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坨山古崖居规划布局特点分析研究

2014-11-09孙怡然

山西建筑 2014年3期
关键词:天梯洞穴部落

孙怡然

(中原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1 古崖居概况

穴居是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用作住所的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下,天然洞穴首先成为原始人避风雨、躲兽害的“家”。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开始出现。但是在环境适宜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洞穴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特别是神龙炎帝发明耒耜等工具后,人类祖先学会了挖洞居住,根据地形、土质、气候等特征,在山腰高处,防水浸、避兽害的地方凿洞而居。一般,洞穴向南开口,光照条件好,并可避开冬季偏北风。直至目前,在世界各地,仍有一些居民居住在洞穴(窑洞)内。

崖居也是穴居的一种,是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山崖上开凿的石窟石室,是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政治、气候等因素而选择地势险要的山崖打凿石室作为生息场所的特殊民居形式。海坨山古崖居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崖居建筑;山虽不高,却峰回谷转坡陡势险,犹如迷宫,古崖居就藏在幽谷迷宫之中。山体为砂砾花岗岩,为花岗岩风化成砂砾后再冲击堆积胶结而成,易于开凿,为古崖居的开凿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一处古崖居就开凿在海坨山西麓,因历年风化,山体表面坍塌,才露出了古崖居的神秘面貌,如图1所示;整个洞群分布在约10万m2的陡峭岩壁上,分为前、中、后三部分,洞口毗邻,错落有致。前沟分凿在南北东三个坡上,共91个洞,整体形状如碉楼;后沟在东坡凿有26个洞穴,状如阁楼;加上中沟13个洞,共计130个洞穴。

2 海坨山古崖居的规划布局特点

20世纪80年代,在海坨山发现多处古人洞窟遗址,犹如一个个自然村落,其中以位于延庆县西北的古崖居遗址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以此古崖居为中心,往东有姚家营、狐狈沟、七孔洞、富裕洞、焦家洞、朝阳洞等八处洞窟遗址;往西在怀来县北部山区也发现了五道壶、马鞍山等六、七处洞窟遗址。以延庆西北的古崖居为例,在一条宽不足10 m的峡谷两侧,距离谷底近10万m2的陡峭花岗岩石壁上,遍布着人工凿刻的大大小小的石室。整个洞窟群的布局紧凑合理,密而不乱;各洞窟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峭壁间有“之”字形栈道自下盘旋而上,将各个洞窟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规划角度看,古崖居群主要有以下特点。

2.1 古崖居的选址和布局

古崖居的选址很英明,深藏于山谷之中,沿谷侧有清泉流动,既保证了生活需要,又便于防御。另外,崖居群的功能分区也很明确,从洞沟本身的布局来看,根据洞室位置所形成的自然村落可分为前沟、中沟和后沟三个区域。《新唐书》载:奚“君长常以五百人持兵卫牙中,余部散山谷间”。这里,牙就是王帐,说明洞沟前沟应是部落酋长和牙兵居住处,后沟是奚王家属居住处,中间的两层大洞是部落祭祀和议事之处,其余几处洞窟是分散居住在山谷间的余部(小酋长)的驻地。

2.2 易守难攻的入口

古崖居开凿于山谷深处,只在一个方向有出口,谷口和山道既是天然屏障;山沟的狭窄处还可装上山门抵御外敌,形成第一道防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非常便于防御。山谷宽约10 m,愈往里去,逐渐上山,山谷宽度也逐渐变窄,最窄处仅2 m。离谷口不远,沿谷道两旁凿有窑洞式的山洞,洞宽约2.5 m,高约3.5 m,深约11 m~13 m,洞底部有石炕,炕台高约1 m,深约2 m,应为保卫谷口的兵营。进谷口百余米,谷道变窄,有两巨石夹峙,即为寨门,且巨石上留有开凿的石窝,为搭嵌寨门上横木用。靠寨门左侧还设有供守门卫兵使用的较为隐蔽的小型石洞。

2.3 便捷的瞭望指挥所

距寨门约百米,右侧呈两峰夹一壑,顺夹缝上望,对面高峰上的古崖居群历历在目。因两峰势如峭壁,陡立难攀,古崖居虽可望却不可及;但从古崖居中部高地上的奚王府居高临下,谷内情况一目了然,能看见进山的每一个人。奚王府就像一个军事指挥部,既隐蔽,视野又好,可随时观察峡谷进山道上的军情和哨所,如有外来入侵,能及时报警,决定是打仗还是撤退,并传递信号,指挥战斗。

