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冷漠现象原因及对策探讨

2014-11-07张丽丽

学理论·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

张丽丽

摘 要:社会冷漠现象是现阶段存在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当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冷漠现象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影响着社会风气,并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了影响。对社会冷漠现象产生背景、原因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关键词:社会冷漠;大众心理;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060-02

一、社会冷漠概念阐释

當社会中出现一种危险情境时,社会大众所给予救助的可能性没有一个人单独遇到这种情境给予救助时大的现象,又称之为“旁观者效应”。社会大众在施救现场时施救者会在内心进行“社会比较”和“责任分散”的两个过程,这是社会冷漠现象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社会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

大多学者认为社会冷漠现象的产生是由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因人们的经济地位不同,从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便会出现差异。道德教育的欠缺也会产生社会冷漠现象,使得社会大众道德观念淡薄,无法坚守道德底线,从而导致社会冷漠现象产生。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紊乱、社会道德保障的缺失、传统道德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

(一)社会经济、社会结构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保持着较快的速度发展,社会财富正以着惊人的速度积累。人们在凭借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获取经济利益时,因为各社会个体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资源不同而产生了各社会个体之间的差距。由于人们都只将自己的视线局限于各自的专属利益领域,这就让人们养成了一种较为狭隘封闭的利益观。当人们遇见其他较为弱势的个体或群体遭受困难或灾祸时,较为强势的那部分人第一考虑的是与自己利益关系,如果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话就会绕开,这就形成了一种冷漠现象。

(二)社会大众心理作用

当某个个体在社会中遭遇危机风险而得到别人救助时,却被受救助者反诬陷是施害者,这就会给其他社会大众留下恶劣影响,社会大众心理自此便会认为好人没好报,于是会不自觉地排斥去救助他人。

(三)道德教育的缺失

道德教育的缺失是社会冷漠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各种教育机构更加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道德的培养和教育,缺失了道德教育就会出现社会道德缺失,进而出现社会风气低迷,在弱势个体或集体出现困难时,缺乏道德教育的社会大众很难做出符合道德和社会期望的行为。

(四)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古训或谚语是中国人的传统处世哲学。在这种处世哲学的影响下,人们不关心他人疾苦,只求自保,不管是正常情况下的施救,或是当危险来临需要冒险做出一定牺牲的时候,他们都难以挺身而出,只是消极地观望、等待或逃避。这些较为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助长了社会冷漠现象。

(五)受教育程度、现实因素和机制因素的影响

社会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受教育程度、现实因素和机制因素等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准则,现实因素则会直接影响人们会不会干涉社会现象,而机制因素则是人们出于行为后的考虑,社会大众面对社会现象时做出的选择与这些密切相关。

三、社会冷漠现象引起的影响

(一)对人们心理和精神的影响

社会冷漠现象产生之后,在现象中的受害者被许多本可以帮助他的人群围观时心理可能会产生仇恨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这种心理状态在内心扎根的话,那下次当他面临同样现象时很可能会采取“报复”心理选择视而不见而走开。而当现象发生时的那些“看客”看到围绕一圈的人们无人救助困难者,他们自己心里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假想成遭遇困难的人,假想自己遇到困难时没有人会救助,这样在下次再次遇到这种情况时,“看客”便会不自觉地选择离开。

(二)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我国是有着悠久传统美德的国家,乐于助人、拾金不昧、以德报怨等等都是美好传统的体现。社会冷漠现象的出现虽只是社会现象中的支流,但是其对社会风气的恶劣影响不可估量。社会冷漠现象的出现以及传播给社会大众造成了负面消极的影响,冲击了长久以来营造的美好社会风气以及社会环境。

(三)对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的影响

社会道德责任是社会大众在社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非强制性的约束,社会道德是人与人之间传播和谐和爱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社会道德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可以保证人们在法律刚性的约束之外,同时受到道德的柔性约束,这样双管齐下便会可以很好地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起到较为全面的约束,使得人们会在迫于法律和道德的制约之下而渐渐地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为社会的良性运转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社会冷漠现象的出现对现有的社会良性运转引起了负面的影响,人们生活的周边环境中如果充斥着冷漠的“旁观”氛围,人们会对社会道德责任感的认识产生误解,渐渐地会淡化了自己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社会冷漠的产生使得人们在做出行为之前都会以自身“变异”的道德价值观为标准,多会以自身利益为主体,从而渐渐弱化了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当人们再次面对别人遇到困难时那已经弱化的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很难唤起心中那份本该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可能会麻木地走开。

