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14-11-06刘俊婉蒋丽娜雷碧涵等

现代情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知识图谱

刘俊婉+蒋丽娜+雷碧涵等

〔摘要〕本文利用可视化工具VOSviewer和CiteSpace对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通过对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作者共被引以及文献共被引的分析,绘制出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发展的知识图谱,从而得到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领域的具有影响力的作者、重要研究机构和代表性文献,论文还进一步展现出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的热点领域。

〔关键词〕虚拟社区用户行为;VOSviewer;CiteSpace;知识图谱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又称在线社区、网络社区、电子社区、虚拟社群等。莱恩格尔德定义虚拟社区为“一群主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与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团体”[1]。目前,虚拟社区在社会、商业、旅游和教育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往往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分析虚拟社区用户行为,比如张毅祥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包括信任和自我意识在内的心理安全状态对用户持续参与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具有正面影响[2],彭红彬等定量化地揭示了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特点[3],陈光对购物分享型虚拟社区用户的忠诚度进行了研究[4],金燕等构建了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的三维框架[5],黄静等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虚拟社区用户的特征及其对用户获取信息和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6],Chang,ChunMing等人对虚拟社区感知价值的作用进行了研究[7],Lai,HuiMin等对专业虚拟社区的知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8]。本文旨在对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的主要机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定量考察和可视化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方法确定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的热点领域,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工具,绘制出文献计量学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热点领域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4结论与思考

本文通过对2005-2013年虚拟社区用户行为领域的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以及共被引作者和共被引文献的分析,揭示了虚拟社区用户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领域。论文首先借助了VOSviewer进行了关键词热点分析,同时对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可以看出,用户进行较多的是网络调查、在线查找信息、信息技术。最后通过CiteSpace进行了作者和文献的共被引关系分析,可以得到该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作者和经典文献。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相关研究人员对该领域的深入认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Rheingold 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frontier[J].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93.

[2]Zhang Yixiang,Fang Yulin,Wei Kwok-Kee,Chen Huaping.Exploring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safety in promoting the intention to continue sharingknowledge in virtual commun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Management,2010,30(5):425-436.

[3]彭红彬,王军.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特点分析——基于CSDN技术论坛的实证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4):44-49.

[4]陈光.购物分享型虚拟社区用户忠诚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26-38.

[5]金燕,王晓斌.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的三维框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4):73-76,140.

[6]黄静.消费型虚拟社区的用户行为特征及其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3):97-100,51.

[7]Chang,Chun-Ming;Hsu,Meng-Hsiang;Hsu,Cheng-Se;Cheng,Hsiang-Lan.Examining the role of perceived value in virtual communities continuance:its anteced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4,33(5):502-521.

[8]Lai,Hui-Min;Chen,Chin-Pin;Chang,Yung-Fu.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seeking in profess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4,33(5):522-535.

[9]张璇,苏楠,杨红岗,等.2000-2011年国际电子政务的知识图谱研究——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1,31(12):51-57.

[10]Christy M.K.Cheung.香港浸会大学主页Christy M.K.Cheung[EB/OL].http:∥staffweb.hkbu.edu.hk/ccheung/index.html,2013-11-20.

[11]Wikipedia.ClaesFornell[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ClaesFornell,2013-11-27.

[12]Fornell,C.,and D.Larcker.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2):39-50.

[13]I.Ajzen.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14]Wasko,M.M.,Faraj,S.Why should I share?Examining so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contribution in electronic networks of practice[J].MIS Quarterly,2005,29(1):35-57.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endprint

〔摘要〕本文利用可视化工具VOSviewer和CiteSpace对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通过对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作者共被引以及文献共被引的分析,绘制出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发展的知识图谱,从而得到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领域的具有影响力的作者、重要研究机构和代表性文献,论文还进一步展现出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的热点领域。

〔关键词〕虚拟社区用户行为;VOSviewer;CiteSpace;知识图谱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又称在线社区、网络社区、电子社区、虚拟社群等。莱恩格尔德定义虚拟社区为“一群主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与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团体”[1]。目前,虚拟社区在社会、商业、旅游和教育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往往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分析虚拟社区用户行为,比如张毅祥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包括信任和自我意识在内的心理安全状态对用户持续参与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具有正面影响[2],彭红彬等定量化地揭示了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特点[3],陈光对购物分享型虚拟社区用户的忠诚度进行了研究[4],金燕等构建了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的三维框架[5],黄静等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虚拟社区用户的特征及其对用户获取信息和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6],Chang,ChunMing等人对虚拟社区感知价值的作用进行了研究[7],Lai,HuiMin等对专业虚拟社区的知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8]。本文旨在对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的主要机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定量考察和可视化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方法确定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的热点领域,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工具,绘制出文献计量学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热点领域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4结论与思考

本文通过对2005-2013年虚拟社区用户行为领域的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以及共被引作者和共被引文献的分析,揭示了虚拟社区用户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领域。论文首先借助了VOSviewer进行了关键词热点分析,同时对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可以看出,用户进行较多的是网络调查、在线查找信息、信息技术。最后通过CiteSpace进行了作者和文献的共被引关系分析,可以得到该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作者和经典文献。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相关研究人员对该领域的深入认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Rheingold 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frontier[J].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93.

