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窑
2014-11-06陈平
陈平
漳窑俗称“米窑”,因早期仿造青铜器的器型及釉表开细如小米粒片纹而得名。据《漳州什记》记载:“漳州瓷窑号东溪者,创始于前明,出品有瓶、炉、盘,各种体式具备。”清末《闽产录异》也说:“漳窑出漳州。明中叶始制白釉米色器,其纹如冰裂。”事实上,漳窑始建于宋代,这比前人“始于前明”的推测要早得多。宋元时期,漳窑曾作为朝廷贡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达4个世纪而不衰。
景德镇“血统”
漳窑与同一时期的景德镇窑、德化窑和潮州窑相比,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人们对漳州窑的认识,来自于20世纪90年代初对福建省漳州地区明清时期古窑址的发掘与研究。在对古窑址的考古发掘基础上,中外古陶瓷研究的专家、学者结合海外沉船、古遗址出土的古陶瓷器物及标本,经过与大量海外传世外销瓷的比较分析,最终确认所谓的“克拉克瓷”“沙足器”“吴州染付”“吴须彩绘”“饼花手”“汕头器”“交趾瓷”和“华南三彩”等神秘瓷品的祖籍就在福建漳州。
据《平和县志》记载,公元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王阳明平定平和农民起义之后,平和正式建县。平和驻军中有不少江西籍士兵,且其中不乏制瓷的能工巧匠,这使得漳窑的产品有时极易被混淆为景德镇瓷。尽管其产品胎釉有别于其他窑口,但其模印、刻画技法、构图和装饰图案与景德镇窑产品如出一辙。从古窑址采集到的瓷器标本也证明了这点,从窑炉技术和装烧技术看,漳窑采用的是阶级式分室龙窑,所用的M型匣钵及装烧方法等均有明显的闽浙地区龙窑特征。其制坯、施釉及装饰图案的绘制等,则大部分仿自景德镇。
漳窑特征
漳窑以陈设瓷为大宗,形制古朴庄重、刚柔兼备,在器物相关部位运用堆塑、贴塑、镂空、刻划花、施以哥釉的装饰手法,产生含蓄、朦胧的美感,古往今来为人们所青睐,成为海丝瓷路上的一朵奇葩。漳窑分彩瓷(青花、素三瓷等)和色釉瓷(白、青、酱釉、蓝、黄釉等)两大种类。
造型
既有粗大厚重的大件器物,也有精巧的小件器物,品种以盘、碗、碟类占绝大多数。漳窑的青花形物(器物)香盒在日本比较有名,为日本茶道中著名形物香盒。青花、彩绘、蓝釉和青瓷等种类中,均可见到直径达30厘米以上的大盘,个别大盘直径近50厘米。明末清初,这种硕大厚重的大盘在其他瓷窑中较为少见。青花大碗或大钵比较特殊,内底印花,外绘青花。
胎釉
胎釉有粗有细,粗者居多。粗者胎质发灰,杂质较多,胎质粗松;细者胎釉坚密。由于多数器物胎壁较粗,导致挂釉厚薄不均。多数器物底釉白中闪青,清亮温润。漳窑对器足处理都是先车镟出盘足后,再施釉,结果残留在盘足上的釉水未揩擦干净。盘在放入铺砂的匣钵内入窑焙烧时,留下难以清除的“砂底”,成为今人区分同一“窑系”中不同技术系统的“马脚”。当然,漳窑也有较精美的非砂足佳品。漳州窑的素三彩器容易被人们误认为“辽三彩”或“金三彩”。五彩器中,以五彩开光大盘最精美。
工艺
胎壁的修饰一般比较粗糙,底足普遍带有放射状的镟坯纹(俗称“跳刀纹”)和乳钉状突起。底部未施釉。漳窑大多采用匣钵单件装烧工艺,但盆、碗等常采用叠烧工艺,故内心常有一道刮釉形成的涩圈。
纹饰
一类产品图案装饰采用中西结合,在碗、盘边沿用锦地开光做装饰,中心用主题纹饰,即“克拉克瓷”(公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但是瓷器产地不明,欧洲人便把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极具异域风情。克拉克瓷青料采用浙料,色调有翠蓝、灰蓝和淡蓝等几种。常用的绘画技法为勾线与大笔染涂,人物常用没骨法,也有一笔点划写意与大写意手法,线条流畅、洒脱。凡是勾勒圆圈,皆是两笔拼凑而成,这也是明末清初瓷画的一个特点。克拉克瓷始于明代万历初年,终于清代顺治康熙两朝交替之际。其中以万历时期生产量最大,除漳窑外,景德镇、广昌和德化等地亦生产。漳窑和德化窑产销量最大,景德镇窑产品最佳。
早在明代万历年间,漳窑就作为景德镇的“替身”生产外销瓷。漳窑另一类产品则按中国传统纹样,具有浓郁的东方时尚风格,纹饰有人物、植物、鸟兽、祥瑞珍禽、瑞兽、杂宝和山水楼阁等,装饰手法大多用大写意或小写意的没骨笔法,部分精细的大盘也采用先勾勒后填色渲染的技法。康熙分水技法即滥觞于此。
此外,在碗、碟等小物件的内心,常书写有祈盼吉祥如意的草书吉祥文字(如福、禄、寿、佳、天、善、第、正、魁、尚、玉人等),文字书法字体有楷、行、隶、篆等。装饰技法缺乏规整与严谨,构图与线条的表现比较草率、粗犷和朴实。蓝釉器上,并不是简单的单色釉,常以白色化妆土点缀成各种图案(泥浆彩),蓝地白彩,白彩凸于蓝色釉面,外罩透明釉;还有一种是在施有蓝釉的器物上,将蓝地刮去,形成蓝地白花。蓝地白花,白花凹或平于蓝釉,外罩透明釉;青瓷釉色青绿温润,为仿龙泉釉。青瓷盘、碗常刻各种花卉纹图案。青花和五彩大盘为出土或出水瓷器中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器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