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创新型经济的高新区自主创新模式架构

2014-11-10孟庆良郭鑫鑫

价值工程 2014年30期
关键词:高新区

孟庆良+郭鑫鑫

摘要: 基于“创新链”视角,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四个相互协作的模块构建面向创新型经济的高新区自主创新模式以及运行机制。最后,以镇江高新区为例进行了探索分析,以期为所有高新区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innovation chain" perspective, from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four components collaborate to create a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model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high-tech zone for an innovative economy. Finally, it takes the high-tech zone of Zhenjiang cit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atory analysi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all high-tech development.

关键词: 创新型经济;自主创新模式;高新区

Key words: innovative economy;independent innovation model;High-Tech zone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0-0004-03

0 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和集聚区,是实施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基地。高新区在近20年的发展中其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和外资拉动,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些竞争优势已逐渐衰退。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以及不断加剧的全球化竞争,通过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1]。因此,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战略转型过程中,有必要将自主创新打造成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柱,完成向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转化。目前学术界关于面向创新型经济的高新区自主创新模式研究还相对匮乏。陈家祥(2009)[2]以南京高新区为例,提出高新区创新的三种模式即原创性自主创新及产业化模式、跨国并购后消化吸收再自主创新及产业化模式、优势环境吸引集聚创新及产业化模式。陈昭锋(2009)[3]从产业集群视角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区域创新体系和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是我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式。洪银兴(2009)[4]提出从科技与产业创新、开放型经济创新、城市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思路。胡俊峰(2012)[5]从科教资源、创新氛围、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等方面分析江苏省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障碍。基于此,论文对面向创新型经济的高新区自主创新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并以镇江高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1 面向创新型经济的高新区自主创新模式

创新型经济是指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6]。因此,本文认为在架构面向创新型经济的高新区自主创新模式时,有必要构建以知识创新为源泉,技术创新为关键,制度创新为基础,产业创新为目标的“创新链”,以此推动经济的持续创新发展。

1.1 知识创新 在面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知识创新源的构筑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作为驱动产业发展核心动力的知识创新,其可以完成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推动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化发展。新经济时代,推动了大学、科研院所等知识创造领域纳入到创新体系中,与企业协作创新,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作为知识创新载体的大学及科研院所,应充分发挥其科教资源的优势,通过知识创新活动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知识资源支撑,满足企业及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

1.2 技术创新 作为知识创新与产业创新的中间环节,技术创新以创造新产品和新技术为主要形式,通过知识创新进行驱动,最终实现产业创新。在新经济时代,利用知识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可以完成产业技术的升级,实现技术的跨越式提高,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化。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企业应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构建大学、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资源向企业转移和溢出机制,充分利用企业周边禀赋的科教资源,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起战略性的合作关系,促进大学及科研院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

业化。

1.3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基本保障,是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互动的纽带。面向创新型经济的自主创新模式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政府需要制度创新的引导,完成从知识创新到产业创新整个过程的集成和组织。基于全局性和战略性视角审视高新区的发展,政府需要在制度上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体制机制的创新能力。

1.4 产业创新 创新型经济是以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互动结合为基本特征,因此,产业创新需要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利用技术创新成果优化升级原有产业结构并催生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产业创新不仅要创造新兴产业,而应努力将这些新兴产业发展成主导产业,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产业创新也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将高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到传统产业中,将传统产业打造成发展强势、前景开阔、高附加价值、低碳和低能耗的产业。基于上述的理论分析,构建如图1所示的面向创新型经济的自主创新模式。

2 面向创新型经济的高新区自主创新运行机制

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双重视角出发,认为高新区在面向创新型经济进行自主创新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实现由主导产业链驱动向以创新驱动和自主研发为主的“创新链”驱动转化。基于构建的“知识创新驱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的转型模式,实现高新区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因此,在推动高新区的持续健康创新发展过程中,高新区必须向借助科技创新求发展转变,由招商引资向引进创新资源要素,营造稳定的创新环境转变。

2.1 实施以“自主创新体系构建”为导向的政产学研互动机制 高新区要依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科技、知识、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升级。其次,要积极构建开放性、学习型、发展型的创新管理体制,促进知识创造、知识转移、技术创新等创新体系的形成,激发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潜能,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成产业优势。同时,在高新区内努力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2.2 实施以“创新资源整合”为导向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创新资源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关键,通过广泛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完善创新体系,最终实现创新驱动。高新区不仅要广泛汇聚各种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同时,努力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加快区内科技创新的一体化建设进程。通过架构“产业界为依托,学术界为支撑,政府协作”的多元互动协作研发机制,实现知识链、技术链、产业链的无缝衔接,将高新区打造成创新资源的集聚洼地。