[2]Zhang Yixiang,Fang Yulin,Wei Kwok-Kee,Chen Huaping.Exploring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safety in promoting the intention to continue sharingknowledge in virtual commun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Management,2010,30(5):425-436.

[3]彭红彬,王军.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特点分析——基于CSDN技术论坛的实证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4):44-49.

[4]陈光.购物分享型虚拟社区用户忠诚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26-38.

[5]金燕,王晓斌.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的三维框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4):73-76,140.

[6]黄静.消费型虚拟社区的用户行为特征及其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3):97-100,51.

[7]Chang,Chun-Ming;Hsu,Meng-Hsiang;Hsu,Cheng-Se;Cheng,Hsiang-Lan.Examining the role of perceived value in virtual communities continuance:its anteced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4,33(5):502-521.

[8]Lai,Hui-Min;Chen,Chin-Pin;Chang,Yung-Fu.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seeking in profess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4,33(5):522-535.

[9]张璇,苏楠,杨红岗,等.2000-2011年国际电子政务的知识图谱研究——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1,31(12):51-57.

[10]Christy M.K.Cheung.香港浸会大学主页Christy M.K.Cheung[EB/OL].http:∥staffweb.hkbu.edu.hk/ccheung/index.html,2013-11-20.

[11]Wikipedia.ClaesFornell[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ClaesFornell,2013-11-27.

[12]Fornell,C.,and D.Larcker.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2):39-50.

[13]I.Ajzen.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14]Wasko,M.M.,Faraj,S.Why should I share?Examining so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contribution in electronic networks of practice[J].MIS Quarterly,2005,29(1):35-57.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endprint

〔摘要〕本文利用可视化工具VOSviewer和CiteSpace对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通过对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作者共被引以及文献共被引的分析,绘制出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发展的知识图谱,从而得到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领域的具有影响力的作者、重要研究机构和代表性文献,论文还进一步展现出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的热点领域。

〔关键词〕虚拟社区用户行为;VOSviewer;CiteSpace;知识图谱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又称在线社区、网络社区、电子社区、虚拟社群等。莱恩格尔德定义虚拟社区为“一群主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与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团体”[1]。目前,虚拟社区在社会、商业、旅游和教育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往往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分析虚拟社区用户行为,比如张毅祥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包括信任和自我意识在内的心理安全状态对用户持续参与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具有正面影响[2],彭红彬等定量化地揭示了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特点[3],陈光对购物分享型虚拟社区用户的忠诚度进行了研究[4],金燕等构建了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的三维框架[5],黄静等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虚拟社区用户的特征及其对用户获取信息和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6],Chang,ChunMing等人对虚拟社区感知价值的作用进行了研究[7],Lai,HuiMin等对专业虚拟社区的知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8]。本文旨在对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的主要机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定量考察和可视化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方法确定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的热点领域,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工具,绘制出文献计量学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热点领域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4结论与思考

本文通过对2005-2013年虚拟社区用户行为领域的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以及共被引作者和共被引文献的分析,揭示了虚拟社区用户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领域。论文首先借助了VOSviewer进行了关键词热点分析,同时对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可以看出,用户进行较多的是网络调查、在线查找信息、信息技术。最后通过CiteSpace进行了作者和文献的共被引关系分析,可以得到该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作者和经典文献。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相关研究人员对该领域的深入认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Rheingold 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frontier[J].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93.

[2]Zhang Yixiang,Fang Yulin,Wei Kwok-Kee,Chen Huaping.Exploring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safety in promoting the intention to continue sharingknowledge in virtual commun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Management,2010,30(5):425-436.

[3]彭红彬,王军.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特点分析——基于CSDN技术论坛的实证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4):44-49.

[4]陈光.购物分享型虚拟社区用户忠诚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26-38.

[5]金燕,王晓斌.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的三维框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4):73-76,140.

[6]黄静.消费型虚拟社区的用户行为特征及其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3):97-100,51.

[7]Chang,Chun-Ming;Hsu,Meng-Hsiang;Hsu,Cheng-Se;Cheng,Hsiang-Lan.Examining the role of perceived value in virtual communities continuance:its anteced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4,33(5):502-521.

[8]Lai,Hui-Min;Chen,Chin-Pin;Chang,Yung-Fu.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seeking in profess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4,33(5):522-535.

[9]张璇,苏楠,杨红岗,等.2000-2011年国际电子政务的知识图谱研究——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1,31(12):51-57.

[10]Christy M.K.Cheung.香港浸会大学主页Christy M.K.Cheung[EB/OL].http:∥staffweb.hkbu.edu.hk/ccheung/index.html,2013-11-20.

[11]Wikipedia.ClaesFornell[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ClaesFornell,2013-11-27.

[12]Fornell,C.,and D.Larcker.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2):39-50.

[13]I.Ajzen.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14]Wasko,M.M.,Faraj,S.Why should I share?Examining so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contribution in electronic networks of practice[J].MIS Quarterly,2005,29(1):35-57.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图谱
国内酒店品牌管理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