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亚文化圈的演变与“亚洲价值观”

2014-11-10徐文涛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历史进程

徐文涛

摘要:历史进程中的东亚文化圈自古代、近代、现代有着不同的特征与表象,在与全球文化的碰撞、对抗、交流中,发生了转型、分裂、融合等一系列变化。梳理历史进程中的东亚文化圈,对于更好的构建、重建东亚文化圈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东亚文化圈的存在并不代表“亚洲价值观”的存在,亚洲价值观漏洞颇多, 东亚文化各异, 并没有统一的价值观。

关键词:东亚文化圈;历史进程;亚洲价值观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已有悠久的历史, 它在历史上对东亚各国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不少学者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于东亚文化圈的演变历程与“亚洲价值观”的关系研究并不深入,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东亚文化圈的演变历程

东亚文化圈的演变在古代、近现代都有不同的表现。在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扩散和传播。东亚文化圈被专家学者称之为儒学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在东亚文化圈的构成要素中,从载体看,最重要的就是汉字,而从价值观看,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是儒家伦理”[ ]。众所周知,随着以汉字、儒学等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古代东亚文化圈发展成为具有高度文化共同性的东亚文化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宗藩关系对于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古代东亚文化圈中, 由于政治上长期结成的宗藩关系,被尊奉为宗主国的中国外交上有遣使和贡赐制度,经济上有官方通商往来[ ]。这对于东亚文化圈的稳定和发展也是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近代以来,东亚文化圈中各国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比如:在对传统的儒家经典理念的态度上,亚洲国采取的态度和立场不尽相同,传统的儒家经典已经被有些国家所抛弃,儒家的一些经典理念也已不再是基本的理念[ ]。由于儒家伦理主张的一些制度,比如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等的逐渐衰落、消亡,东亚文化圈面临着崩溃的命运。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影响,宗藩秩序體系崩溃了。东亚步入了一个混杂的新时代,这种混乱在近代东亚文化圈中的表征就是“分崩离析、纷纭复杂─传统的和现代的,东方的和西方的,社会主义的和资本主义的文化在东亚同时并存”[ ]。无疑,这对于一体的东亚文化圈有着很深的冲击,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分裂、破坏,也影响着现代的东亚文化圈的发展。

亨廷顿在分析文化对东亚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时说:“这种(亚洲)经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亚洲文化的产物”,但“从根本上来讲是儒家文化的亚洲文化的优点─秩序、纪律、家庭责任感、勤奋工作、集体主义、节俭等。尽管东亚人意识到 亚洲各社会和文明之间的差异,但他们仍认为存在着重要的共性”[ ]。这表明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东亚各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文明、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的全面冲突,在这五个方面的和合是近代东亚文化圈的东核心意识与精神。

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各国文化呈现出差异性、多样性的特点。重新建构现代东亚文化圈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东亚各国文化本身的多元性,而在于能否在政治上运用并增加相互间的理解和合作。这也是在构建现代的东亚文化圈时的重中之重。但是东亚文化圈的内涵与新加坡所倡导的“亚洲价值观”有本质的不同。

二、关于“亚洲价值观”的内涵及与东亚文化圈的关系

马来西亚前任总理马哈蒂尔和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是亚洲价值观的倡导者。他们提出这一观点后不仅得到了亚洲一些国家政治人物的呼应,也得到了一些东亚国家知名学者的响应。

根据何家栋先生的考证, 亚洲价值观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二战前的日本提出的。当时,北一辉——日本右翼理论家——撰写的《日本改造方案大纲》就已经宣扬过和“亚洲价值观”相似的思想。二战前,日本右翼大肆“反对外来思想”,大力鼓吹“彻底贯彻以天皇为中心的大家族主义”。另外,他们还提出“亚洲主义”(亦即“亚细亚主义”)。并最终推动日本发动了侵略战争[6]。这严重损害了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是对亚洲人民的犯罪。

当今的亚洲价值观和二战前一些日本右翼分子所大力宣扬的价值观已经有很多不同之处, 但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当今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一再想突破战后国际秩序,否认侵略。2014年7月1日,日本政府以内阁决议形式解除对集体自卫权的限制。显示其军事安全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值得关注。

日本著名学者滨下武志认为“东西方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在东亚地区, 儒家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强调秩序和稳定。这是一个和东亚传统有关的问题”,但是也“不能过分强调‘亚洲价值的历史作用, 而应公正合理的评价”[7]。

总之,东亚文化圈的演变过程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的提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倡导“亚洲价值观”的人乐意用西方价值观的不成功来证明亚洲价值观的优越性则有严重的偏向。亚洲价值观的倡导者在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中, 并没有以理性的思维来评判,东亚国家是否接受这统一的价值观还难以确定。因此, 由东亚个别领导人所倡导的所谓“亚洲价值观”缺乏有效性、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王世贤.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文化交流述略[J] . 烟台大学学报, 1992年第4期.

[2]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M] .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夏应元.宋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 J]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5期.

[4]盛邦和等著.新亚洲文明与现代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5][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6]何家栋. 中国的道路[M ] .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0.

[7]滨下武志.《全球化与东亚历史》.《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

猜你喜欢

历史进程
浅谈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意义
“葵”“菘”饮食地位互换及语义嬗变的原因与历史进程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立法的历史进程
永远的东坡——苏轼研究历史进程描述
电影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与中国道路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制变革的分析
对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分析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