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西大街商业街光环境分析

2014-11-09王菲菲

山西建筑 2014年3期
关键词:西大街商业街灯光

王菲菲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北京 100089)

1 西大街光环境现状调查

1.1 西大街亮化概况

1.1.1 地理位置

西安西大街,位于钟楼以西,东起钟楼,西至西门(安定门),长1 950 m,是以钟楼为中心辐射出的四条大街之一。

1.1.2 形成过程

历史上,西大街曾经是古城长安主要的繁华商业街区。在19世纪20年代,西大街也是西安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域。随着历史的变迁,西大街的商业地位逐渐下降,许多杂乱无章、破旧的建筑充斥狭窄的街道两侧。2001年,西安市全面开始了西大街综合整治改造工程。整个工程延续了传统历史文脉,对沿街原有和新建建筑都进行了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改造。

1.1.3 面临的问题

虽然西大街现在的定位是商业街,并且有一定规模,但并不能掩盖其存在的内部矛盾。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整条街缺少商业气氛,尤其到了夜晚,西大街的中段和西段由于缺少照明的烘托更显萧条。

1.2 西大街光环境物质形态分析

为了更好的分析西大街光环境构成要素,将西大街分为三段来研究:

西大街东段(钟楼至广济街口):东段是西大街最为繁华的一段,其建筑立面的亮化最为突出,是由附加在建筑外立面的“第二层次轮廓线”的灯箱广告、霓虹灯招牌、标识、商品陈列、灯饰等各色照明设施构成。

西大街中段(广济街口至桥梓口):中段因为商业设施少,灯箱广告和招牌都较少,不像东段那样眩目夺人,主要建筑采用轮廓照明勾勒线条,辅以少量泛光照明烘托氛围。

西大街西段(至桥梓口至西门):西段商业设施有所增加,但仍不及东段,仅仅在一些居民楼上采用了轮廓照明,还有一些商家的广告招牌。

2 西大街亮化相关问题分析

2.1 亮化与交通

2.1.1 西大街交通现状

西大街位于西安市中心地带,是西安城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围交通拥挤繁忙。西大街上现有大量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与其商业步行街的定位发生了极大的矛盾。

2.1.2 司机对亮化的态度

调研中我们发现:只有少数司机认为灯光亮度和色彩对其开车构成很大影响,在亮度方面,认为没有影响和稍有影响的分别占 70.7%和 25.9%;在色彩方面,则为 86.7%和 11.1%。

数据表明:亮化对司机驾车的影响微乎其微,西大街亮化对交通的影响并不显著。

同样的对于骑车的人,在亮度方面,认为没有影响和稍有影响的分别占 58.7% 和 38.5%;在色彩方面,则为 72.6% 和26.5%。

数据表明:相对于机动车,自行车受到亮化的影响相对较大。这可能与自行车的行驶位置距道路两旁的亮化建筑更近,和自行车的速度更慢有关。

思考:

如何解决西大街商业街定位与其自身交通职能之间的矛盾,是西大街所要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同时只有解决了司机疲劳度与亮化对司机的影响的关系问题,西大街亮化的形式和方法才能出新、出特色。

2.2 亮化与商业

2.2.1 西大街商业现状

西大街是一条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化、层次化、特色化商业街,作为西安市仅次于东大街、南大街的商业副中心,已形成其自身的特色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不断增长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2.2.2 消费者对亮化的态度

西大街商业要素吸引度分析见图1。

图1 西大街商业要素吸引度分析

可见美丽的夜景灯光在市民的心中已经成他们来购物休闲的主要因素,市民对夜景观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西大街白天与晚上吸引力对比分析见图2。

由图2可知亮化已经把西大街变为一个夜间休闲场所,西大街美丽的夜景灯光对于营造一个商业街的商业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购物者夜间逗留时间分析见图3。

超过半数的购物者已于9:30前离开,而西大街灯光亮化的灭灯时间一般为24:00或更晚,应该采取分时段逐渐熄灯的方式,减少电能的浪费和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图2 西大街白天与晚上吸引力对比分析

图3 购物者夜间逗留时间分析

思考:

市民对亮化基本持赞成和满意的态度,达到了亮化所追求的社会效益。同时,市民对亮化的不足也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