2.3 实施以“创新高地引领”的产业链拓展机制 开展以区内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创新高地进行引领的产业链拓展机制,走特色化、高端化的发展道路。因此,有必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构造主导产业、战略产业、辅助产业三维一体的产业格局,建设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战略产业特色鲜明、辅助产业完整齐全的创新链体系[7]。主导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培育特色高新技术,增强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战略产业发展要通过汇聚创新资源要素,依靠创新要素和创新能力的集成,依托创新模式,形成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极。辅助产业要以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为中心,基于产业创新发展的服务需求,提升创新环境,支撑核心产业的发展。

2.4 实施以“创新环境提升”为导向的制度推动机制

在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政府须树立创新服务的职能,加强对创新环境的培育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落实产业发展和税收优惠政策,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环境。同时,政府需要在制度激励和资金引导方面吸引具有丰富科技创新成果的大学及科研院所积极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对接,如政府出资建设各类科技园、孵化园等。

因此,在向经济创新发展模式演化过程中有必要通过政产学研联动机制,形成合作共赢的创新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形成优势突出、功能完整的创新链;通过政策激励机制,加速产业的创新发展进程。

3 实证研究:以镇江高新区为例

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由润州工业园区升级改造而来,目前已成为镇江高新技术产业的主阵地。镇江高新区依托毗邻主城和沿江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和自主创新的双驱动,现已逐步形成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配套、港口物流等产业链。通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的优化,镇江高新区在苏南区域整体转型升级过程中,经济总量得到了持续增长,现已成为全市创新经济的引擎。

然而,对于面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镇江高新区仍面临着许多不足之处: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正处起步阶段;行业内则缺乏具有引领作用的大规模龙头企业,集聚的创新资源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区内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在机制制度创新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镇江高新区在面向创新型经济,提升自主创新方面应按照如下总体思路:借助政产学研创新平台,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协同驱动;继续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实现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①深化政产学研协作,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镇江高新区在发展创新型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围绕特色产业技术链,健全和完善政产学研协作创新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学研为依托、政府为引导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性自主创新体系。镇江高新区应广泛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盟,充分利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专等的知识创新优势,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新材料、流体机械、电力电气等优势学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新产品,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

业化。

②依托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在新一轮的以创新驱动为主的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中,镇江高新区应继续发挥自己独特产业优势,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基于中船设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船舶及海工关键配套产业,加快价值链上相关产业要素资源向镇江高新区集聚,全力打造特色鲜明船舶及海工关键配套主导产业集群。

③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高端发展。镇江高新区应充分发挥惠龙港的“对外公共开放港区”、“货物公共保税仓库”和“货物出口监管仓库”的优势,积极推进港口物流基地建设。通过发展高附加值的港口物流服务,以及提供综合服务性的第三方物流,构建物流运输网络体系,推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将镇江高新区打造成苏南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中心。

4 结束语

本文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四个视角对面向创新型经济的自主创新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面向创新型经济的高新区自主创新模式运行机制,以镇江高新区为例进行分析。上述研究能为我国高新区加快向创新性经济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Gerstlberger W.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sustainability-selected examples of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J]. Technovation,2004,24(9):749-758.

[2]陈家祥.高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南京高新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22(6):6-9.

[3]陈昭锋.我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产业集群模式[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3):26-29.

[4]洪银兴.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后危机阶段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1-5.

[5]胡俊峰.江苏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2-16.

[6]洪银兴.迎接新增长周期:发展创新型经济[J].学术月刊,2010,42(1):67-72.

[7]周晓.高新区“二次创业”转型机制研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面向创新型经济的高新区自主创新运行机制

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双重视角出发,认为高新区在面向创新型经济进行自主创新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实现由主导产业链驱动向以创新驱动和自主研发为主的“创新链”驱动转化。基于构建的“知识创新驱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的转型模式,实现高新区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因此,在推动高新区的持续健康创新发展过程中,高新区必须向借助科技创新求发展转变,由招商引资向引进创新资源要素,营造稳定的创新环境转变。

