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传承和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2014-11-10李欣
李 欣
中国传统节日传承和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李 欣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窗口,是传统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在当前形势下,重视和加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建设,提升传统节日内涵,注重节日仪式构建,意义重大。政府主导,全民共识,形成合力,是必由之路。
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合力 主导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中华民族的记忆和象征,历经千年仍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多样,而中国传统节日是这其中重要的传承渠道和展示平台。目前,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均设定假期,其他民族节日也有相关放假规定。列入法定假日的做法,既表明政府重视民族传统,同时也使人们传承节日文化有了时间和空间的保障。笔者认为,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仅靠民间自觉和顺其自然的习俗相沿,力量和效果都不够,政府、学术界、教育界、新闻媒体、家庭都应该有所作为,形成合力,方可推动其发展。
让中国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凝聚和蕴含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中国符号、中国元素、中国特色、中国旗帜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等特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它传承和推动着中华文化繁衍生息、发展壮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程度日益增长,回家过节的欲望也日渐强烈,对亲情、友情、美满、幸福等感情的渴求更加直接。传统节庆活动在各地广泛开展,人们的节日生活日益呈现出丰富多彩和参与度越来越高的发展态势。
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自尊;没有文化自尊,就没有民族自尊;没有民族自尊就没有国家自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所以文化的自觉是非常重要的。尊重传统节日也是尊重自己、尊重和热爱祖先与民族的表现。认同并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活动,应成为每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自觉。让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成为每个中国家庭的传家宝。继承传统节日可以让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让海内外华人亲如一家,让大陆和港澳台在文化情感上更加亲近,促进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提升和仪式构建
传统节日文化应有扬弃地继承并在继承中创新,既不能仅拘泥于传统,更不能放任自流。加强传统节日的文化建设,重视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提升,重视传统节日仪式的梳理构建,让更多的人了解其精神内涵和文化形式。所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应该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在主体性上有理性的认识和更大的作为。传统节日文化的根是中国文化。王蒙在谈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追求时,认为中国文化有三个特点:敬天积善、古道热肠;尊老重贤、崇文尚礼;忠厚仁义、太平中庸、勤俭重农、乐生进取。王蒙认为要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发扬优秀的精华的文化,抛弃落后糟粕的东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地传承中国文化。
目前,春节的文化内涵和形式丰满而影响深远,其他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节日内涵的丰富和形式的固化方面都有待整合。祭祀、礼节、饮食、诗词、娱乐、传说以及主题、氛围等诸多元素,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缺少任何一个元素,节日就不完整就有缺失感,就会削弱节日的影响力。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节日文化不断变化,节日元素有增减变化,有些元素还会消亡。比如,禁火、改火、斗鸡、争球等活动曾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寒食节的民俗。现在,不仅禁火、改火、争球等民俗没有了,寒食节也逐渐被人遗忘。
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既要紧紧围绕节日古老特有的主题,又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同时还要在节庆时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特色艺术。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怀念家乡、思念亲友的情感,而今的重阳节则赋予了敬老孝亲、登高望远、融入自然的新主题。
