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至心处情更浓
2014-11-10刘杨乐
刘杨乐
摘要:《背影》是朱自清先生早期作品,文种作者通过叙事抒情的写法,父子间这种真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后深受感动、为之触动。
关键词:朱自清、父爱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作品,作者通过叙事抒情写出了寡言少语的父爱,像高山一样巍峨稳重,嘴上不言爱,藏在心里头,爱至心处,情更浓。正如吴晗先生说的:“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爱,就是朴素中出高尚;爱,就是无声中响出歌曲;爱,就是透明中折出光彩。此处是文中的最大亮点。朱自清先生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那艰辛的背影,联想到父亲为他所做的一切都如同雨点般,一点一滴地渗入他的内心深处,也正是因为如此,父亲那矮小肥胖的身躯定格在那一刻是如此高大伟岸。
《背影》的語言很简练,细读全文,感到文字很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文章写得精粹,表达出的父子情深很纯粹。《背影》中,一位父亲对儿女至深的爱,在朱自清先生笔下却溢着独特的伤感。朱自清先生写道:“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父亲提着的单是橘子吗?还有沉甸甸的父爱!离开的时候,走几步,回头看……舍不得。担心,期盼和关心,仿佛书写在他的背影上,清晰而又深刻,不能忘却! 作者真实逼真的把父爱描述的淋漓尽致,主要得益于作者对生活的入微感受、体悟,,如果作者没有这样的生活,没有切实体会,是很难写出如此感人的文章.离开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感受全文,给人的感觉时作者感情细腻,、基调低沉,这与作者当时的家庭遭遇有关,作父子离别,调子自然是低沉的;且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也很黑暗,但文中所展现出来的父亲,则朴素、真挚与自然.浓父爱跃然于纸。
品读《背影》,深悟父爱如山。父亲对子女的爱好比一座大山,因此,在感受父爱的时候,就如在登山.山越高越难登越难感受父爱的全部.因此,我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父亲对我的爱。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让我淌不敢涉足。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的。父亲在我眼中往往是坚强、严肃、沉稳的,然而随着岁月的积淀,当我开始读懂父亲坚强、严肃、沉稳背后的那份脆弱和柔情时,才能体会父亲的不容易,也往往只有这个时刻才能更深刻地感悟出那份深沉的父爱。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自然清新;它像篝火,给人温暖去却令人生畏,容易让人激奋自己。如果要问我读《背影》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想,不论我们走到哪里,身后总有父亲的眼睛在注视着,而我们要做的,除了奋力前行,更要时不时地回头看看他温暖的眼神,让他知道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心中都会有对他们无限的爱与惦念!
父爱,一点一滴积起来是一个大海,一粒一颗堆起来是一座大山,一片一朵凑起来是一幕天空。父亲凝练而坚定的眼神教会我们勇敢坚强;粗糙而有力的大手教会我们健康成长;宽阔而安全的肩膀教会我们学会包容。读《背影》,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让我深感到岁月不饶人,父亲已慢慢变老了,我是否读懂了父亲呢?父亲。从小到大,父亲扮演的是我生活中的引导者和守护者,我心安理得地认为他在尽自己的责任,却忘了他的奉献。当父亲的唠叨让我们听得不耐烦时,我总是说:“你烦不烦,又没让你管!”却忘了他对我的不离不弃。父亲沉默少言,只是在默默地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我的心田。岁月流淌,我慢慢长大,对父母的依赖也越来越少,每天放学回到家中不主动与父亲说话交谈,永远都是他们关切的问你在学校过得好不好,我却从不关心他们每天上班顺利与否?心情如何?其实父亲没有表面上那么坚强,他也有喜怒哀乐,也有苦辣酸咸。作为子女,我应该更多理解、体谅、感恩父亲,因为我和父亲只有这一辈子的情分。父爱深沉处,最是恩重时。费孝通先生说得好,“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天下唯有父母心。人生不能没有爱,爱是生命中的甘泉,即使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常用绿;爱是生命中的色彩,因为有爱,我们的生命才会绚丽多彩。如果说母爱是一条温柔的河,那么另一种爱,深如海洋,凝重如山,这就是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