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之音·源于体验
2014-11-07楼秀玲
楼秀玲
摘 要:在幼儿园中音乐教育无时无刻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与幼儿的发展密不可分,我们常通过音乐教育来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新指南中指出音乐活动是一种艺术和情感的表现,不是孤立的一节音乐活动,而现实中幼儿常常出现的羞于表现或怕表现,无疑值得我们深思。我们采取“体验式”音乐活动的探索,教师用丰富的情感,感染幼儿,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的是更好的有效的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与兴趣。
关键词:中班幼儿 体验式 音乐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154-02
【问题呈现】音乐作为一项艺术活动是幼儿精神生命活动的表现,我们常通过音乐教育来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我带班的过程中发现,在音乐活动中,善于表现的幼儿其实总是那么几个人。而大部分幼儿仿佛是一个“局外人”或“起哄人”!
第一类局外人。
这类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为——不参与、不出声。他们希望老师和小朋友把他们当成空气,只要能混过就行,当邀请他们来表演时就显示出胆怯和被动。进而显示出极不自信的个性。
第二类起哄人。
这类幼儿往往在音乐活动中把自己的关注度放在第一位,每次教师弹琴请幼儿一起个表演时,他就趁机作乱,混在音乐声中大声说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让其他幼儿去关注他,他们所要的效果就是闹哄哄的轮成一团就好,这是如果老师也关注到他了,那他的目地就达到了。
为什么当老师邀请这些小朋友来展示的时候,往往又表现出了胆怯的样子?为什么原本是快乐的音乐活动,却不受到小朋友的青睐?在看似热闹的活动的中,又有多少孩子是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的?教师们往往是急于的让幼儿学好一首歌或者是学习某些动作,完全不顾及幼儿的需要和感受。如果幼儿在学唱时教师能够为幼儿提供多感官的体验,幼儿就会很自主的投入到音乐浓浓的氛围中,并自发的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的表达。
新颁布的《指南》背景下也提出:音乐活动是一种艺术和情感的表现,不是孤立的一节音乐活动,重视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对音乐自主的感受、探索、表达与创造,要让孩子在活动中产生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敏感性,让孩子乐意学习,培育音乐心灵。
幼儿期所特有的心理与年龄特征,使得他们口语表达有时难以表现或表达情感,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幼儿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常常会情不自禁地随音乐手舞足蹈。可是生活经验积累较少的幼儿碰到某些音乐时,就不为所动了,音乐表现特性抽象的表达方式一般在幼儿感受之外。教师用最直接的方式教幼儿唱一首歌曲、跳一支舞蹈、演奏一种乐器、欣赏一段表演也未尝不可,但久而久之教师与幼儿都会觉得这样的音乐教学平淡无趣,更不用说音乐对幼儿的各种价值体现了。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觉得必须通过亲身的体验,才能激发幼儿情感方面的共鸣,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并尝试通过“体验式”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新的感觉、新的刺激,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体验式”音乐活动】
“体验式”音乐活动:是指在音乐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创设隐形的环境,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触的媒质为道具,让学习就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幼儿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
【策略行动】
1 激发自身的情感,提升情感体验
1.1 教师有丰富的情感,感染幼儿
教师要时刻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水平。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幼儿来说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案例:教师如果情绪高亢富有激情,他所带的这班孩子就相对活泼乐观些。相对而言如果老师消极而懒散的带班,幼儿的积极性也会受之感染。老师的喜怒哀乐孩子们都是看在眼中的,当然在音乐体验中又少不了教师这种到位的“表演”,使孩子们能更直观的感受和欣赏。
1.2 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激发幼儿有感情地参与音乐活动
孩子的世界有时让我们大人琢磨不透,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方面也不相同,但他们都有自己情感的需要,那种需要来自家庭、集体、社会等等。而针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有情感地参与音乐活动。
案例1:音乐活动《帮妈妈做事》。
每一位幼儿最强列的情感体现也许就是来自家庭的,因为这是他最熟悉的也是最割舍不下的。《帮妈妈做事》是一个简单的曲子,孩子们觉得帮妈妈做事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但为了增加幼儿对母亲的那种感恩之情,我在活动前请幼儿观看了视屏《宝宝从哪儿来的》让每一位孩子了解妈妈从怀孕、生产到养我们这么大是付出了多少勤苦的代价。孩子带着这种感恩的情感再来完成这个活动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孩子们有的说:帮妈妈洗衣服、洗菜、做家务;有的说,帮妈妈盖被子、添衣服、洗脚和洗脸;还有的孩子说帮妈妈擦汗、递茶水等等。相信我们孩子在这种浓浓的情感渲染下会更爱自己的妈妈(如图1)。
1.3 创设宽松和谐的贴近生活的教学环境
案例2:歌曲《买菜》富有一定的生活故事情节,孩子们或多或少有过陪大人一起买菜的经历。我在教学时,先让幼儿进行情境表演,并装扮一番,一个扮演老奶奶一个扮演“我”另外几个卖菜的商贩,并采用所需菜类图片,孩子们很快就被吸引到故事中,从而理解歌词,学会演唱这首歌。所以幼儿喜爱这个表演,并让幼儿通过表演体会到买菜的快乐。
每首歌曲都有不同的角色身份,教师就要结合内容调整活动中的不同身份,创设宽松的氛围。如在《小兔子的菜园》这首歌曲中,孩子们瞬间就“化身”为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小马变奏曲》中老师就是马妈妈和马爸爸,小朋友就是可爱的小马;《运动会之歌》中教师又带领孩子们化身为参加运动会的宝宝……孩子们跟着老师一个从一个角色进入另一个角色感觉新鲜又好玩。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也一次次的被拉进,在这里老师就是妈妈,就是大姐姐,就是好伙伴。endprint
2 善于分析作品基调,把握作品的方向标
中班的音乐教学中,也有许多欣赏类的乐曲,这是一种感受和欣赏。那如何去感受如何去欣赏,教师在活动前就得吃透它, 正确地表现作品蕴含。所谓吃透就是能区别各种音乐、特别是性质相近音乐的作品之间在情绪、情感上的细微差异,能够准确地表现和传授。如打击乐《凤阳花鼓》它是属于安徽民歌,它的形式活泼多样,气氛热烈欢快,所以幼儿在演奏时把那股热闹劲使出来,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再如舞蹈《红绸舞》它分为两段曲子是人们祈求丰收及节庆日子里表演的舞蹈,欢快热烈、喜气洋洋的,这时就要求幼儿在演奏时,应突出强拍处向上甩的那股“劲”!