在节日期间,可以组织开展群众性的节日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把节日仪式活动打造成民族文化成果和多彩艺术形式相融合的盛会。设计节庆用品时,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推陈出新,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使节庆文化用品,既文明美观、大方实用,又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在节庆用语的选择上,创作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易于传颂、有真情实感的节庆用语。在节日食品供应上,要生产让百姓放心的绿色健康、安全卫生的美味节令食品。在仪式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过程中,既要尊传统扣主题,又要贴近群众的地域风俗、审美情趣和心理特点,既要让群众喜闻乐见,又能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突出民族特色,体现人文关怀,不断创造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节庆活动仪式,以彰显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增添传统节日的永久魅力。
改变目前单调的节日吃饭聚餐习俗,让传统节日元素回归;围绕节日内涵和特点开展节庆活动,继承并创新节庆仪式。春节,按照传统年俗,要贴春联,穿传统服装(汉族倡导穿汉服或唐装),走亲访友,进行拜年活动;元宵节,可以安排灯展,开展猜灯谜活动,组织踩高跷、划旱船等民间活动,既有娱乐性、趣味性又有文化性;清明节,可以组织倡导文明祭祀、文明出行的宣传活动;端午节,可以开展龙舟大赛、包粽子大赛,也可组织有节令民间工艺品如五色线、香囊、刺绣等的展销活动;中秋节,可以举行赏月诗歌朗诵会;重阳节,可以举行孝亲活动和登山活动;元旦,可以举行迎新群众性文艺演出,增添喜庆欢乐的氛围。
中国传统节日传承和建设中的政府主导作用
传统节日自其诞生以来,就处于不断的变化、调整和重构之中,这其中既有民间因农事和民俗的自发调整,也有官方由于某种原因或目的有意识的重构。民间自觉沿习和官方明令倡导形成合力,传统节日文化会兴盛不衰。近现代以来,传统节日的逐渐式微并非偶然,它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后果,社会转型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必然导致孕育成长于传统社会和农业文明的文化会遭遇亘古未有的挑战。面对着现代工业社会的新需求,传统节日有可能不能适应和契合,而且还会成为被唾弃的、落伍的、封建的旧物。因此,传统节日的存在价值被质疑,合理性被颠覆,传统节日与现代节日、洋节的关系都使节日陷入尴尬境遇。民俗学研究成果也表明,当某种民间习俗一旦形成,就会具有显著的特点,具有规范性和延续性,并在规律性的重复中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在同一时期的某一阶段,当民间自觉和官方意志一致时,二者合力最大,习俗则呈现兴盛的局面;当二者的方向相悖时,合力最小,就会出现该时期内习俗的衰微。在目前情景下,想要让传统节日由衰转盛,政府倡导和支持是基础和保障。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传统节日不仅是民间的节日,也是官方的节日。官方积极参与节日民俗活动,文献中也多有记载。例如,拜年是元旦的习俗,这天,历代皇宫都会举行正旦朝会,即君臣间的互相拜年活动。唐代的元旦朝会一般在皇宫的正殿举行,规模最大,礼仪隆重,气势非凡。元旦朝会不议事,纯属礼仪性质。韩愈在诗《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有相关描述:“会朝元正无不至,受命上宰须及期”。朝贺过后,皇帝会赐宴。宋代、元代、明清也都有元旦朝会。植根于古老传统的节日能否在今天良性发展和延续,主要看节日本身是否具有生命力、吸引力,同时也应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勿庸讳言,目前许多传统节日不够兴盛、习俗活动不够丰富,都与曾经的“破四旧”有关。一些优秀传统连同“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被一起破掉了,而且是政府、媒体、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效果可想而知。破除容易立新却难。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百姓的自发调整作用非常微小,而政府有意识的引领和重构无疑能够更快更好达到目的。因为政府是制定和实施公共决策、实现有序统治的机构,是国家权威性的表现形式。政府对传统节日的有意识重构应该以传统节日的节期为依托,一方面对那些节日固有节俗活动加以改造;另一方面结合时代特点增加新元素并创新节日形式,从而增加节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得到民众的认可和自觉参与。
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节日体系,必须用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认真研究和系统梳理每个传统节日所包含的传说、礼仪、饮食、禁忌、祭祀、娱乐等民间风俗,深入挖掘每个传统节日的不同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传统节日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科学分析,形成相对稳定的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以便于群众形成共同认知和固定记忆,有利于节日的传承和发展。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宣传和政策导向,需要有法律依据和管理体系的支撑,需要政府领导人的带头和示范,引领方向,形成榜样的力量。全社会应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让中国传统节日鲜活生动,熠熠生辉。
(作者为中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BSH002)
责编/王坤娜
G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