2.1 实施以“自主创新体系构建”为导向的政产学研互动机制 高新区要依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科技、知识、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升级。其次,要积极构建开放性、学习型、发展型的创新管理体制,促进知识创造、知识转移、技术创新等创新体系的形成,激发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潜能,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成产业优势。同时,在高新区内努力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2.2 实施以“创新资源整合”为导向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创新资源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关键,通过广泛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完善创新体系,最终实现创新驱动。高新区不仅要广泛汇聚各种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同时,努力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加快区内科技创新的一体化建设进程。通过架构“产业界为依托,学术界为支撑,政府协作”的多元互动协作研发机制,实现知识链、技术链、产业链的无缝衔接,将高新区打造成创新资源的集聚洼地。

2.3 实施以“创新高地引领”的产业链拓展机制 开展以区内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创新高地进行引领的产业链拓展机制,走特色化、高端化的发展道路。因此,有必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构造主导产业、战略产业、辅助产业三维一体的产业格局,建设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战略产业特色鲜明、辅助产业完整齐全的创新链体系[7]。主导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培育特色高新技术,增强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战略产业发展要通过汇聚创新资源要素,依靠创新要素和创新能力的集成,依托创新模式,形成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极。辅助产业要以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为中心,基于产业创新发展的服务需求,提升创新环境,支撑核心产业的发展。

2.4 实施以“创新环境提升”为导向的制度推动机制

在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政府须树立创新服务的职能,加强对创新环境的培育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落实产业发展和税收优惠政策,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环境。同时,政府需要在制度激励和资金引导方面吸引具有丰富科技创新成果的大学及科研院所积极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对接,如政府出资建设各类科技园、孵化园等。

因此,在向经济创新发展模式演化过程中有必要通过政产学研联动机制,形成合作共赢的创新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形成优势突出、功能完整的创新链;通过政策激励机制,加速产业的创新发展进程。

3 实证研究:以镇江高新区为例

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由润州工业园区升级改造而来,目前已成为镇江高新技术产业的主阵地。镇江高新区依托毗邻主城和沿江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和自主创新的双驱动,现已逐步形成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配套、港口物流等产业链。通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的优化,镇江高新区在苏南区域整体转型升级过程中,经济总量得到了持续增长,现已成为全市创新经济的引擎。

然而,对于面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镇江高新区仍面临着许多不足之处: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正处起步阶段;行业内则缺乏具有引领作用的大规模龙头企业,集聚的创新资源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区内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在机制制度创新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镇江高新区在面向创新型经济,提升自主创新方面应按照如下总体思路:借助政产学研创新平台,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协同驱动;继续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实现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①深化政产学研协作,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镇江高新区在发展创新型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围绕特色产业技术链,健全和完善政产学研协作创新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学研为依托、政府为引导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性自主创新体系。镇江高新区应广泛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盟,充分利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专等的知识创新优势,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新材料、流体机械、电力电气等优势学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新产品,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

业化。

②依托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在新一轮的以创新驱动为主的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中,镇江高新区应继续发挥自己独特产业优势,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基于中船设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船舶及海工关键配套产业,加快价值链上相关产业要素资源向镇江高新区集聚,全力打造特色鲜明船舶及海工关键配套主导产业集群。

③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高端发展。镇江高新区应充分发挥惠龙港的“对外公共开放港区”、“货物公共保税仓库”和“货物出口监管仓库”的优势,积极推进港口物流基地建设。通过发展高附加值的港口物流服务,以及提供综合服务性的第三方物流,构建物流运输网络体系,推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将镇江高新区打造成苏南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中心。

4 结束语

本文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四个视角对面向创新型经济的自主创新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面向创新型经济的高新区自主创新模式运行机制,以镇江高新区为例进行分析。上述研究能为我国高新区加快向创新性经济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Gerstlberger W.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sustainability-selected examples of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J]. Technovation,2004,24(9):749-758.

[2]陈家祥.高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南京高新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22(6):6-9.

[3]陈昭锋.我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产业集群模式[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3):26-29.

[4]洪银兴.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后危机阶段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1-5.

[5]胡俊峰.江苏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2-16.

[6]洪银兴.迎接新增长周期:发展创新型经济[J].学术月刊,2010,42(1):67-72.