我深深地领悟到音乐活动作用于人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它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幼儿的内心深处。在这样的音乐活动中,幼儿不仅能获得审美经验更使得他们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逐步变得细腻、深刻、丰富,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3 多方位切入,提升情感体验
综合的视角是指让音乐与其他形式的艺术活动综合、让音乐与非艺术学科的活动综合,依据是这些内容与音乐活动的新内容紧密相连,同时这些内容为幼儿所熟悉。这样的铺垫在回到幼儿原始经验的同时也强调情境、气氛的营造。下面我就列举几种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以综合为视角进行的铺垫。
3.1 借用语言教学方式,增强幼儿情感体验
如:《拔萝卜》这个音乐游戏开始前我把歌曲的大概内容整合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让孩子们被故事中的各个角色那滑稽有趣的形象所吸引,再加上情景式的表演,使得歌曲内容深入人心,孩子们掌握歌曲也就轻松自在了。
3.2 借用绘画方式,增强幼儿情感体验
如:《小黑猪》这个歌曲诙谐又不失有趣,歌曲中的小黑猪形象通过绘画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每一幅画都述说着小黑猪可笑的事情,孩子们通过图画最直观的了解了歌曲内容,也知道了不能学它糊里糊涂的,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到早睡早起,一件一件事认真做(如图2)。
3.3 借用体育活动方式,增强幼儿体验
如:音乐律动《摘果子》这段旋律很欢快,但如果让孩子一边听音乐一边学做动作,可能动作很到位,步伐很整齐,可是缺少了孩子的发自内心的愉悦的参与性。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它设计为体育游戏参和的活动,请幼儿参与摘果子的游戏,并做要求得是跑跳步前进,分组男队与女队比比谁摘的果子多。孩子们很快沉浸于游戏中,于是我将音乐介入,请孩子合着音乐摘果子,每一位孩子的积极性都很高,音乐更是放了一遍又一遍(如图3)。
【初见成效】
(1)有利于幼儿更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以往教师在音乐活动中教的意识强,完成成品的愿望迫切,教师较多地运用消极的方法,让幼儿为了教师的教而学,无论是说话,唱歌、打节奏乐、舞蹈等,都是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机械地进行训练。通过大量练习使幼儿牢固地掌握知识,但这些牢固的知识很难被幼儿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原因在于教师运用示范—模仿法太多,让幼儿思维模式容易僵化,幼儿出现离开了教师的教就束手无策的现象,因此创作对幼儿来说更是遥不可及了。所以我将情感体验融入到日常的活动中,例如:来园时,教室里播放一些轻声悦耳世界名曲,使幼儿一时园就进入一个安静、舒适音乐艺术环境,午睡、午餐弹奏一些合适的音乐,陶冶幼儿情操,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并为幼儿提供多看、多听、多实践的情感体验的机会,为学习做好铺垫。这些方法取代了单纯示范、讲解、模仿,使幼儿能够自主地学习,自发的去表现。
(2)有利于幼儿增强自信心。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小朋友总是那么怯怯生生的,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自信,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有时急于为达到学唱为目的,而没有照顾到能力中等幼儿的水平,由于铺垫太少,或者是所设置的门槛太高,直接导致了幼儿被老师牵着走,在情感上没有产生共鸣。这样长期下去,会让一些幼儿对唱歌失去了自信心。所以在活动前就充分地让幼儿有情感方面的体验,因为胸有成竹自然的就有自信心。
(3)有利于师生间的互谐环境。
师生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使幼儿能从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位置以及自主、自由的进行学习的权利,同样老师也可以从师生互动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音乐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师幼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在音乐活动中,在活动前期利用各种方式,让幼儿有充分地情感体验,有助于促进了师幼之间的互动,让幼儿能够轻松地投入到活动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受。
体验式音乐活动充分注重了幼儿的感受,感觉,感知,而不再是一味的示范与模仿,只有当幼儿自发性的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这时歌唱表演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一种束缚,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才会有意义,有价值,实现教育目标才不会是空洞乏力的,幼儿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继续探索与研究,把课堂还给孩子,让他们在学习上做自己正真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沈建.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J].中国教育学刊,2001(4).
[2] 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及实验,2002(2).
[3]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
[4] 谈亦文.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障碍及消解策略[J].幼儿教育:教师版,2006(3).
[5] 孔起英.0~6岁小儿艺术教育[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
[6] 华爱华.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