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增问题分析

2014-11-10胡和国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6期
关键词:衡阳市城乡居民

胡和国

摘 要:根据1994—2013年湖南省衡阳市城乡居民住户调查的数据来分析衡阳城乡居民收入的特点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根据分析提出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有益建议。

关键词:住户调查;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衡阳市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136-02

一、衡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四大特点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衡阳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均收入逐年增加。查阅衡阳市统计年鉴的历史资料可知,2013年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 297、11 876元,比上年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7.4%、10.3%),增幅比2010年度低0.6、2.2个百分点。二是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提速。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由2000元到5 000元经历了12年,即由1996年的2 074元到2008年为5 617元;以后5年每年一个1 000多元增加; 2013年为11 876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时间更快。从4 000元到6 000元的期间经历了7年,即由1995年的4 212元发展到2002年为6 526元;以后的7年每年增长一个千多元,2007年实现万元大关后;2009年开始相继实现了2 000— 3 000元的增长,2012年达到了2万元大关。从1万元到2万元也只经历5年时间。

(二)居民收入结构日趋优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结构随之得到明显改善。据过去近10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居民收入结构呈两降两升态势。一是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下降。2010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10 844元,与2000年比,增长1.3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6.4%,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为67.2%,下降3.9个百分点;2013年这一比重进一步调整为52.2%,较2010年下降12个百分点;人均居民家庭转移性收入3 577元,比2010年增长0.92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5%,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28.1%下降为22.2%,下降5.9个百分点。二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上升。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1 330元,比2000年增长62.5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4.3倍,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为8.2%,较2000年上升了7.9个百分点。2013年比重持续上升,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人均财产性收入389元,比2000年增长9.6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8倍,所占比重为2.4%,较2000年上升1.8个百分点,2013年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与2010年差不多。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呈一降三升。一是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下降。20世纪末,该项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在6成以上,2000年比重高达66.8%,2010年这一比重下降为55.5%,2013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下降为40.2% 。二是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比上升。2013年工资性收入结构更优,占比上升到48.2%,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次提高7.7个百分点,首次高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村居民主要来源。2010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8.3%、5.2%和1.0%,比2000年的27.6%、4.6%和0.9%分别上升了10.7个、0.6个和0.1个百分点。

(三)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呈缩小趋势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在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速长的同时,收入差距呈现出向缩小的趋势发展,尤以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最明显。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前10年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呈缩小趋势,差距最大时,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4倍,2003年较为突出,以农村可支配收入为1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1,以后收入差距逐年缩小,到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9:1。二是同一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以城镇为例,将2010、2013年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五个档次,以最低收入组收入水平为1计算,2005年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收入比为4:1,2010年缩减到3.9:1,2013年更明显为3.38:1。分组资料显示,高低收入组收入差距缩小十分明显。

二、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因素分析

(一)居民收入倍增的有利因素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有利因素很多,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的转型升级、结构的科学合理调整,为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倍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综合分析归纳主要有以下2方面。

1.城镇化建设加快。城镇化是居民收入倍增的重要平台,全国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将拉动投资,我省也将加大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和区域性城镇群建设力度。随着“西南云大四城”建设的推进和开发开放的加速,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开放城市的战略要求建设衡阳,将更有利于培育创业机会,拓宽就业领域,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提供更多契机。

2.国家政策释放力度加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点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和保障性发展工程、“三农”、生态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经济政策。国家这些政策措施对促进衡阳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以“三农”为例,仅国家扶贫开发、粮食生产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补助等项目中,衡阳有省级扶贫祁东县,粮食生产、生猪调出大县各7个。国家每年给这些项目的财政转移支付,衡阳受益菲浅。从当前形势看,衡阳已进入了优势释放和政策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时期,抓住机遇,争取更多国家政策支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居民收入倍增的重要途径。

(二)居民收入倍增的不利因素endprint

1.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长期以来,衡阳市社会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突出矛盾一直未得到有效缓解。一是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深度交织在一起,需要就业的人员多而就业岗位少;二是就业质量不高,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三是部分企业工作条件差、待遇较低等原因,导致人员流动较大。

2.低收入群体大。2013年,衡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在22 297元,低于全省人均1 117元,更低于全国人均4 668元,根据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分组,有65.8%的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及全市平均水平。

3.物价上涨负面影响大。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入翻番,是指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实际收入的翻番。进入21世纪以来,衡阳居民消费品价格有涨有降,但涨多降少,物价上涨最高的是2004年和2008年,分别上涨6.0%和6.2%,2013年前10年物价累计涨幅为22.6%。过快的物价上涨,会使居民的收入增长大打折扣。

三、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建议

从现在起距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还有6年。以2010年的居民收入为基数,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假设2010年后10年物价累计涨幅与前10年处于同等水平),粗略测算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2%即可,而前10年城市居民平均增幅为12.0%;农民收入前10年平均增幅虽然低于城镇增长水平,但近几年增速迅猛。2013年人均增加额已达到20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 876元,年均增加1 760元,都超过了预计的年人均增加额。如果都按2013年增加额测算,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3.8万—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再从历史实际经验看,实际经济增长往往要高于规划速度。可见,保守估计,倍增目标提前2年实现没有问题,关键在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均衡增长、体现共同富裕、提升增长质量。

(一)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全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收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缩小收入差距是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收入倍增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低收入阶层增长快于高收入阶层增长的问题,避免低收入阶层被高收入阶层在数字上“拉上去”,防止“被倍增”,注重实现底端快增、增实,逐步缩小行业、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提升低收入人群对收入增长的幸福感。

1.普遍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2.提高城乡贫困群体收入水平。

3.提高中小企业一线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4.全力扩大中等收入比重。

(二)扩大投资渠道,鼓励自主创业,努力培育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1.打破约束民营投资的“玻璃门”,放宽投资渠道。

2.创办居民创业基地。大力发展工商个体户经营,鼓励城乡居民家庭投资创业,拓展居民家庭经营项目,开辟家庭经营收入渠道。加大创业基地建设,为居民投资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3.全力帮助农民就业,消除农村“零转移零就业”家庭现象。在加速城镇化建设扩容提质的同时,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引进先进制造业等,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

4.完善创业就业培训机制。

(三)拓展居民投资理财渠道,实施财产增值,确保增加财产性收入

1.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产权市场,鼓励农村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明确收益分配关系,通过确权发证,确立农民对农村集资源的物权关系;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促使农民财产得到保值增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

2.创新金融产品,鼓励个人投资,实施财富增值。可以采取对个人投资理财实行税费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居民合理支配财富,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四)完善社保机制,提高保障水平,促进居民转移性收入增加

1.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机制,实施“开发式、造血式”扶贫,对重点扶持的1个贫困县,要大力开发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产业项目,促使贫困人群尽快脱贫致富。

2.抓好惠民政策的落实。认真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惠民政策。

3.确保应保尽保。要将各类符合条件的居民纳入相应的社保范围,鼓励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完善各项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失地农民不断增多,要根据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失地农民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与保障水平。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参考文献:

[1] 阳市统计局.衡阳统计年鉴(1994—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仲 琪]endprint

猜你喜欢

衡阳市城乡居民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衡阳市德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衡阳市:传承水口山工运精神,汲取砥砺奋进力量
衡阳市德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衡阳市启动“双百工程”
衡阳市茶叶产业发展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