[7]周晓.高新区“二次创业”转型机制研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面向创新型经济的高新区自主创新运行机制

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双重视角出发,认为高新区在面向创新型经济进行自主创新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实现由主导产业链驱动向以创新驱动和自主研发为主的“创新链”驱动转化。基于构建的“知识创新驱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的转型模式,实现高新区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因此,在推动高新区的持续健康创新发展过程中,高新区必须向借助科技创新求发展转变,由招商引资向引进创新资源要素,营造稳定的创新环境转变。

2.1 实施以“自主创新体系构建”为导向的政产学研互动机制 高新区要依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科技、知识、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升级。其次,要积极构建开放性、学习型、发展型的创新管理体制,促进知识创造、知识转移、技术创新等创新体系的形成,激发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潜能,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成产业优势。同时,在高新区内努力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2.2 实施以“创新资源整合”为导向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创新资源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关键,通过广泛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完善创新体系,最终实现创新驱动。高新区不仅要广泛汇聚各种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同时,努力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加快区内科技创新的一体化建设进程。通过架构“产业界为依托,学术界为支撑,政府协作”的多元互动协作研发机制,实现知识链、技术链、产业链的无缝衔接,将高新区打造成创新资源的集聚洼地。

2.3 实施以“创新高地引领”的产业链拓展机制 开展以区内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创新高地进行引领的产业链拓展机制,走特色化、高端化的发展道路。因此,有必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构造主导产业、战略产业、辅助产业三维一体的产业格局,建设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战略产业特色鲜明、辅助产业完整齐全的创新链体系[7]。主导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培育特色高新技术,增强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战略产业发展要通过汇聚创新资源要素,依靠创新要素和创新能力的集成,依托创新模式,形成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极。辅助产业要以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为中心,基于产业创新发展的服务需求,提升创新环境,支撑核心产业的发展。

2.4 实施以“创新环境提升”为导向的制度推动机制

在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政府须树立创新服务的职能,加强对创新环境的培育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落实产业发展和税收优惠政策,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环境。同时,政府需要在制度激励和资金引导方面吸引具有丰富科技创新成果的大学及科研院所积极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对接,如政府出资建设各类科技园、孵化园等。

因此,在向经济创新发展模式演化过程中有必要通过政产学研联动机制,形成合作共赢的创新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形成优势突出、功能完整的创新链;通过政策激励机制,加速产业的创新发展进程。

3 实证研究:以镇江高新区为例

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由润州工业园区升级改造而来,目前已成为镇江高新技术产业的主阵地。镇江高新区依托毗邻主城和沿江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和自主创新的双驱动,现已逐步形成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配套、港口物流等产业链。通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的优化,镇江高新区在苏南区域整体转型升级过程中,经济总量得到了持续增长,现已成为全市创新经济的引擎。

然而,对于面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镇江高新区仍面临着许多不足之处: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正处起步阶段;行业内则缺乏具有引领作用的大规模龙头企业,集聚的创新资源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区内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在机制制度创新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镇江高新区在面向创新型经济,提升自主创新方面应按照如下总体思路:借助政产学研创新平台,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协同驱动;继续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实现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①深化政产学研协作,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镇江高新区在发展创新型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围绕特色产业技术链,健全和完善政产学研协作创新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学研为依托、政府为引导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性自主创新体系。镇江高新区应广泛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盟,充分利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专等的知识创新优势,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新材料、流体机械、电力电气等优势学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新产品,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

业化。

②依托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在新一轮的以创新驱动为主的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中,镇江高新区应继续发挥自己独特产业优势,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基于中船设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船舶及海工关键配套产业,加快价值链上相关产业要素资源向镇江高新区集聚,全力打造特色鲜明船舶及海工关键配套主导产业集群。

③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高端发展。镇江高新区应充分发挥惠龙港的“对外公共开放港区”、“货物公共保税仓库”和“货物出口监管仓库”的优势,积极推进港口物流基地建设。通过发展高附加值的港口物流服务,以及提供综合服务性的第三方物流,构建物流运输网络体系,推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将镇江高新区打造成苏南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中心。

4 结束语

本文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四个视角对面向创新型经济的自主创新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面向创新型经济的高新区自主创新模式运行机制,以镇江高新区为例进行分析。上述研究能为我国高新区加快向创新性经济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Gerstlberger W.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sustainability-selected examples of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J]. Technovation,2004,24(9):749-758.

[2]陈家祥.高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南京高新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22(6):6-9.

[3]陈昭锋.我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产业集群模式[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3):26-29.

[4]洪银兴.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后危机阶段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1-5.

[5]胡俊峰.江苏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2-16.

[6]洪银兴.迎接新增长周期:发展创新型经济[J].学术月刊,2010,42(1):67-72.

[7]周晓.高新区“二次创业”转型机制研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猜你喜欢

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强化使命担当 密织民生保障网
自贡市自流井区(高新区)严厉查处欠薪违法行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高新区“三十而立”——高新区成全省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长沙高新区:打造移动互联生活之都
长沙高新区:打造移动互联生活之都
和而不同——鞍山高新区城市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