2.3 亮化与居民生活

2.3.1 西大街沿街住区概况

西大街沿街的居民区均是和商铺一起开发、建设,由于处于商业区,考虑到城市形象,因此住宅的沿街立面以中国古典式为主。

2.3.2 居民对亮化的态度

居民夜间休息时间比较见图4,西大街灯光亮化的灭灯时间一般为晚上24:00以后,已对一部分居民的休息产生影响。

图4 居民夜间休息时间分析

灯光亮化对居民休息的影响见图5,图5进一步证实了灯光亮化对居民休息的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

图5 亮化对居民休息的影响分析

思考:

通过对居民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我们看到,政府在实施亮化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靓化”效果,如何更好的为周围居民服务并未很好的得以解决。亮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这当然既包括商家也包括附近居民。因此,如何保证他们的利益,补偿他们的牺牲,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3 调查的结论与建议

3.1 亮化取得的积极作用

1)达到了促进商业的目的,现在西大街已成为西安乃至全国闻名的商业街,拉动了钟鼓楼区及西门的整条大街的经济发展。2)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通过西安市政府的不懈努力,绝大多数市民对西大街整体的景观作用给予了肯定。3)对过往交通构成积极影响,较好的区分了交通信号灯与亮化照明灯具,灯光明亮、色彩适宜,街道整体变亮,使司机的视野更为开阔。

3.2 亮化存在的问题

1)亮化工程在促进商业发展的同时,其自身的运转也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缺乏理论的指导,因此亮化工程缺乏整体性,拆了建,建了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2)牺牲了西大街两侧居民的部分利益,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政府的熄灯时间有待调整。3)亮化本身没有特色。提及西大街,人们往往不会产生如上海南京路那样深刻的印象。4)“亮化”不是“靓化”,政府在实施亮化工程时,不能只以“靓化”为目的光做表面文章,还应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面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3.3 亮化反映出的社会问题

1)市民对亮化的认识不够,有人认为亮化就是“烧钱”,还不如实实在在的解决好人民的生活问题。可见应加强对亮化工程的宣传力度,让市民了解亮化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问题,也关系到他们每个人的生活,促使他们更多的参加到城市的建设中来。2)亮化虽然带来了商机,但随之而来的光污染、噪声污染、废气污染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应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从而更好的指导实践。3)在亮化的过程中,应该努力解决好城市旧区居民生活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应只从表面上解决问题,敷衍了事,而应从城市更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巨大的挑战。4)在我国,对于夜景照明的研究和实践才刚刚起步,有待完善。

3.4 以西大街为例,对今后的城市亮化提出的建议

1)应制定一个完整具体的规划设计条例,满足日益增长的亮化建设需要。

2)可进一步细分灯光开关的程序。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人于21:30以前已经离去,因此可以在21:30关掉部分灯光,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节约资金和电能。

3)约束商家行为,减少靠居民楼较近的商店的亮灯时间,禁止其24 h营业,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居民的侵扰。

4)学习国际国内先进的亮化建设经验,但不能照搬别人的成果,应形成西大街自己的特色,将西大街建设成西安的标志,树立西安整体的夜间形象。

[1]赵国珠.谈城市光环境[A].2010年中国(天津)第三届光文化照明论坛论文集[C].2010:9.

[2]彭 军.城市光环境意境营造与心理感知分析[A].2009光经济与滨海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3

[3]牟 涛.建筑光环境的体验[J].建筑与文化,2013(8):38-40.

[4]叶 蕾.浅谈数码城市GIS技术与城市照明[J].灯与照明,2005,29(1):15-16.

[5]李 靖.基于文脉的商业空间形态设计——浅析西安西大街的形态演进及新一轮改造[J].中外建筑,2009(11):15-16.

[6]管 玥.西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空间形态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8):30-31.

猜你喜欢

西大街商业街灯光
成都市商业街船棺与古蜀水文化
水中灯光秀
记忆中的老大街
今晚的灯光亮了天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商业街区改造
来一场灯光派对
这样的爸爸
Comparing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ecosystem carbon exchange between alpine meadow and cropland in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灯光闪闪
现代商业街区设计与商业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