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下健康发展

2014-11-07王玉红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健康发展高校图书馆大数据

王玉红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面对海量信息时产生了更多选择,对各个行业都产生巨大影响。大数据具有自身特点,把大数据这些特点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相结合,使图书馆管理不断跨越传统,改革创新,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图书馆可通过重视用户数据与信息、增加大数据分析服务、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等来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提升图书馆服务,更好的促进高校图书馆健康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大数据 云数据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86-02

大数据(Big Data)是人类迈向智慧世界的自然演进,不单单是指新世纪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的发展带来的海量数据,更指是这些海量数据中的数据价值,如何更好地把大数据这些有利的价值和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弊端相结合,趋利避害,更好地促进图书馆建设,对新时期提高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高校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

1 大时代数据下的新时期高校图书馆

大数据被称为世界第三次科技浪潮的有力构成,这个名词并不不是近期才产生的,早在1980年代第三次科技浪潮发轫之际,“大数据”已经被提出并有了相关概念。30多年来,多种行业的数据量都在迅猛增长,世界各国的的企业界、学术界也不断地对这个现象及其意义进行研究。大数据具有4V特性:分别是体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价值密度(Value)、速度(Velocity)。体量具体指的是非结构化数据的超大规模和增长总数据量比结构化数据增长快10倍到50倍,信息的产生、传播优于传统信息的散播。非结构化海量信息的智能化处理:自然语言理解、多媒体内容理解、机器学习等;多样性指的大数据的异构和多样性,它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不尽涵盖了传统的文本,更兼具图像、视频、机器数据等。多样性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价值密度指大量的不想关信息,是对未来的趋势与模式的可预测分析。包括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服务等深度复杂分析;速度是指大数据具有实时分析的特点而不是批量式分析,数据在输入、处理与丢弃后效果立竿见影,体量大、多样性强以及速度快使得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公共服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数据的这些特性也决定了其隐藏的深刻理念,具体如:(1)数据的深层分析与价值挖掘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界的主要业务。(2)数据的形态多样且富有价值。(3)数据的处理将形成新的产业。[1]

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职能以及风度群众文化生活教育的职能。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图书馆有别于纸质图书馆与Web2.0数字数字技术时代下的传统图书馆,云计算技术使图书馆在理念、服务、管理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云计算”的应用在图书馆领域也迅速发展了起来,一旦使用该项技术,高校图书馆不需要自己购买硬件设施,不需要大量建设基础设施环境,大型设备尽可在网上利用,图书馆可以将数据存储在云存储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中,按照需求来购买。兴起的云计算服务有望从基础设施层面解决许多长期困扰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大数据的引用,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与服务的成本,降低管理与服务的成本,已经成为当今高校图书馆不可回避的选择。

2 如何促进高校图书馆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师生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缺乏健全的信息管理体系、相关软件服务不足,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可以有效优化并有望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图书馆的良性发展。

首先是缺乏健全的信息管理体系。良好的信息运行机制是成功建设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许多师生都反映高校图书馆中信息运行机制有问题,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已经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运用大数据中的云数据实现了图书馆业务流程的再造,图书馆一旦选择了云计算,则需要对原有信息系统的管理与服务进行大规模重新部署,导致IT管理体制的变化,包括整个图书馆机构与流程、IT部门人员数量与结构的变化和图书馆对于云计算服务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手段等等的变化。

相关软件服务不足。软件被称为是大数据的引擎,这里的软件服务是指各类软件应用,用来方便用户获得更好的图书馆使用体验。包括采用本地安装形式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都以一种网络服务的形式提供。而时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大都过于关注硬件建设,忽略了网络软件应用,不利于图书馆的长久发展。而云服务在图书馆的而应用使得我们开始更多关注软件服务,给图书馆发展带来生机。

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待提高。大数据需要经常维护、管理,图书管理人员若不会运用计算机管理信息,就谈不上具备自主和协助开发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因此,大数据背景下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很高的计算机数据管理的相关知识,能熟练操作有关软件与图书馆大数据云数据管理。值得的注意的是,目前大数据管理多从架构和并行等方面考虑,解决高并发数据存取的性能要求及数据存储的横向扩展,但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内容理解仍缺乏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这是实现大数据资源化、知识化、普适化的核心。今后应该嘉庆对这一为题的重视与研究。

面对这些问题,高校图书馆建设应该首先应该重视大量的用户数据与信息。大数据时代使我们认识到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文献数据信息多少、价值等的竞争,更多的是看图书馆是否具有多类数据的拥有、融合、挖掘与利用水平。所以加强对多类信息资源的采集与拥有也因此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一大内容。所以,应该加强收集、分析、处理师生在使用图书馆所留下的“行为指纹”,建设更大的数据集与新的平台技术,更智能的算法,加强相关技术创新。

其次,积极培训引进优秀图书管理人才。对已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展开技术培训、丰富大数据的相关知识积累,积极学习。此外,积极引进学习计算机数据库与云计算数据服务方向的图书馆研究员,提高管理能力与管理素质,更好的服务师生,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最后,大数据可以帮助图书馆建立新型知识服务引擎。技术引擎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技术核心,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图书馆的新型知识服务引擎,将会是未来几年内图书情报领域信息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3 结语

总之,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数据处理范围、方式、对象、目的等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根据读者服务数据对读者借阅习惯、爱好等的数据分析,找出新的服务方案、策略。[2]大数据可能给图书馆带来许多帮助,不仅可以完善信息管理体系,有利于克服图书馆在发展中产生的相关软件服务不足、信息使用不方便等问题,还可以帮助图书馆建立各类知识服务及业务建设的风险模型、图书馆用户流失分析及价值分析、帮助图书馆建立新型知识服务引擎、通过分析资源的状况来预测可能的资源故障、帮助建立更加智能的网络化信息资源能组合方式、对多维度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及智能辅助决策等[3],可以帮助建立更灵活的、智能的网络化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师生获取图书文献与相关资料,提高了图书馆的整体软件实力,有利于提升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翠峰.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J].图书馆(Library), 2013(1):121.

[2] 杨海燕.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J].图书与情报,2012(4).

[3] 樊伟红,李晨晖,张兴旺,等.图书馆需要怎样的“大数据”[J].图书馆杂志,2012(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健康发展高校图书馆大数据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两学一做”对于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