(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人们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大要件,它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冷漠现象在人们之间蔓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判断和价值观,人们为自己的利益忙碌时常常会忽视他人的利益以及感受,这样就导致社会个体的眼界越来越狭小,活在自己的“井”里,对身边的人失去了该有的关注和关心,渐渐地对周边人表现出更多的是冷漠。

(五)加剧社会分层和弱势群体的仇富心理,阻碍社会团结

社会各阶层差距和隔阂的变化,使得掌握社会最多财富和资源的一部分人越来越富,而那些弱势群体则会越来越弱,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因此越来越大。社会冷漠在人们心中慢慢蔓延,当他们看到弱势群体孤独无助频频受难,而那些拥有社会身份、地位和财富的人生活得有滋有味时便会产生强烈的反差和不满,这就使社会分层越来越大并且逐渐加剧了人们的仇富心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形成了阻碍,影响了社会的团结和发展。

四、解决社会冷漠现象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全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1.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我国是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国度,也具有悠久的传统道德文化,优秀的道德文化一直在滋润着华夏民族。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用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净化社会中存在人们心里的冷漠感,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使人们正确地认识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

2.提高全民的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社会中基本的、简单的道德规范,比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护公物等等,社会公德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规范。

3.完善奖罚机制,加强制度的公正性。道德制度建设利在当下,功在千秋。道德制度建设就是通过将社会大众的个体行为置于道德制度的约束之中,实现社会个体行为符合道德规范。道德制度可以有效地稳定社会秩序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制度化建设就是将社会大众的道德行为置于道德制度的约束之下,使人们在做出道德行为时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使得各种社会道德行为都可以道德社会道德制度的“审判”,这有利于稳定社会大众的社会性格,可以逐渐地洗涤掉人们心中的冷漠症。

4.推进道德法律化。道德法律化,就是将道德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社会中大多数人对于道德的期望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指引人们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去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道德法律化的推进可以让救人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规范了人们的道德行为,使被救者能够在法律的约束下摆正态度和行为。社会道德法律化的推进,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行使道德权利时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为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建设营造很好的氛围。

(二)提高个体道德水平

1.提高道德认知。人们对道德的认知是社会个体道德的基础,社会大众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了解是其了解社会道德的基本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对社会道德的理解可以形成人们自己的道德观念。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面对着许多物质观的迷惑,有些人可能很难分辨社会的道德真善美了。这就需要社会媒体、政府以及社会团体及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社会荣辱观和道德观。

2.培养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情感对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中应该常以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孩子们,自小就为他们培植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做什么样的事才是符合社会道德的。人们内心里如果根植了道德情感的话,当人们再次面对社会冷漠现象时便不会再那么冷漠不仁了。

3.坚定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面对纷繁多杂社会现象不断做出选择判断形成的一种积淀。道德意志的坚定可以有助于我们将正确的道德观念付诸我们切实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将我们正确的社会公德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由此而使不断蔓延的社会冷漠现象得到遏制并逐渐弱化社会冷漠现象,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三)利用媒体的引导作用

社会媒體应该承担起给社会大众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道德意识,并且能够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部分人不能够自主地吸收正确的道德观念,甚至会对道德淡漠从而降低自身的道德底线,所以社会媒体对社会公众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四)学校和家庭应该强化道德感化的作用

学校和家庭在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同时还应该让孩子们融入社会现象中去,让他们切身感受社会道德带给人们的冷暖,让学生们在自身的道德感上有疼痛感。在道德上的感化作用下使得社会冷漠的根源失去了滋生的温床,这也为以后慢慢肢解社会冷漠现象提供了便利。

(五)结合现阶段城市化消除冷漠现象

我国现正城市化大发展,大量农民工和学生涌入城市,城市在扩容的同时,社会保障以及子女就学和就业以及户口福利并没有能普及他们。应当结合他们在工作学习中为社会做的贡献,和他们在生活中对社会做出的好人好事现象,志愿者公益活动,见义恿为行为等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行为进行积分。积累到一定数值可以满足一定的城市福利。对原城市居民也进行积分,当分值不达标时对其福利进行降低,从理论和实际消除社会冷漠现象。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功能的探讨
从德育过程的规律浅谈《三字经》道德教育的实践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孝道教育运用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证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论王新想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