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勘查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探讨
2014-11-09李强
李 强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天津 300191)
1 工程概况
拟建物为一栋60层办公楼,4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18m。
2 场地含水层的划分及特征
场地埋深32 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主要由一个潜水含水层、一个弱透水层和一个半承压含水层组成。
1)潜水含水层。
底板埋深15.30 m。主要指全新统海相沉积层(Q2m4)粉土及粉粒含量较高的粉质粘土。
2)弱透水层。
顶板埋深为15.30 m,底板埋深为25.00m。全新统下组湖沼相沉积层(Q1h4)、陆相冲积层(Q1al4)粉质粘土和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Qeal3)粉质粘土。为潜水含水层与半承压含水层的相对隔水层。
3)半承压含水层。
顶板埋深为25.00 m,底板埋深为31.60 m,厚度6.60 m。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Qeal3)粉砂。
3 井身结构及井位布置
井身结构参数见表1。其中,1号井为抽水井,2号井和3号井为观测井,三口井呈直线布置,1号井与2号井之间的距离为11.7 m,2号井与3号井之间的距离为18.1 m。
表1 井身结构参数表
4 求参方法及结果
4.1 求参方法
半承压含水层及其顶部弱透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计算,采用无界半承压含水层(不考虑透水层储水系数)中完整井抽水计算含水层参数,利用观测孔的资料,采用“半对数拐点法”。
半承压含水层完整井非稳定流抽水(存在越流量),当抽水时间较长,对观测孔s—lg t曲线进行外推确定最大降深smax,确定拐点si=smax/2,则有:
图1 半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大降深2号井s—lg t曲线
图2 半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大降深3号井s—lg t曲线
图3 半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中降深2号井s—lg t曲线
图4 半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中降深3号井s—lg t曲线
其中,T为导水系数,m2/d;Q为抽水流量,m3/d;ii为拐点处斜率;S为释水系数;ti为拐点处时间,d;r为观测孔至抽水井距离,m;B为越流因数,m;k'/M'为越流系数,1/d;k'为弱透水层垂向渗透系数,m/d。
4.2 计算结果
采用三次降深2号观测井和3号观测井的s—lg t曲线进行计算,如图1~图6所示。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图5 半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小降深2号井s—lg t曲线
图6 半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小降深3号井s—lg t曲线
表2 半承压含水层及弱透水层求参结果表
5 结语
1)本次试验的半承压含水层,岩性以粉砂为主。根据抽水试验计算结果,经综合分析,推荐使用参数见表3。
表3 半承压含水层推荐使用参数表
2)半承压含水层顶板弱透水层岩性为粉质粘土。根据抽水试验计算结果,该弱透水层垂直渗透系数为2.23×10-3m/d~17.66×10-3m/d,由于受弱透水层岩性差异影响,经综合分析,推荐使用垂直渗透系数为:k'=8.992 ×10-3m/d。
[1]姚天强,石振华.基坑降水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周 磊,海 琴.淤泥质深基坑降水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11,37(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