诗”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吟诵儿童诗,孩子们边唱边舞

金波曾说过,“也许是因为诗是最接近歌,有音乐的成分在里面,所以读诗可以直抵心灵的”。儿童感受诗,有如听音乐。在教学《跌倒》这篇台湾诗人牧也的儿童诗之前,我征集诵读学员,这些孩子一部分是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而苦恼的,有个别是被父母批评难过的,还有两个孩子是一直自卑,做墙角的小花的那种孩子。确定了学员,利用大课间,我们就组队围成圆圈,分为三组,分别扮演风、云、太阳,加上动作进行圆圈游戏。利用风、落叶、云、雨水、太阳、夜晚这些物体的形象,跌倒的和生长的是截然不一样的动作,孩子除了语言的参与,肢体也参加了舞蹈,在跌倒的动作中孩子们再次体验了站起来的力量。

跌 倒

台湾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所以,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在边唱边舞中孩子的身体会参与一起记忆。在肢体和言语一起配合的作用下,孩子的儿童诗就算不求甚解,也一样会诗意盎然。每一首儿童诗都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让孩子在当下的状态下,随着脚步和身体进行诵读,这样的诵读会唤醒孩子身体的记忆,在诵读中体会的不仅仅是诗的韵味,更多了与自身的连接。

二、想象儿童诗,孩子们边涂边画

雪野

白白的脸蛋

浅色的衣服

照片里的我 漂亮

太阳 可恨

把我洗黑

这是一首很好懂的儿童诗,就是夏天太阳太厉害,把人晒黑了。儿童诗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孩子们的理解也是千奇百怪的,瞧,有的是画一个孩子在海边、在路上、在院子里被太阳晒成非洲黑人;有的直接就画个太阳宝宝拿着个喷水壶,壶里装的是五颜六色的彩色阳光;还有的干脆就画一枚蛋宝宝,跳进锅里变成一只茶叶蛋……画了就要表达,表达是不是又是另一种诗意的提升或是心灵的愉悦呢?

读儿童诗,首先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力,诗是无法读的。而画一画、涂一涂就是让孩子在“读得”的基础上想象,但是这样的想象还是常规下的想象,要鼓励孩子大胆突破常规常识,让想象更广阔更深远。儿童诗的特点让其具备想象的巨大空间,绘画是对想象力的诠释,同时在涂色中会让孩子更近一步提高审美的情趣。

三、创作儿童诗,孩子们边走边悟

创作儿童诗其实很简单,儿童诗创作的题材就让我们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春来闹花枝俏,夏日柳成行,秋霜硕果,冬黯伤。每个季节对应每个节气,每个节气对应万物生长。这样的规律也符合孩子生长的规律。

尼采说:“要想做闪电,必在云里长时间漂泊。”要想创作一首好的儿童诗,也必须在大自然中来来回回、往返反复,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带孩子采大自然的风。孩子们春天漫步在菜花飘香的原野,夏天在蝉鸣溪水中玩耍,秋天到果园里采摘,冬日的午后看昏树野雀。孩子们玩性盎然,诗能写成怎样不是最重要的,这样接近自然才是最快乐的,接地气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孩子才能生长,才能成为大自然中的一朵花,一颗芽,一棵树。

枝上住着谁?他醒了,他跳着,他笑了,他跑着,满树都绿了。(《芽儿》)

燕子是柳树的尾巴,一甩就没了;影子是我的尾巴,一甩,它不掉。(《尾巴》)

孩子的诗虽稚嫩却很有童趣,很有灵气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有怎样的表达。

四、拓展儿童诗,孩子们边读边编

儿童诗的教学纯粹是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延伸课外的自主闲暇课程,教材和计划都需要教师自己动手编订,安排课前五分钟的“餐前甜点”和课后交流的“餐后水果”,孩子们爱吃爱玩这样的儿童诗,这也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如何收集儿童诗,编排儿童诗?同样我们还是遵循儿童的天性和自然规律。

一首诗牵起一群诗。刚给孩子介绍法布尔的《昆虫记》就会引出一连串《毛虫和蛾》《苍蝇》《蝈蝈与蛐蛐》;介绍完家乡的特点,童诗中的《故土》《我爱这土地》《民歌》《农村》也就来了;参观完果园,孩子们对水果的奇特想象丝毫不比台湾作家杨焕的《水果们的晚会》逊色,关于水果类的儿童诗就这样拓展了。在一首诗带动一组诗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到了真心喜欢的儿童诗,同时也丰富和拓展了儿童诗。

笔者相信一颗沙里一世界,一朵花里一天堂。把无限放在手掌,永恒就会在一刹那里收藏。儿童诗就是宏观视角下的一粒沙、一朵花,却以无限的可能带给孩子们惊喜和收获。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童诗太阳想象
快乐的想象
教案《创作儿童诗》
一生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太阳几点睡觉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