2.4 战备或应急通道(天梯)的设置

通往古崖居有两条道,一条是主通道,也可以说是唯一通道,就是沿着谷道走,通过谷道中曲折的山路到达古崖居所在的群峰,如图2所示,该群峰后面及两侧为更高之峰群包围,形成天然屏障;另一条是天梯险路,是在陡峭的崖壁上凿出的天梯,阶宽不及半米,阶高20 cm,一般人难以上去。该天梯可能是危急情况下的下山通道,从被动意义上说,若外敌侵入山寨,沿山谷逼近崖居,则主人可以从天梯急下夺门而逃;从主动意义上说,当敌人沿谷道入侵时,主人一面诱敌深入,一面从天梯出奇兵断敌后路,前后夹击,聚而歼之。

图1 海坨山古崖居

图2 峡谷通道和应急通道

2.5 洞口朝内,相互照应

洞沟前沟古崖居分凿在南北东三个坡上,洞口朝向谷道和内部而并不都选择南向,这一方面是结合峡谷自然地形的需要;第二方面是部落居住的建筑布局,体现了人类的群居文化特征;第三方面是具有互相呼应、联系方便、有利防御的作用,犹如福建永定的客家围楼。

3 海坨山古崖居的开凿目的

海坨山古崖居,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关于古崖居的开凿年代,有人认为是元,或魏,或唐辽。其目的与用途,系草寇山寨、戍边驻军、应避战乱、古代驿站,还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按照一般生活习惯,人们都愿选择平川近水处定居。虽然沿妫河两岸有广袤的平地农田,然而海坨山古崖居恰恰反其道而行,选择临近河谷平原的海坨山中定居。如此大规模村落式仿北方民居的建筑群,为什么不建在河谷平川,却建在近水近原的山上,凿石而居,舍近求远,弃易就艰呢。由此推测,古崖居主人可能是兼营农牧、基本定居、比较熟悉农业居民生活习惯的某一部落。另外,从关口式山寨、天梯般交通、碉楼式的居室可以看出,他们应该是为了躲避祸乱才定居山上,不得不以开凿崖居来生活和保护自己,防范外敌侵扰。但由于农牧生产的需要,他们并没有避入深山,以便在不受侵扰时就近下山农牧。再者,海坨山属砂砾花岗岩,岩体质地较松脆,易雕凿;但从崖居的雕凿工艺看,大多数较为粗糙,应该为避乱的部落居民自己开凿,并非专业人士所凿。

那么,这个部族究竟是哪个族呢。《新唐书》记载,唐末契丹渐盛,至耶律阿保机(公元872~公元926)势力强大,“奚举族役属,契丹受界上,苦苛虐,奚人怨愤,其酋去诸率数千帐奚人西徒妫州北山(今河北省怀来县),奚遂分为东奚、西奚”。从史载资料看,崖居主人很可能是唐末五代时期不堪苛虐而举族避难的奚族,他们逃亡至此并建立了山寨。另外,北宋苏颂的使北诗《和过打造部落》对当年古崖居的景象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奚夷居落瞰重林,背倚苍崖面曲浔。涧水逢春犹积冻,山云无雨亦常阴。田畴开垦随高下,樵路攀缘极险深”,这与海坨山古崖居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十分相符。

4 结论和启示

通过海坨山古崖居的现场考察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可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1)海坨山古崖居应为唐、辽间躲避祸乱的北方奚族部落聚居的岩寨。

2)古崖居的防御意识非常强烈。从部落的整体选址,到古崖居洞室朝向;从部落进出通道,到古崖居垂直和水平交通,以及较高和较小的入户门,都充分考虑到防御外敌的功能和要求。

3)古崖居开凿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讲究因地制宜,追求与阳光、溪流和树木等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4)古崖居是当时特殊历史时期、地理和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对当时奚族部落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避护作用,对我们研究古代村落规划和奚族历史、文化与习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10-12.

[2]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41.

[3]张 健,马 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J].规划师,2006,22(4):89-90.

[4]延庆县志编纂委员会.延庆县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235.

[5]怀来县志编纂委员会.怀来县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M].高 军,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7]欧阳辉.汉水崖居文化初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2):16-18.

[8]欧阳修,宋 祁.新唐书[M].卷二一九,第6172页.

猜你喜欢

天梯洞穴部落
勇闯地球最深洞穴
百丈天梯上层云
玩“火”男人蔡国强的还乡“天梯”
尼阿多天梯
少年洞穴救援记
“现代洞穴”公寓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